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3 07:20:37作者:佚名
據中國之聲官方賬號介紹,說到師生關系,人們常常會想到這句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視學生為弟子,兼具傳道、授業、答疑等多重功能,學生視老師為服從和感恩的對象。
上個月,西安交大藥理學博士楊寶德溺亡,有媒體報道稱,楊寶德經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個人事務。西安交大近日回應,涉事博士生導師被取消招生資格。這起悲劇事件西安交通大學周筠,迫使我們反思,如今的大學校園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師生關系為何成為痛點?
楊寶德去世令人惋惜
曾經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12月25日溺亡,警方認定無證據證明是刑事案件。
《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窮醫生之死》的報道,稱楊寶德經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一些私人事務,包括:陪他吃飯、堵他喝水、澆花、打掃辦公室、拿包、打水、去停車場接導師、陪他去超市買東西、裝窗簾等。
楊寶德的女友吳猛認為,出國沒有希望,學業也沒有什么成績,太多的瑣事給楊寶德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吳猛:當然我不能說這個百分之百是他老師的責任,我覺得如果分責任的話,老師大概占70%,我占30%。
西安交大專門成立了調查組,調查中,11名老師和多名學生反映,楊寶德的導師周云對研究生關心較多,包括對楊寶德的生活、學習、科研等都關心不已,但確實要求研究生打掃家里、陪他逛超市、洗車等,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說話也比較隨意。
學校對周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取消了周云的研究生入學資格。對于這個結果,吳猛并不滿意:
吳猛:學校雖然取消了她的入學資格,但在整個聲明中,并沒有說她的導師與此事有關,只是說讓學生做一些零工,語言比較隨意,并沒有對此事進行深刻反思。
目前,周云擔任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的信息已被刪除。記者多次嘗試聯系周云,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作家劉六在微博上評論此事稱,“裝窗簾、買菜、打掃房間,太不公平了。”“你服侍老師,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也有網友認為,楊寶德“太脆弱了,就算導師虐待他,他也不應該自殺”。楊寶德做出如此倉促的決定,令人惋惜。除了他自身的心理問題,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大學導師權力過大的問題。
博士生導師的權力有多大?
導師有令,學生就得照做。一位自稱是西安交通大學工學院研究生三年級學生的知乎用戶說:“記得前不久,導師威脅我:畢業就別想了。這樣的話我聽過無數遍。研究生兩年半的時間里,從財務記賬到打掃衛生,從給導師搬東西到監考,我干了無數瑣碎的事情。可以說,除了科研,我什么雜事都干了。”
事實上,近年來,高校“丑聞”層出不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學周筠,北京大學信息學院研究生楊恒明發布“退學聲明”,稱“如果你們敢把這種毫無意義的辛苦勞動稱之為科學研究,那我沒參加,也不可能參加”;2016年,河北一名碩士生拒絕為導師工作,被評為零分;在西安另一所知名高校,一名博士生于2017年6月跳樓身亡。
西安某學校博士畢業生張先生(化名)說:
至于導師的權力大不大,其實還是挺大的。問題是有最長和最短的期限,很靈活。比如博士,三年或者三年半就可以畢業,最長也是七年。誰來決定?理論上看你的研究水平,看你的論文質量英語作文,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導師同意不同意。
這種情況下,即使滿足答辯條件,導師也可能以各種理由推遲截止時間。一位匿名網友舉例稱,“學院要求的論文數量達到了嗎?還有課題組的標準;課題組的標準達到了嗎?可以說工作量不夠;工作量太大?可以說創新性不夠。”
張先生說,很多學生做科研就是為了給導師打工,博士生面臨很大的學業和就業壓力,大部分導師對學術要求很嚴格,有的導師會要求學生做一些學術以外的雜務。
有時候,更換導師并不容易。西安交大規定,研究生完成一年學習后,申請更換導師無需原導師簽字。2017年,共有305名學生成功更換導師。但在楊寶德的案例中,西安交大藥理學系7名博士生導師中,至少有3名教授,包括周云教授,是其中一名教授的學生。楊寶德的碩士生導師也和周云教授來自同一所學校。
吳猛:老師不可能為了學生得罪一個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所以換導師大家都知道,我們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很多老師都不敢錄用你。
建立導師權力制約機制
同為博士生的吳猛呼吁建立相關的舉報和監督機制,制約導師的權力,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吳猛:現在可能很多學生都在遭受這種折磨,希望教育部能有一個專門的舉報機構,讓學生去舉報,教育部就可以調查。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學生稱呼導師為“老板”的現象盛行,這是師生關系的一種疏離。目前,我國的導師制并未貫穿學生的招生、培養、答辯,容易導致導師將學生視為“私勞”,學生也對此感到郁悶。應在履行導師職責的基礎上,建立利益沖突規避機制。
熊丙奇:要建立制約導師權力的機制。一方面,要落實導師對招生、培養體系的權力,利用導師的學術聲譽來保證學生培養的質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學術評價體系和利益沖突避免機制,確保教師的權利得到落實,而不是被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