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6 08:16:44作者:佚名
齊魯·桐子秋游(平水韻)
2023 年 10 月 21 日
范玉洲
菊花盛開時節去貴州旅游[1]、
遠方秋光一目了然[2]。
舒壁市歡歡半島[3]、
岸上的清遠,安靜,枕在高樓上[4]。
蕩漾的牛渡曲清影[5],
芊芊岑林遠離綠色浮地[6]。
鷺姐釣場[7]、
古欽州西風落日[8]。
【注】這首詩主要以貴州遵義市所轄縣:桐梓縣、桐梓河/沁溪河、沁水半島、溪流水公園、官渡河等地的風景為背景。
2. 注意事項
[1] Jukai:非字。 泛指秋天或深秋。
例如:①宋代杜汝能《送吳孟鶴》:“秋菊花太少,地寒菊花開晚”。 ②宋代楊景春《河伯高帝孟宗子寄生宅》:“菊花開艷滿手,酒浮蟻綠仍黃。”
[2] 遠處的秋光:
⑴轉:言語。 又叫“遠”,指遠方的意思,也寓意著對遙遠未來的思考,從而傳承“你”字。
例如:①宋代何柱《憶仙姿/如夢令(下八)》:“天認船,素林如菱。遠了。遠了。人更遠了。”比天空。” ②唐·駱賓王《往事》:“吾家遠在山中,但山遠不可越。”
⑵秋光:言辭。 這是指秋天的景色。
例如:①唐代全德裕《風和圣智九日授中書門下、白料》:“暮色清煙霜,秋水樹寒”。 ②唐代陳子昂《秋遇荊州府崔丙草》《宴》詩:“秋光已近暮,歲已盡”。
[3]城環半島:
⑴城市噪音:城市的喧囂。 桐梓縣是遵義市下轄的一個縣。
⑵環半島:
●環,動詞。 ,包圍,也指圓形的“半島”。
●半島:字。 即桐子河的“沁水半島”,“沁水”就是沁溪河的意思。 半島是指一側與大陸相連、三面臨水的陸地。
例如:①明代守仁《羅山隱士歌》:“萬林碧空清,半島寒云秋水”。 ②宋代劉暢《送別杜橫州》:“橫山外,小縣,半島居民為夷。道。游人稀少,地濕秋色遲。”
[4]安慶園景鎮高樓:
⑴安慶:非字。 泛指岸邊的綠樹。
例如:①清代季疏題詞《曉興》:“峰巒疊翠岸,野色淡暮。” ②宋代林氏《西湖山石詩二首一》:“溪過青灣,兩岸山同樣綠。”
⑵元景:非言。 指森林花園的寧靜。
●公園:沁溪河畔的溪流水公園。
●安靜:平靜、安靜。
例如:①唐代盧龜蒙《閑居詩五首·倒松間》:“紫山園靜憐幽樹,商詩清鴿門”。 ②宋代趙范《驟寒詩二首·下》:“夕陽林園幽覲怎么讀,天氣寒鳥微。”
⑶枕頭:臨、近。 指城市中一些靠近河流、島嶼、花園的高層建筑。 也指海岸和島嶼距離高樓大廈很近。 例如《漢書·顏朱傳》云:“會稽東通海,南通諸岳,北通河”。
[5]牛獨曲在漣漪中的清晰倒影:
⑴潾潾[línlín]:字。 指波光粼粼的樣子(含清澈之意)。 林,《平水云·十一鎮/平聲》。
例如:①清晉《紅葉四詩(上)》:“樹冷水流,深秋葉尚新”。 ②宋王玉成《十月二十日撰》:“凌丹策馬而出,溪冰薄泛漣漪。”
⑵牛渡:桐子河的別稱。
桐子河原名沁水河,又名牛渡河,是赤水河一級支流。
⑶ 瞿慶英:
●曲:連續、卷曲的外觀。
●青影:言語。 細膩而明亮。 這也指清晰反射的外觀。
例如:①宋代王安石《何遇之賞花釣魚詩二首》:“芯暖風大,鱗片清日縷縷。” ②唐代張繼《會稽縣樓雪記》:“幾處暮色無盡英語作文,湖光山色映照人家。”
[6]芊芊岑林遠離綠浮:
⑴亹亹[weǐweǐ]:詞。 《平水云·無為/上聲》斜聲。
這有兩層含義:人們的旅程在進步; 山林風光從來都不是完美的。
例如:①魏晉陸機《赴太子洗馬時賦詩》:“孤獸馳騁,鶯啼鳥鳴”。 ②唐代杜牧《遣沉處士往蘇州覲怎么讀,以詩贈李中成昭》:“秋煙疏,獨飲思人生”。
⑵岑琳:非字。 山林。 岑泛指山。 這是指深秋的桐梓山林。
例如:①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詩·頭龍潭(龜山處)》:“黎明時林靜,色如怒日”。 ②宋代李復《慈云君于山下詩》:“流水通大溝,層層灰出遠林”。
⑶遠綠漂浮:
●元:遠方,望遠方。
●翠芙:言語。 泛指青翠的山巒。 還包含了山色和薄天的連續飄浮的樣子(這個詞可以形容四季青山)。
浮:動詞。 應讀作(fōu或fóu)(見《評水云·十一游》)。
例如:①宋·何毅《空八臺·上》:“紅燈映燈火,彼岸綠浮人”。 ②宋·宋湘《形意風亭觀雙竹玉》:“扶綏園翠綠日,帝苑寒霜”。
[7] 謝解:字。 又稱“解康”。 鳥兒飛來飛去,上上下下。
例如:①魏晉曹睿《旦歌行》:“春燕……雌雄相爭。” ②宋代李楚全《機鶴》:“羽毛長出不久,飛下皮赤。”
[8]欽州:指桐梓縣。
欽州是中國古代一個行政區劃的名稱。 《道光綦江縣志》“沿革”段記載:唐貞觀十六年(642年),欽州欽西縣分富環、榮邑兩縣。 欽州亦屬劍南道所轄,《綦江縣志》記載:唐天寶元年(742年),欽州改名沁西縣,轄榮邑、富環兩縣。唐乾元元年(758年),沁溪縣改稱欽州,今府環寺圖巴為欽州古城,其小河為古沁溪河。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訂的《史跡·廢棄欽州》記載:“今符煥廠司徒壩,即為欽州故城。”由此可見,欽州古城就是位于司徒壩的。富環鎮崇恩村,城前的小河就是現在的沁溪河。
高高虎山
2023 年 10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