更新時間:2023-06-12 21:01:40作者:佚名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備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只是上垟發展歷程中極不平淡的一年。這一年,上垟鄉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舉行,堅持感念拼搏,構筑政治忠誠,凝聚起高揚旗子謀復興的恢弘力量;這一年鄉鎮人大工作總結,上垟鄉共防持續反復的新冠災情,堅持人民至上,優化防治策略,構建起護佑生命健康的防疫屏障;這一年,上垟鄉直面艱巨的“三重壓力”和嚴峻的發展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統籌發展安全,譜寫出高質高效的上垟篇章。
全年實現漁業生產總額1.0903萬元,環比下降3%,財政總收入1609億元,環比下降69.73%,地方財政收入822億元,環比下降67.55%,政府性投資完成5360億元。連續三年蟬聯各鎮街道工作目標責任制考評優秀,榮獲了2022年度“幸福椒江”建設突出貢獻集體等榮譽。
一年來,我們堅持保生產、強變革、促共康,敢想敢為奠定發展底蘊,全力抒寫了“上垟擔當”。林業產業迅速回升。打好農田“保衛戰”,完成非糧化治理1262畝,完成率100%。糧油移栽面積達4450畝,產值約1848.5噸。完成農產品品質安全檢查736批次,櫻桃、枇杷承保1627畝。吹響漁業品牌,長潭湖小氣候蜜橘在2022湖南林業博覽會優質產品評選中獲得銀獎。文旅產業提檔升級。探求災情常態化下文旅新突破口,造就水塘里房車徒步基地,推行白鷺灣濕地保護管理項目,促進“露營經濟”成為上垟文旅消費新思路。建設前岸格桑花海、沈岙八角山滑翔傘基地,完成李家垟紅杉林環境提高安裝工程,將上垟塑造成為集休閑渡假、親子旅游、戶外拓展等多元素為一體的文旅小鎮。積極探求共康體系。設立共康公司,成功落地3個產業項目。舉行閑置資源“喚醒計劃”,完工集中式共康工坊9家,吸納300多人就業。提升集體經濟,通過農地開發、聯合添置物管、廠房等“造血式”幫扶,實現所有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0億元、經營性收入10億元以上。
一年來,我們加強抓爭創、促美化、精增強,盡善盡美重視質量鑄就,有力刷新了“上垟逼格”。環境整治充滿實效。做好內河長效家政鄉鎮人大工作總結,完成疏浚10萬方,垃圾清運20噸,上垟溪獲評省級美好河湖。投資492億元,完成沈岙大壩疏浚安裝工程,山主頭村河塘綜合治理和東湖自然村內河治理,上垟伊河道治理二期安裝工程。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竭力推動文明城市爭創,累計舉辦房前屋后治理20余次,清除存放點2113處。縱深推動“三改一拆”,完成全鄉自建房安全隱患清查以及衛片執法全年任務,累計撤除違法建筑5500平方米,完成135戶校舍取締。山村建設特色體現。大力發展“美麗經濟”,投資650億元,下方村成功爭創縣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市級美好山村精品村,白沙園村爭創2A級公園村落,完成山主頭精品區塊建設,白沙園、上下吉、湖濱村美好花園建設。
一年來,我們突出補瓶頸、強短板、促均衡,傾心全力緩解人民生活,充分展現了“上垟氣溫”。保障機制愈發建立。守牢災情防線,促使新冠卡介苗應接盡接,為60歲以上奶奶領取防疫包4770份。推進困難群眾支助,全年領取五保戶金、低保邊沿補貼金等共601.5億元。匯聚僑領力量,舉辦“鄉賢光明行”、候鳥冬令營、獎教興學等系列活動,受惠奶奶及嬰兒達1000余人。積極發展慈善事業,馮壽楷、黃梅花夫妻公益捐贈一事榮獲2022年度十佳橘鄉新事。公共服務愈發均衡。完成上垟村、上下吉村文化會堂星級提高項目,召開群眾性文體活動2000余次。完成民兵整組、春夏季征兵工作,召募6名新兵參軍,超額完成上級指標。積極推動農村食用水安全工作,共安裝電表4277戶。社會整治愈發精細。成立鄉人民調處執委會,鄉、村兩級共調解各種爭端130起,調處率達95%,處理網上信訪、12345書信共112件,回復率達100%,全年未發生重大集體訪、越級訪案件。扎實舉行安全生產“百日攻堅”等行動,檢測九小、人密、出租房、企業744家次,整改隱患54家122條。
一年來,我們堅持強法制、提效能、轉作風,善作善成建設服務型政府,竭力展示了“上垟形象”。依法行政力度加強。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全年共主動公開政務信息61條。營造和諧文明的法制氣氛,舉行山村普法宣傳活動60余場,受教育數量達3500余人次,黃杜岙村獲評縣級“民主法制村”。服務效能明顯增強。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網上代辦政務服務業務12000余宗,網代辦率100%,群眾滿意率100%,鄉便民服務中心成功爭創市五星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作風建設扎實有效。扎實推進政府領銜議案代辦工作,各級代表提出的6件議案已全部答復。勤勉竭力辦妥民生實事,鄉十八屆一次人民代表會議票決的8個民生實事項目全部落地。嚴苛落實黨風廉潔建設責任制,“三公”經費總額環比增長10.72%。
二、2023年工作計劃
(一)推進“多產挖潛”新跨越,竭力構建“共同富裕示范鄉”
深刻掌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促使“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全力引領紅色變革高品質發展新僵局。
做優林業產業,提高發展名氣。加強林業基礎設施,完成白沙園村滴灌渠道修筑安裝工程,推動下方村石斛玄參養殖基地、青龍山香氛香蕉基地建設。推行“品牌報團”計劃,借助共康公司將小氣候蜜橘、紅美人、枇杷、黃泥筍等鄉內特色農產品,包裝企劃、統一推廣,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做強外出漁業,借助“瓜農天下”平臺,為外出瓜農提供愈發全面的遠程技術、貸款、保險等服務。
