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5 15:10:23作者:佚名
2021年高考結束后,過了半個月,考場上的年輕人又得處理一個新任務——填報志愿。
無論取得何種分數,選擇專業都是必須進行的抉擇,這個選擇并不簡單,它或許會影響到自己未來幾年的大學學習,甚至決定著長遠的職業道路。
選校時機十分緊迫,網絡上的說法五花八門,同時長輩們的看法也接連不斷涌來。對于“究竟該去哪所學校學什么專業”的難題,慣常的選校思路往往側重個人經驗(比如親戚朋友鄰居家的孩子),或者參考學校排名、學科評級、地理位置等硬性條件,卻常常忽略了畢業生本人的感受。
作為親歷者,他們是否對所上的學校或所學專業感到滿足?這個方面顯示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感受。
一個學校的某個專業好不好十大最好專業,要看它在這個專業上的教學水平如何。把全國所有學校的同一個專業放在一起比較,就能看出這個專業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和將來怎么樣。這些信息,考生和家長都應該認真參考。
教育主管部門負責運營的“陽光高考”網站,已經持續進行有關專業滿意度的調查好幾年了。超過七百一十萬個大學畢業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提交了真實反饋,這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專業挑選的普遍意見征集。
澎湃新聞·湃客@照路明匯集平臺信息,想要探究幾個方面:哪個職業在中國最受滿足,各個職業在多個角度上的滿足程度又有什么特征?
詮釋的用意在于,引導我們與既有認知交流:熱門學科就代表“優質學科”嗎?應當優先考慮學科還是學府?著名高校的學科聲譽真的更佳嗎?學科是職業的起始跑道。這些論題,同整個群體的職業評價取向緊密相連。
飛行技術居就業滿意度之首生態學最低
“陽光高考”網站上的專業滿意度評估包含四個方面,分別是整體評價、教學水平評價、設施條件評價和工作前景評價,每個方面能打最高五分,總分加起來是二十分。通常情況下,所有學生完成學信網登錄后,都會收到這份簡短的問卷,讓他們對所學的專業進行評分。

專業類別可以分成普及型和特殊型兩種,對于一些較為“偏門”的特殊專業,它們或者因為得票不多,或者因為所屬領域非常獨特,導致在評比中的參考價值不足,為了確保評估的合理性,我們參考了總投票者的數量,設定了綜合得票數至少達到1000票的篩選標準,這一標準也符合全國性調查的基本要求,最終篩選出267個具有代表性的本科專業,同樣的,我們以至少500票作為專科專業的篩選基準,最終確定了339個有效的專科專業。
在眾多衡量標準里,職業滿足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對象。依據學生們的切身感受來判斷,究竟哪個學科領域最能帶來最高的職業幸福感呢
調查數據表明,航空領域相關學科以4.73分的平均評級位居本科學科之首,并且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顯著領先地位。從事飛行操作的職業就是駕駛員,這一崗位雖然需求量不小,但除了分數要求外,還必須滿足特定的身體條件。
達到條件后,許多學生能夠得到飛行員的工作,薪資和職業穩定性都相當理想,這種情況,也證實了社會對飛行員職業的良好期待——他們的工作前景確實不錯。
其余進入名單的大學學科大體能夠歸納為兩種情形:一種是著重于工程技術的學科,另一種是專門針對某些特定范疇的學科,前者囊括了工科試驗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學科十大最好專業,后者則包含了治安學、偵查學、醫學影像學、舞蹈編導等學科,它們直接關聯著警察、醫生、舞蹈家等職業角色。
再來看專科院校的就業幸福感排序,可以發現與鐵路運輸行業關聯的學科占據顯著位置。車輛工程、機車運用、通信信號等領域的畢業生普遍反映工作滿足感較強。
國家鐵道系統正慢慢轉為市場化運作,許多人還是將其視為“終身保障”的象征。對于只關心實際操作的專門學院學生來說,進入鐵路運輸行業的相關職位是最佳選擇,而他們給出的工作感受反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總有人安于既定職業道路,同樣也有許多人懊悔過往抉擇。按求職幸福感排序,生態學科表現墊底,堪稱職業領域中最使人掃興的學科。生物學門類下的專業緊隨其后,也占據了兩個較差位置。
網上熱議的“生化環材”這四個專業領域里,生物和環境領域得到的負面評價特別多。
出版商務專業在就業滿意度最低的專科專業榜單上排名首位。該專業與其他上榜專業的相似之處在于:其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但專科教育階段的學習不夠深入,因此職業的轉換能力和被替代的可能性更大。選擇專科專業時,需要重點權衡學習的技術方向與未來就業領域是否匹配。

