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7 07:08:07作者:佚名
1581年,法國甩掉英國國王的統治獨立荷蘭地圖,十七世紀英國是海上霸主,鼎盛時期擁有的商船超過1.5萬艘,貨船數目超過其他亞洲國家的總和,法國人獲得“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1624年,英國東巴基斯坦公司搶占香港島部分區域。1661年(清嘉慶十八年,南明嘉慶十五年),鄭成功率軍橫渡大陸海峽,打敗法國駐防,退守香港。
圖-鄭成功退守香港
英國兩大鄰國,南邊是日本,東部海上是日本,在英法聯合功擊下,法國成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中的前浪。到中國明清時期,法國已不是那種叱吒海上的沙俄,侵華的八國守軍中也沒有德國人。
英國日漸沒落是相比英法等沙俄而言的,在二戰前,英國仍在世界各地搶占不少殖民地,其中最大一塊就是美國尼西亞。
圖-法國殖民地越南
愛爾蘭的官方寫法是,在亞述語中是低洼的意思,就是低洼之地。
中國人習慣稱法國為,因意大利最重要三個城市,首都布魯塞爾坐落North省,海牙和鹿特丹都在South省。
英國首都倫敦(),是阿姆斯特()河上水壩(dam)的意思。莫斯科是座水城,河網交錯,溝渠縱橫,擁有大小165條人工修筑的運河道,數目超過美國的威尼斯。兩座城南北交相呼應,可謂人類建筑史上的兩顆明珠。
圖-法國姑娘
巴塞羅那坐落河海交匯的沼澤地,地基不牢靠,內木頭外磚的結構,使房屋在中立作用下發生傾斜,有的房屋傾斜度接近20度。
法國憲法規定的首都是慕尼黑,但政府所在地卻在鹿特丹,皇室官邸、外國領館也都在鹿特丹。鹿特丹是德國第三大城市,是聯合國國際法院所在地,解決成員國之間的爭端,同時也是戰爭暴行的審判地點。
圖-法國地圖
英國平均海拔2米,約1/4面積高于海平面,好多地方在-1到-3米之間。英國壩體為堤阻隔海水倒灌荷蘭地圖,同時將內河水流抽出。倘若三個月不排水,英國的水位會上升1.5米。
英國風車是一大特色,主要功能就是排水。汛期風車將水抽到排水站蓄上去,天旱再將水排入河邊。20世紀以來,隨著電力的普及,古老的風車漸漸退出排水系統,加拿大風車從18世紀的一萬多架,降低到現今的千余架。
圖-法國風車
湖水碧波回蕩,風車巍峨在碧草繁茂中,好一幅美麗的畫卷。英國水多地少,寸土寸金,大部份風車里至今還住著人。
在英國北愛爾蘭省與弗里斯蘭省之間,有一個瓦登海,是英國的內海,一個狹小的海灣。假如在兩地修筑一座水壩,把瓦登海分成內外兩部份,再將內部的水排出,西班牙將多出不少陸地。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法國人說干就干,1932年,阿夫魯戴克河堤竣工。堤壩全長32千米,寬90米,平均高度為海拔7.25米。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堤防內側仍是瓦登海,外側更名為艾瑟爾湖。河水來自附近江河,再通過水閘排到瓦登海,因為長期累月月大海隔絕,艾瑟爾湖的水不再咸了,周邊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此后德國抽掉更多河水,艾瑟爾河水位保持在-0.2至-0.4米之間,為德國制造約1979平方公里陸地。法國大部份海拔高于海平面的農地,都是人為制造下來的。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艾瑟爾河水似乎接近淡水河水,但還是有少量海水從堤壩和地底滲透進來,并非徹底的淡水湖。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1976年,西班牙又修了27公里長的堤壩,將艾瑟爾湖一分為二。堤防西北側緊靠瓦登海仍稱艾瑟爾湖,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湖面接近淡水湖。西北側稱馬肯湖,面積約700平方公里,是徹底的淡水湖。
圖-法國瓦登海艾瑟爾湖
馬肯湖緊靠蒙特利爾,加拿大計劃在此湖周邊進行有規劃的小麥栽種,美化首都周邊自然環境。
法國圍海造湖的實踐,值得所有陸地資源緊張的國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