突出文旅產業,提高發展能力。充分整合上垟奇特的山水資源和人文水景,統籌規劃,積極推動上堂山市級森林景區建設,構建李家垟紅杉林濕地、水庫里徒步基地和機車卡布奇諾驛站、西洋三角翼基地、沈岙滑翔傘基地、飛垟池塘小列車、上下吉龍勝梯田、白鷺灣房車徒步基地、前岸格桑花海、前岸全地貌山地自行車車越野基地九大網紅景區。積極開展水芹花文化節、梨樹下祈愿、稻田研學、山地單車賽等特色文體活動,促使各產業基地、旅游項目連點成線,加強上垟經濟全面發展。
推動集成變革,匯聚發展動力。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發揮好共康公司作用,推行村集體閑置資源運用開發等各項措施,增設“小橘燈”暖心工坊5家,建設上垟村、西洋村多種經營綜合樓,完成嶺腳村象岙村下水居大壩電廠修補提高安裝工程,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堅持招大引強,積極對接華電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促進農光互補項目落地。搭建竹林碳匯交易平臺,涵養豐富多樣的產業生態。
(二)規劃“綠富共興”新路徑,竭力構建“全域和美示范鄉”
堅定不移走穩紅色變革之路,扎實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增強治理,建設生態宜居的綠美山村,努力將生態優勢轉換為發展勝勢。
生態為先,著重唱響紅色發展新篇章。扎實加強全省文明城市復評“十大攻堅”專項行動,為寧波市創建全省文明標桿城市貢獻上垟力量。推進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謀求落實上垟鄉環長潭湖保護提高規劃項目,持續推動生態濕地再提高安裝工程,做好區級農村生活廢水示范點工作。大力推動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工作,創建省級垃圾分類示范村。
以點帶面,著重構建全域環境新面貌。堅持頂樓設計,積極開掘各縣歷史故事、民俗文化,突出“一村一主題、一村一特色”,計劃完工省級美好山村精品村1個、美麗花園3個,全域構建“一米菜地”,舉行美好露臺評比,推動推進“全域美好”建設。推動農地集約發展,完成全年拆違撤除面積5000平米、四邊三化拆違點位撤除13處的目標,做好拆后運用工作。
規劃先行,著重加強基礎設施新配套。建好農村道路管理站,締造美好道路特色節點,加速推動東濟-前岸路面加高安裝工程建設。深化農村食用水一戶一表安裝工程,保障村民用水安全。建立旅游配套,建設沈岙村飛行基地公路硬化安裝工程,完成石庫垟至八角山公路硬化和周山后至八角山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安裝工程。積極推動上垟鄉綜合供能站投入使用,方便山區群眾生形成活。
(三)探求“優質共享”新征程,竭力構建“未來山村示范鄉”
一直把人民群眾對美麗生活的憧憬作為拼搏目標,真正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廣大黨員的“履職清單”。
以提高公共服務為突破口。構筑生命屏障,舉辦60周歲以上奶奶腦炎、流感卡介苗免費接種活動。進一步優化衛生院與小坑服務站運行體系,著力提升醫療水平。擴大養老助餐試點范圍,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務可持續營運模式,積極發展公益、助殘、優撫等社會服務事業。
以精神文明建設為發力點。辦妥辦實民生實事項目,推動嶺腳、象岙、沈岙村“15分鐘質量生活文化圈”打造,建設“和合書吧”。推行農村文化會堂“四萬安裝工程”,持續舉辦“我們的新年”“我們的村晚”等活動。推動上垟綠色文化承襲項目,將上下吉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導致上垟紅色文化新地標。
以強化社會整治為落腳點。建立矛盾爭端調解化解工作模式,加強信訪矛盾爭端清查化解,妥善處理老娘爭端、欠薪等問題,及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建立應急機制建設,啟動鄉應急大廈建造。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防汛抗災等領域“除險門衛”行動,鞏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重點領域隱患清查全覆蓋。
(四)打造“高效清廉”新典范,竭力構建“法治政府示范鄉”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續作為。我們應當結實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建設高效清廉人民滿意的政府。
以法為綱,加強法制思維行政。落實依法行政責任制,加強政府規范性文件初審、備案力度,增強依法行政能力。推動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規范權利運行,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強化政府門戶網站、公眾陌陌等信息公開載體建設,增加政務透明度。
以廉為本,持續正風肅紀治政。在同僚委的領導下,著力履行政府班子黨風廉潔建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深入推動廉潔風險防范機制建設,逐步建立政府決算、采購和招招標工作,推進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結實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苛執行年度決算,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努力以政府“清廉度”提升群眾“信任度”。
以干為要,提倡務實擔當清廉。聚焦全鄉重點工作,輔以專班加強法,由分管領導掛帥,各科室協同配合,聚力攻堅解決手續代辦、土地變性等難題問題,逐步推行項目前期各項工作。積極整合資源,用好新政紅利,搶抓白銀施工期,力促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出實效,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