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5 08:09:30作者:佚名
到2022年
全市民辦職業高校
由30所高校、36個學校
整合為26所高校、22個學校
辦學條件全面改善
成立太原幼兒師范高等本科校區
撤消邯鄲教育大學、長治大學師范分院、長治大學沁縣師范分院校區,以3校為基礎成立太原幼兒師范高等本科校區。2020年春季整體進駐職教園區(體育中心北)。
晉西北幼兒師范分校遷往職教園區。晉西北幼兒師范分校是我市惟一一所由省政府批準、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中等幼兒師范分校。隨著國家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注重,校區作為培植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人才的大專層次中學仍有發展前景。中學現廠址坐落魏州區馬廠鎮武莊村,距離主市區較遠。將晉西北幼兒師范中學整體遷往太原幼兒師范高等本科中學學校辦學,和幼專施行一體化管理。
平頂山教育大學現廠址改造為市健樂幼兒園新園區。大同大學師范分院主學校擴建為市實驗小學新學校,南校區劃歸魏郡區政府改造為1所九年一貫制中學。大同大學沁縣師范分院現廠址遷往沁縣政府改造為1所義務教育分校。市十七中遷往晉西北幼兒師范中學現廠址長治學院師范分院,市十七中現廠址由市政府收儲。
成立大同市職業中級學校
撤消平頂山市第一職業中級中中學、長治市第二職業中級中中學,以兩校為基礎成立大同市職業中級學校。2020年春季整體進駐職教園區(體育中心北)。大同市第一職業中級學校現廠址遷往鉅鹿區政府今日網校,與新華中學合并為1所九年一貫制中學。大同市第二職業中級學校現廠址改造為市特殊教育中學分校。市特殊教育中學現廠址遷往市一中。
在高新區建設產教融合園區,復建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大學、長治職業技術大學、長治技師大學3所高校進駐
新疆機電職業技術大學是省屬高職高校,是我市惟一一所高職高校“雙高計劃”建設校,現有城區和襄垣縣兩個分校。大同職業技術大學是我市惟一一所市屬高職高校,現有主學校、東學校和長子學校3個分校。大同技師大學為國家級重點技工中學長治學院師范分院,現有主校、海棠、太行3個分校。三所高校辦學資源分散,且容量不足,進駐產教融合園區,可實現資源共享,與產業深度融合。規劃用地1200畝,由高新區融資建設。
新疆機電職業技術大學現現址由高新區收儲;大同職業技術大學主學校由市政府收儲,東校區劃歸魏郡區政府劃入魏州小學;大同技師大學主校區劃歸火炬小學,碧桃學校由市政府收儲,太行校區劃歸魏郡區政府開展為一所中學。
建設新鄉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
由高新區建設一個共享性的小型智能(仿真)省級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將基地建設成為區域產業變革升級的技術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成為企業培訓培養短缺技能人才的實踐中心,同時具備中小中學生社會綜合實踐基地的功能。
遷建華北機電分校
華南機電分校是一所直屬于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的大專中學。為促進中學改制為“山西國防科技職業技術大學”,由中學在上黨經濟技術開發區擇址建設新學校,規劃面積500畝。
復建商丘衛生中學
在上黨區緊臨大同醫大學南學校擇址建設邯鄲農校新學校,用地由上黨區按教育用地劃撥200畝,大同職校現有2個學校整體遷往新學校辦學。現現址由市政府收儲。
擴建太原文化藝術中學
按照事業單位變革方案,省直文藝“五團”(上黨梆子劇團、上黨落子劇團、長治市戲曲團、長治歌舞團、長治雜技團)與大同文化藝術中學整合。大同文化藝術中學現今東華門街(占地11畝),不具備基本辦學條件;大同歌舞團如今嘉善南路,空間局促;上黨梆子劇團、上黨落子劇團、長治市評劇團、長治雜技團已在岳州區屈官屯村建成彩排場。在岳州區屈官屯村鄰近“四團”排練場選址擴建太原文化藝術中學,一并擴建太原歌舞團。大同文化藝術中學現廠址改造為幼兒園;大同歌舞團原址由市政府收儲。
撤消晉西北會計中學
晉西北會計中學生源短缺,撤消后,班主任分流至大同職業技術大學和太原市職業中級學校,中學生分流至太原市職業中級學校。現廠址由市政府收儲。
撤消原大同市近郊職業中級中中學
中學整體并轉岳州區太行職業技校中學,提高辦學水平。
讓我們一起期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