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6 10:12:40作者:佚名
6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試管理局發布通報稱英語作文,經公安機關快速調查,現已查明:此次涉及數學國家B級考試的事件系考試作弊所致。 甘肅一考生在考試開始后非法攜帶手機進入考場并進行拍攝。 試卷發到QQ群尋求答案未果,所以考前沒有漏題。 上述通知稱,對于涉及的考點,當地相關教育考試機構已更換監考人員,將對違規考生、玩忽職守的考生進行嚴肅處理。 當天,甘肅省教育考試局工作人員表示,該考生數學成績無效,不能再參加后續高考。
此外,教育部教育考試管理局還通報稱,涉及新高考數學卷I被惡意編輯“占崗”一事。 廣東一名考生考前在QQ空間發布不相關帖子,考后又用試卷內容替換。 原來的內容和發布時間仍然顯示在考試開始前。 安徽一名考生自稱“考前預知了語文國卷B試題”,也是考后惡意編輯的“陷阱帖”。
有關部門很快查清了幾起事件的根源,無論是考試作弊還是惡意編輯作弊帖子引起的,并確定“沒有考前漏題”,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補救措施。 這是一種解脫。 慶幸的是,這些只是少數偶發事件,涉及面并不廣泛,影響不大,不會影響到更多考生。 畢竟,一旦考前試題泄露,不僅會導致違規考生增多、失職,還會導致很多無辜考生的努力功虧一簣,損害考試的公平性。
即便如此,這些事件也絕不能輕易放過。 即使是偶然的行為,也必須牢記共同的教訓,才能徹底杜絕今后再次發生這樣的“簡單錯誤”。
首先,高考是歷年來最嚴格的考試。 除了人防,還有技防,還有不定期的點檢、巡邏、突擊檢查等,這種極端的“嚴”本身就是對公平公正審查秩序的保障。 因此,在大眾心目中,高考無一例外地具有崇高的地位,足以讓人信任、讓人放心。 然而,在這樣的層層設防下,這名甘肅考生卻可以輕松地將手機帶進考場,輕松拍下數學試卷,輕松發到網上。 這件事完全是可疑的,疑點重重。
考試中心的入口丟失; 考場檢查丟失; 通訊護盾丟失……各級檢查站都白費了。 通知稱,對玩忽職守的,將嚴肅處理。 當然,這不是問題,但首先要堵住千瘡百孔的監考漏洞。
事實上,類似的涉及手機的事件此前也曾發生過。 去年高考期間,武漢一名考生將手機帶入考場,將手機藏在草稿紙下拍照試題,開考后46分鐘發送至培訓機構尋求答案(但未能得到答案)。 可見,嚴格執行考場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且,“趁勢發帖”是突然而突然的舉動。 雖然他們基于猜疑,惡意滋事2012年高考數學試卷及答案,但經過輿論場發酵后,也會對很多考生和家長產生定向心理暗示,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一再強化負面印象、夸大所謂“黑幕”,也會造成一定的社會誤解2012年高考數學試卷及答案,動搖公眾對高考公平性的信任,是對公眾底線的公然挑戰。 對于此類行為,不僅當事人要受到嚴厲處罰,相關平臺也必須加強審核并及時處理。
對任何涉及高考的舞弊行為必須“零容忍”。 根據教育部2012年修訂發布的《全國教育考試違法行為處理辦法》,考試作弊不僅會導致成績無效,而且“在考場外發送、傳送試題信息”“可能會導致考試作弊”。視情節輕重,暫停參加考試。” 1至3年的處理時間”。
高考從來不僅僅是考生一個人的事情,也常常牽扯到整個社會的敏感神經。 維護高考公平,關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一個社會能否守住公平正義的底線。 因此,有關部門應抓住這些事件,深入調查,加強應急處置,完善監管,不辜負社會公眾的信任。 (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