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3 21:24:16作者:佚名
| 熱點新聞介紹 |
2016年11月7日,中國城市科學學會召集來自全國各地景觀及相關學科的40余位學者、設計同仁齊聚北京大學未名湖,共同探討中國城鄉生態的未來。 帶著對人文環境的責任與關懷,以及美麗中國建設的愿景,我們探討了多學科融合背景下景觀設計的發展,以及如何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成立了“風景園林科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通過了《中國風景園林宣言》。
山水碧德花園集團創始人、總設計師孫虎先生當選為專委會委員,并在會上發表了深入思考。
?●?
11月7日,天空晴朗,萬里無云,景觀科學中心迎來了北京大學未名湖40余人——對由土地和所有建筑組成的綜合體的認知分析、規劃設計和工程。陸地上的物體。 以及管理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相關的同事。 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邱保興會長、國務院參事的主持和見證下,“風景科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簡稱“ ”,英文名稱,CLA)發起成立并成立。已確立的。
▲專委會委員合影
于剛秘書長代表中國城市科學學會宣布了《關于成立風景科學與美麗中國專業委員會的決定》。
第一屆專業委員會由40余名景觀科學領域的專家組成。
| 中國城市科學學會山水與美麗中國專委會
所有創始成員名單|
1、董事長、副董事長
主席
于孔健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
副總裁
陳躍中 宜蘭集團總裁兼首席設計師
閔慶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資源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室副主任。
歐陽志云,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孫一民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吳志強,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濟大學副校長,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張宇 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秘書長、副秘書長
秘書長:李迪華,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副秘書長:白蔚蘭 中國城建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3. 會員
1.包繼剛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教授
2. 車勝全,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院長、教授
3. 吳車,北京建筑大學環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4. 陳利平,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系統生態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5.程小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利工程學報》主編
6、陳耀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7. 褚東柱,重慶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8.杜云,畢路德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9. 段建強 河南工業大學城市更新與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
10、方創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員、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11.韓林飛,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教授
12、何勇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3、孔祥偉 北京觀筑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總設計師
14、李寶章,歐雅設計集團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
15. 李存東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16、李峰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城市生態系統研究站副站長
17. 李海龍 中國生態城研究院海綿城市中心主任
18、李建偉 東方園林景觀設計集團總設計師、東方愛迪景觀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設計師
19. 李建強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20. 劉宇,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教授
21、劉悅來,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系教師,四葉草堂創始人。
22.呂品晶,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院長,丹麥奧爾胡斯建筑學院名譽教授
23、龐偉,廣州土人景觀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設計師,《景觀設計》學術主編
24、任欣欣,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25. 孫保平,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
26、孫虎山水必德景觀設計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
27、譚宗波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副主任、教授
28. 王芳,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
29、王杰 重慶尚園建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首席代表
30. 王志芳,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31、魏玉東,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
32.謝曉英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無界景觀工作室總工程師
33. 吳必虎,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34.徐山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組織人事部副主任
35. 翟俊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36、趙燕京,廈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經濟學院雙聘教授
37、張銀江 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大學水環境與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38、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澤群
邱保興董事長、于剛秘書長向擔任董事長的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學院院長于孔健教授以及副董事長、副秘書長表示感謝其中包括山水碧德花園集團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孫虎哉。 一批委員頒發了聘書。
會上,邱寶興董事長發表講話,提出三點要點:
中國景觀科學和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 中國風景科學必須有地方特色,當代風景科學必須以生態學為基礎。
他指出,正是建設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的時代發展需要,推動了風景園林學科和景觀設計行業的大發展和繁榮。 “一個國家如果不懂美,就無法生存和發展?!?/p>
“建設美麗中國”已成為國策,時代使中國景觀科學和景觀設計行業走在了前列; 中國有著悠久的田園詩意文化、豐富的山水遺產、以及以天人合一思想為特征的哲學基礎。 未來學科和產業發展必須珍惜并充分發揮其價值,讓“建設美麗中國”體現地方特色; 同時,世界文明有共性,當代“建設美麗中國”應聚焦綠色,充分彰顯生態文明。 這一理念使中國景觀科學走向世界、引領世界。
▲國務院參事、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邱保興(右一)
于剛秘書長(左一)為于孔建董事長(中)頒發證書
專委會主任委員于孔健教授回應邱部長的講話,
認為,面對全面復雜的生態環境問題,突破學科、行業細分的限制和壁壘勢在必行。 亟待生態與環境、城市與自然、規劃設計、土木工程等學科交叉融合,將科學、藝術、工程與技術跨界、面向問題融合,形成新學科,專業和職業。 景觀學就是這樣一門以土地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美麗城鄉建設為目標的新興綜合學科。
隨后,于教授講述了美國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歷史——麥克哈格等人在20世紀60年代發起的《憂慮宣言》,引領和指導了現代美國風景園林乃至世界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方向; 并介紹了他最近起草、全球700多位有影響力的景觀學者和設計師聯合發布的《新景觀建筑宣言/The New》。 它將為世界的未來格局提供指南。 為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這些計劃和國際聯合行動是各國景觀科學和景觀設計行業影響力持續增長的基石!