需要評估職業滿足程度,同時也要兼顧教學水平、學校設施等要素。借助大量數據,這些方面能夠展現不同學科的實際狀況和未來發展。澎湃新聞·湃客@照路明接著把四個方面綜合起來再次排序,以便找出全國范圍內最受青睞的學科領域。
調查表明,工程類試驗項目位居首位,具體而言,該項目并非單一學科,而是涵蓋多個學科領域,通常由重點大學在錄取環節設立,在大二或大三時依據學生志趣進行學科分配,該項目一般享有優質的教學條件,加之其涉及的學科多具有實踐性和技術性特點,所以在多個評價方面廣受好評。
其余上榜學科,大體上和就業滿足程度靠前的學科相符,需要留意的是,舞蹈以及體育類學科,在院校設施與教學水平滿足度方面,普遍得分較高。
專科專業的整體評價跟本科領域的情況差不多,它和早先的工作滿足度排名也很接近。具體來看,鐵路交通這類學科仍然在前列,另外,負責司法事務、維護治安以及處理刑事案件的學科也位居前列。
它們位列前茅的原因,其實和鐵路運輸/公共交通領域的學科原理相似,具備專門的對應范疇,職位清晰且歸屬于行政、司法等機構,符合對安穩職業的追求。所以,這類學科在高職教育中受到格外的關注。
評估順序能夠揭示數據里關于滿意度最頂尖或最末端的數值,不過它的不足之處在于可能忽略掉那些綜合水平還算不錯但并不突出的學科。假如把標準放寬,凡是本科學科就業滿意度達到四分及以上的,都算作就業“良好”的學科,那么這些學科具體包括哪些呢?
照路明在澎湃新聞·湃客上指出,管理學科與工程學科共同構成了備受稱贊的專業類別,例如會計學,該專業獲得了超過二十萬人的評價,以及土木工程,其評價人數超過十三萬。在如此龐大的數據支撐下,就業滿意度始終保持在四分或以上,表明其職業前景普遍積極。
此外,諸如金融學、自動化、軟件工程這類選票較高的學科,往往也是分數突出的學生填報志愿時的熱門選項。

這些學科在職業評估方面引發部分分歧,是因為提供相關課程的機構數量可觀,選擇該領域學習的學生數量眾多,進而造成畢業生職業去向的顯著不同,但無可否認的是,作為“傳統”學科,它們各自擁有明確且比較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能夠為考生提供借鑒。
不同專業門類滿意度差異較大
探討職業滿足程度的話題,能夠進一步從學科門類的角度展開分析。早先的研究表明,管理學科與工程學科兩大領域構成了備受稱贊專業的主體部分。那么,從全面評估的角度來看,這一現象是否依然存在呢
本科學科與專科的學科劃分方式存在差異,因此我們繼續將本科和專科情況分別闡述。根據本科數據,經濟學領域的職業滿足感稍強于其他學科,而工學、醫學、管理學、教育學以及藝術學則基本與之持平。
文學領域存在顯著落差,同屬此范疇的農科、法學、史學等學科,其表現均不及平均水平,哲學學科的就業幸福感最為低下。
專科各學科領域與本科學科領域存在顯著不同之處,就業滿意度最突出的專科學科多被農林牧漁學科、能源動力與材料學科等,這些學科在本科學生眼中就業前景普遍不被看好,而電子信息學科、新聞傳播學科等在本科領域備受關注,但在專科領域卻表現平平,這種現象或許揭示了不同職業需求和應用范疇恰好讓本專科就業形成互為補充的格局。
另一方面,感受是否良好取決于學生個人的判斷,關鍵在于是否滿足了自身期望。許多大學本科生因為期望過高而感到失望,相反,部分高職學生借助專業技能獲得了至少令自己滿意的職位。這種現象可以部分說明高職專業的就業滿意度總體上要優于大學本科。
熱門專業就等于“好專業”嗎

