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1 18:14:23作者:佚名
一到開年,不少臨近畢業的留學生心也開始“扎心”了:眼看著秋招結束,即將到來的春招,還容得下多少留學生“夾縫生存”呢?
都說“秋招沒被錄取,春招還有機會”。然而,8:2的工作崗位數量,愈加龐大的競爭隊伍……這一切都在警醒著留學生隊伍:做好春招攻略,才能順利回國就業。
春招難度到底如何?只會比秋招更激烈
春招難度究竟如何?對急于求職的留學生而言, 最具參考價值的,莫過于剛剛收官的秋招了。然而,真實的秋招難度究竟如何?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微信自媒體@求學蕉 曾針對2031位曾有過實習經歷的2018屆畢業生做了一份數據調查。
統計結果顯示:在2000余份樣本中,大約31.05%的同學顆粒無收;45.8%的同學獲得了1-2個offer;而只有2.64%的同學獲得了5個以上的offer。
更有趣的一項數據是:在獲得offer的畢業生中,offer滿意度的平均分值只有2.37分(滿分為5分)。細看下來,僅有16%學生拿到了自己的dream offer;而剩余的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再戰春招。
圖片來源:留學蕉(ID:)
從這份統計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在這場號稱”795w畢業生同場競爭”的秋招中,取得Dream offer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會選擇“騎驢找馬”,參加崗位數量更少的春招(約為秋招職位量的20%)。
此外,還有大批考研/國考失利的同學(今年考公考研大軍超過400w),以及大批想要回國的留學生,也加入春招大戰中。因此,小伙伴們想在春招中取得一份滿意的Offer,只會難上加難。
問題來了:既然春招這么難,為何還有大批留學生錯過了秋招的機會呢?
別小看秋招,這可是一項勞心傷神的活兒。而對于在Final大戰中苦苦掙扎的留學生而言,自然“懶”得去做簡歷、投簡歷、準備面試、分析崗位方向……等種種計劃:
在面對幾次的求職失敗之后,我的懶癌又犯了,總是找各種借口安慰自己,不急還有時間;這個看起來不是很好,不去;這個專業貌似不是很對口,算了;這個HR態度不好;這家公司好像很累,在找找。。。
有位留學生就吐槽道:“10月底提前結束論文回國趕秋招,已經沒什么公司了。“如果早點做好調查,想必TA也不會錯過這個關鍵節點。
如今,“海歸”這一層身份在就業市場已不再閃閃發光。相比于學歷,雇主更愿意看留學生是否有和崗位匹配的實習/工作經歷、相關項目等等。因此,在校期間沒有實習經歷的留學生,求職時就容易吃虧:
”發出去的60份簡歷只有兩個回復,最終都因為沒有太多實習經歷拒掉了我。沒有實習是硬傷,能怎么辦呢?”
留學生不妨反思,自己有無“中槍”。
很多留學生出國時費盡心力,然而在求職時卻忽視求職技巧,以為只要有文憑和高大上的實習經歷就夠了。然而可惜的是,不少匱乏求職技巧的留學生,一開始都處處碰壁。碰壁多了,有些人自然就灰了心:
“秋招我是有準備的:調鬧鐘凌晨三四點爬起來筆試,學期中專門飛回國參加群面。即便如此,2個大公司群面過后就沒有消息了,1個小公司在單面以后也掛了,覺得非常受打擊。”
留學生求職缺乏經驗,經常會非常盲目,找工作時方向把握錯誤。
舉個例子:外企和留學生創辦的企業更青睞留學生海歸求職者,而國企則沒有偏重;不同專業適合不同的城市,你卻只考慮北上廣……留學生求職時方向把握錯誤,難免事倍功半留學生回國就業,處處碰壁。
值得一提的是,在“畢業生秋招情況”調查中,還發現了一項令人驚訝的數據:
在參加秋招的畢業生中,學生們對于自己秋招準備的平均滿意度是2.34(總分為五分);其中僅有9.85%的學生做了“還可以”的準備(滿意度>3.5分),說明大家對于“求職”這件事,心里都沒轍。
然而,后續調查發現,斬獲校招offer越多的人,越懂得如何有策略地做準備:
調查者中,有一位中山大學國金學院的女生,校招開始就制定了一張極為詳細的校招規劃表留學生回國就業,根據求職意向把企業分成幾個不同梯隊,幾沖幾保都作了詳細的規劃;
一位南京大學的男生A,校招一共投遞了18份簡歷,每一份都是不一樣的,簡歷反復修改超過70次,最后拿了8張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