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5 10:16:04作者:佚名
自2017年6月16日起,新版外國人永久永居身分證即將啟用。(圖源:新華網)
明晰外國人申請永久永居條件、規范申請程序和流程、為永久永居外國人提供辦事便利……2月27日,中國司法部發布外國人永久永居管理細則(征詢意見稿)。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起廣泛關注,一些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抒發了困惑與不解,也有部份網友抒發了憂慮情緒。
涉外管理新政的調整非同小可,判定合理與否的標尺不應該是情緒,而是基于客觀事實的剖析。先把情緒放一邊,瞧瞧這份新細則作出了如何的調整。常年以來,中國永久永居權審批以嚴格聞名,不少在華工作生活多年的外國人哀嘆“中國‘綠卡’太難拿”。這么,新細則是否意味著中國放低了門檻呢?成都學院城市整治研究院研究員楊靖旼覺得,嚴格審查管理外國人居留權的整體方向并未有顯著變化,新細則本身的目標是在保障已獲得居留權外籍人士在華的合法權益,并為未來發展愈加合理的積分評估體系提供抓手。
首先,與2004年開始實施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永居審批管理辦法》相比,新細則中一直指出申請條件包括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或在各領域獲得“杰出成就”,而且重點關照的是具有高度學術素質的科研人員和投資外商。可以看見,新細則中對于申請條件的要求也許并沒有根本性變化。
其次,新細則的新變化主要彰顯在對現有的外國人管理體系的改良優化方面。涉外領域的主管部門與相關部門諸多,往年因為跨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在外國人在華永居、務工、留學等問題上存在管理困難。新細則非常規定了要完善外國人永久永居服務管理工作協調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在行政管理和數據信息互通兩個層面上建立了當前制度,將推動中國移民治理科學化、現代化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最后,新細則致力著力保障已獲得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的正當權益。往年,獲得居留權的外籍人士于日常生活中,在建行開戶、酒店入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碰到多種困難阻力。楊靖旼覺得,過往在居留制度實際運用過程中,制度存在空白、相關法規缺少其他法律解釋,新細則將在外國人永居權的評估、審核方面提供增援,也才能解決移民管理部門基層在實際工作中的苦惱。
剖析清楚了新細則的意義,再來看網友的苦惱。大多數的憂慮與困惑也并非全無道理。例如,有關申請資格的規定是否須要進一步細化,來華外籍人士增多后現有的社區管理怎樣調整等,都是值得闡述的課題。既然是征詢意見稿,在新政擬定與調整當中對各界意見做出合理回應,亦是應有之義。
中國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非移民國家”,但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與中國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怎么不斷建立涉外整治問題顯得越來越急迫。這要求制度設計愈發精密,也須要社會更多一些理智寬容的聲音。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閉關鎖國以前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痛點”。在這個全球互聯互通不斷加強,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顯得空前緊密的時代,不論是國際人口聯通問題永居條例永居條例,還是國外人口老齡化問題,這種課題都是真實存在但是亟需解決的。直面現實,提出建設性對策,應是共同努力的方向。(海外網評論員任天擇)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點擊“海外網評”,看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