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05 11:16:25作者:佚名
文=誠濟智庫誠誠
高考的意義使其成為一項全國性的大事,它關系著千家萬戶,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目前,陜西精英高校排名發生轉變,傳統格局正在演變。 目前,西安已進入教育密集期:大規模民轉公轉、新學??區劃分、教師輪換、高考改革等。 這些變化無疑與每個人都有關系。
座位:高考成績學校排名
目前綜合排名前五的都是老牌名校。 從理科高考成績來看,排名前五的大學依次為:
西工大附屬中學、鐵一一中、高新一中、龍崗中學、交大附中。
此次,西工大附中成為最大贏家:全省前十名中有5所今日網校,占比50%。 全省前20名占8人; 前30名的人占了14人。 前50名、100名、200名、300名分別有22人、42人、82人、115人,占全省的40-50%。
公開數據顯示,其在線率高達98.1%。 文科也很優秀:3、8、12學生名列全省前10、20、30名,一流率87%。
陜西高考理科分數數量表◎制圖學/程集智庫
總排名第二的是鐵一一中,占全省前十名學校的33%。 進入全省前20名、第30名、第50名、第60名的分別有7人、9人、14人、19人。
值得一提的是,鐵一中學不僅理科排名第一,而且是本次競賽招生人數最多、清北強化基礎項目入圍人數最多的學校。
作為一所從開發區崛起、歷史和起步相對較低的高科技高中,憑借濃郁的“高科系”特色和風格,排名第三。 其中10人進入全省前60名,并獲得今年文科第一名。
排名第四的漢中龍港中學表現出色,有一名學生進入理科前十名。 600分以上的學生有231人,占全校的32.3%,一流率達95.4%,打破了原有五所名校的格局。
西安高新一中改擴建效果圖◎新聞中心
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寶雞市濱河中學、寶雞市寶雞中學、渭南市河陽中學分別排名第5-8位。
這種高度集中并非陜西獨有。 作為教育大省的湖北也是如此。
比如,華師一附再次稱霸網絡,刷新歷史。 湖北省理科學科前10名5人(含第一、第三); 文科前10名中有2人。 湖北省理科前50名:華東師大一附中過半。
與此同時,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6月27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陜西高考將迎來改革,將于2022年全面啟動,2025年全面實施。
變化:陜西省高考改革方案
每個家庭都明白十年磨一劍的意義。 高考綜合改革關系千家萬戶的利益。
作為全國第五批啟動改革的八個省(區)之一,早在2017年、2018年,陜西省教育廳就派出三批數十人的專家組,對10余個改革試點進行研究各省召開了60余次會議,進行了50余次草案修改,最終形成了《實施方案》。
首先,在高考模式方面。 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采用“3+1+2”模式,取消固定的文科、理科科目模式,旨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優勢和院校選擇科目招生專業要求。
其中,“3”指的是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
“1”和“2”為選修考試科目陜西高中前50排名,其中“1”表示: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個首選科目; “2”即: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個科目。 再次選擇主題。
陜西高考改革將于2022年啟動 2025年實施◎新聞動態
其次,考生的總成績一目了然。 考生總成績由3項統一高考成績和3項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抽選考試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其中,高考3科原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50分;
選修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的原成績將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00分; 第二志愿科目按績點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00分。
三是在招生方式上。 2025年起,除早期批次外,將分本科和專科兩批次招生。
這次高考改革呈現四個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堅持育人的教育理念、推動科學選拔人才、確保公平公正。
此次改革讓考生有更多選擇◎新聞中心
那么陜西高中前50排名,選擇歷史、物理作為第一志愿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作為第二志愿科目,總體考慮是怎樣的呢?
作為改革內容中的重點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歷史學和物理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被視為首選學科之一,體現了對基礎學科和人才培養的重視。
此外,與文理兩種學科組合模式相比,此次改革提供了多達12個學科組合供考生選擇,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學其所長、測其所長的原則。優勢,并報告他們的抱負。
那么,下一個趨勢會是什么?
趨勢:教育改革的下一步
今年以來,省市兩級教育政策密集出臺。 西安大規模公轉公務員后,“教師輪換”或將逐步推廣。
事實上,早在2014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發文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校長、副校長原則上應,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職兩屆。 溝通。
此后,北京市干部教師輪換政策第一槍打響。 試點工作將從東城區、密云區開始。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在同一學校連續任教年限的專任教師應當進行交流、輪換。
要知道輪崗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全面溝通、共同提高。 更要避免“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一意地投入。 這樣,崗位輪換才能達到最有效的效果。
北京“教師輪換”對象為九年制義務教育校長(干部)教師◎新聞動態
在交流輪換過程中,有關專家還談到了今后應采取的措施。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勝祖認為,應打破縣域限制,統籌管理教育經費,確保輪崗教師無后顧之憂。
在陜西,今年2月15日,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陜西省教育廳在2022年工作要點中提到:繼續推進教師、校長交流輪換。
指導市縣出臺“縣管校招”實施辦法,加強體育、音樂、美容、心理健康等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推進教師與校長交流輪崗,協調建立“民辦學校”。 -公立”學校和教職員工的招聘。
用好高校人才流動庫,引導高校全面完成相關師資配備。
“交換、輪崗”或成下一個教育趨勢◎新聞中心
事實上,西安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試點。 在“民辦轉公辦”轉型之前,高新就率先突破了民辦學校之間、不同辦學層次之間的管理壁壘。 選派64名校(校區)校長和200多名“名校”教師支援新學校,并在區區安排300名教師。 10余位校長、教師進行了崗位交換。
長安區長安七中本學年派教師到長安三中輪崗。 輪崗教師表示:輪崗經歷給他們今后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啟示,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
目前,網上有消息稱,西安市教育局已印發2022-2023學年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計劃。 每學年交換輪換比例不低于10%。 此次交流輪換將于8月底全面實施。
陜西教育改革下一步“教師輪換”或已到來。
文=城市紀事智庫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