▲《中國風景園林宣言》討論通過
來自生態、水利、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觀設計、新農村建設等領域的參會委員也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探討了成立專門委員會、發展方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具體工作框架等。
其中,山水碧德花園集團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孫虎先生在會上強調:
現代社區的設計和建設要接地氣,強化園林景觀意識。 社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行業前瞻性的社區建設能夠體現和引導新型社區生活。 建設環境友好、經濟高效、和諧的新型生態社區是未來景觀設計和社區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和中心內容之一。
其次,風景園林學院不僅要講設計,更要注重工程和產業技術的提升和應用,培養行業未來人才的工匠心態,推動風景園林產業的整體發展。全面、宏觀、立體。
此外英語作文,孫先生還分享了他對未來景觀管理的思考。
與會委員的深入發言為專委會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方向性基礎。
會議最后討論通過了《中國景觀宣言》,擬成立可持續景觀、鄉村建設、青年工作等六個工作組??開展實質性工作。
中國城市科學學會發起成立的“景觀科學與美麗中國專委會”對于我國景觀科學和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將為我國城市規劃和城鎮化發展建設發揮作用。 其主導作用。
最后附上,
《中國山水宣言》
在中國的
從荒山野林到繁華城市,從良田到街道街區,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城市、鄉村都是景觀。 它是由自然和人類活動塑造的綜合體。 這個綜合體的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建設與管理的科學與藝術就是景觀科學。 其核心目標是構建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變化。 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已基本擺脫貧困。 國家由弱變強。 城市變得華麗高聳,路橋綿延通達,堤防堅固。 這些成就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與此同時,巨大的人口負擔、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貧乏的環境資產,使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生態環境危機的時代:旱澇災害頻發,水資源短缺,空氣和水土污染嚴重,肥沃資源匱乏。農田和棲息地遭到破壞,物種滅絕,城市和鄉村特征喪失。
雖然現代學科的細分和相關協會的過度專業化不能說是上述發展問題的原因,但正面面對這些挑戰肯定是困難的。 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強烈呼喚相關專業整合、形成新的聯盟,共同應對復雜的生態環境問題。 來自天上的重大責任! 我們堅信,只要深刻認識地球系統的復雜性和完整性以及人類活動與自然系統的互動協調關系,就可以通過功能整合和藝術設計,重建一個美麗和諧的新天堂:和地區,到城市和鄉村……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土地生態保護和重建、城市修復和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廣大農村保護和建設。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承諾:培育開放包容的文化,開展多學科合作,推動學術研究,推動設計進步和行業發展,協助政府實現政策完善和管理創新,激勵和教育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我們堅信中國城鄉因我們的努力而美麗,并號召與我們有共同理想的人們一起行動起來!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對于城市,CSUS
成立于1984年,是由全國從事城市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科研、教育、法人機構等有關部門自愿組建的國家級、公益性、學術性法人單位。依法。 社會團體是發展我國城市科學研究和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學會名譽會長為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 現任主席為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邱保興博士。 研究會目前設立8個專業委員會景觀學,約100個地方城市科學研究會,500多個分會團體會員單位,16000余名個人會員。
學會積極推動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以及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綜合研究。 三十多年來,其圍繞中國城鎮化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景觀學,引領了我國集約、綠色、智慧、低碳的城鎮化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