這項分析為探討一些持續存在的固有看法奠定了基礎,例如:備受關注的專業是否就代表是優質專業呢?
前文關于就業的“贊譽”性學科梳理里,很多學科都是學生選擇集中的“熱門”學科起步網校,然而并非所有備受關注的專業都適合追求,它們是否就是人們口中的“優質”學科,這個問題還需深入探究。
將綜合滿意度、教學質量滿意度、辦學條件滿意度和就業滿意度這四個指標加總,得到總分,也就是總體滿意度,這可以當作評價專業好壞的標準,此外,把投票人數當作衡量專業受歡迎程度的尺度,分析這兩個方面之間的關系。
經過相關系數分析,表明兩者之間僅有極其微弱的正向關聯,同時未達到統計顯著性標準,這說明熱門學科和理想學科不能直接等同,還受到許多其他條件制約。
某個領域備受社會關注,就很容易吸引眾多學子選擇,從而推高入學門檻。這種情況持續發展,便會形成所謂的“搶手”狀態。然而這種“關注”或許存在夸大成分,也可能是基于錯誤認知。
這些學生入學后的感受與他們的期望相去甚遠,所以他們在離校時的反饋中很少給予正面評價。比如,過去5到10年間異常熱門的審計學、海關管理等學科,現在其得分已經恢復到一般水平。
先前也提及過,一旦某個專業變得十分搶手,就表示選擇該專業的學生數量眾多,而且學生的來源背景各不相同。無論是來自頂尖大學、特色學科院校還是普通本科院校,還是來自不同地區和家庭條件的學生,他們畢業后的職業發展道路很可能大相徑庭。所以,是否要選擇這類熱門專業,必須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仔細考慮。
學校越好滿意度確實更高
在志愿選擇方面,存在一個常見的問題:當錄取分數不夠理想時,是應該進入名牌大學但選擇其非熱門學科,還是去普通院校就讀優勢突出的專業?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優先級的權衡,究竟是學科發展更重要,還是學校平臺更有價值?
根據澎湃新聞·湃客@照路明整理的信息,不同級別的學校里,評價好或評價差的專業都存在。這說明確實有很多由普通本科院校開設的專業,其滿意度評分要超過一些著名大學的相關專業。

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立刻就應當去普通大學的重點學科,而是要針對具體學科來分析。比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頂尖學科——石油工程,它的各項滿意度數據都在4.5分以上,理應比許多一流大學的一般學科要好。不過是否值得選擇,還得看考生的個人喜好和決心。實際上,在這個學校里,會計學的滿意度甚至比石油工程還要高。
所以,必須強勢專業和考生的愛好與決心一致,才算真正的強勢,否則就不起作用。
進一步查明,學校層次越高,學生滿意度整體上越強。雙一流高校的整體滿意度平均值超過普通本科院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表明盡管個別專業的滿意度存在差異,但得益于更優越的社會認可度和資源配備,知名大學往往能獲得更佳的專業聲譽,這是普通院校的優勢專業難以企及的。
同領域內對比,效果更加顯著。選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法學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四個熱門學科,考察其滿意度。調查表明,這四個學科被超過六百所大學共同設置。
調查表明,各類高校的滿意度呈現出規律性的層級差異。具體來說,在各個學科領域和評價標準上,重點建設大學的接受程度都要超過特色學科大學,而這兩者又都領先于一般本科院校。所以,如果已經確定了心儀的學科方向,并且兼顧了地理位置等因素,那么選擇級別更高的知名大學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然而,從最根本的出發點來看,滿足感所揭示的是學子在校期間的真實感受,是學科水平、職業前景等客觀要素(這些要素與滿足感關聯密切)以外的另一種參照。
但滿意度最高不代表是真理,而是應結合自己的需求來談。
再怎么強調,挑選一個被普遍認為“令人滿意”的學科之前,更應當選擇一個符合自身心愿的領域。所謂的“優秀”,必須以個人特長和喜好為基礎。一旦對某個特定范疇抱有熱情,這種感受的價值遠超其他任何標準。倘若對任何范疇既無好感也無厭惡,那就從現實角度出發,選擇一個收益豐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