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16 08:16:36作者:佚名
臺灣有如此一檔節目,叫《秋帶魚的東大方程式》。
每場就會找來40位來自東京學院的學霸,一起嘮嘮家常,說說自己的榮譽,PK一下誰寫的書銷量高,相互厭惡一下對方的學習技巧......風格真的很日系,輕松談笑間,也是能學到點東西的。
和這些讓學霸們正經秀情商、氣氛劍拔弩張的節目不太一樣,《東大方程式》從首播第一期就不走尋常路,但卻輕松拿下豆瓣9.4的高分。
每年只更新2集,目前有9集可看。每集一個半小時左右,內容都很充實,可以收獲到不少。
節目組用心爆棚。并且...這種東大的學霸,真的好雷人!
東大學霸首席們的花式“凡爾賽”表演賽?
能考上東京學院算哪些水平?臺灣中學生想要考入學院,須要經歷兩次考試:第一次是相當于中考的學院入學考試中心考試,第二次是各個學院自行組織的「入學測試」。
每所學院的入學測試難度遠小于美國中考,但是成績所占比重極大。其中東京學院「入學測試」的難度更是高,知乎上有人將其形容為“語數外皆是奧賽”的級別,因而能考入東大的兒子真的都是極其優秀了。
節目組挑的都不是通常的學霸,是當初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東大的被叫做“首席”。她們的困惑可能就是太聰明,例如那位醫學部的首席清水朋友,當初以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步入東大,但是德語這一門交的是白卷。
同為東大醫學部的葛西祐美朋友,在中學五年級的時侯就學完了小學語文,到了高中的時侯,就早已過了東大的投檔分數線,全省排行第60名,上了報紙。
以及擅長冷面滑稽的佐藤朋友東京大學19歲初體驗,他以工科狀元的身分考入東京學院,并且對父母也沒說過這回事。(請讓我體驗一下這些凡爾賽的覺得吧~)
不過要說態度好,誰都不如那位東大一年級生齋藤同事。
比起學習技巧,他更引以為傲是自己不可動搖的自信和誘人的笑靨。憑著著這股真善美的力量,他所向披靡,報考了東大。
談起未來的職業規劃,齋藤想要步入NASA工作,理由是:“我就是太空領域的第一人。”
東大學霸說:“這些學習技巧一定沒用!?
盡管節目氣氛輕松逗趣,并且討論的話題都是學習方法和職業發展之類的正經話題。學霸們的學習之路也并非一路坦途,也會考砸,厭學,而且她們強就強在擅長優化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十分拚命。
永田諒:背不出我就不上公廁!
永田君是一個厭學的中學生,小學的時侯學習成績并不好。一開始誤差值只有20多(誤差值越高,成績越好),小學老師也不看好他東京大學19歲初體驗,并且永田君深信自己就是一塊能考上東京學院的材料。
英文是永田的短板,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永田在自家公廁的門上貼上了20個英文詞組,規定自己不能一次性背誦正確的話,就不準上公廁;每一天換一批語法,堅持了一年以后法語學科的誤差值竟然上升到了80!
醫學部的矢野君,為了能讓自己徹底記住背誦內容。用紅色記號筆把早已背下來的知識點涂黑,破釜沉舟式地讓自己沒有任何退路。
這種方法其實有些過分個性化,但可以看出學霸們對學習效率的極至追求。不僅分享獨家秘籍,她們還列舉了幾個學霸嗤之以鼻,認為肯定不靠譜的學習方法:
典型錯誤一,用抄錄詞組的方式來背詞組。學霸們認為這些費時間抄錄而不動腦的學習方法,不推薦。
典型錯誤二,過多地使用彩色螢光筆。太過花哨的文具會分散專注力,增加學習效率。
典型錯誤三,過分自我滿足。當獲得90分的時侯,不應當單單欣慰若狂,而是應當認真的去剖析剩下的10分。
盡管聽起來有些過分苛刻,然而這種話從東大生嘴巴說下來,總認為很有道理。
踢館者出現誤差值95的“奇跡女孩”!?
節目的前六期由東京學院的學霸只身撐場面。直至第七期,節目請來了東大的老對手京都學院的朋友(相當清華和北大的關系),出現了一位實力強悍的踢館選手——粂原圭太郎。(京都學院/經濟學部首席學霸),迅速圈粉無數。
他中學時期曾創下了誤差值95的成績,誤差值類似于一個標準差的概念,誤差值越高代表中學生實力越強,這是33千人中才能形成一位的好成績。(數據來源:《如何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2020.1出版)
他除了自己是學霸,還非常擅長把普通人教成學霸。粂原開了一個學習班,培訓中學生從中學四年級生到50歲小伙子,接受培訓的目標都是為了考試,戰績如下:
一個月內,TOEIC成績從550分提高至750分
三個月內,定期考試從200名上升至第2名
一年內,誤差值從35提高至70,一次性通過了志愿中學的考試
充分展示了粂原對學習這件事情的游刃有余,他十分理解通常中學生的學習苦處。在節目里,粂原一上場就diss了東大學霸們那個不考慮普通人的心情華而不實的學習法:
雖然粂原自己并非從一開始就是學霸,甚至在中學時期還考過班級倒數第三名、英語考試不及格,而且這小孩從小就有一股鉆研的精神。
在初中和小學階段,這小孩前前后后閱讀了將近500本講學習技巧的相關書籍,而且他發覺那些講學習的書并沒有哪些實際的作用,講的都是學習效率。但若果一味地注重學習效率,都會忽略學習內容,弄成了一個學習方式收藏家。
這樣就混淆了學習目的和學習手段,將“考試成功”這一目的替換成了“三月份之前完成英文句型”等內容,這是本末倒置了。為了著力逐步地抵達目的地,要把“全身心投入”放在第一位。
為了引導小孩全身心地投入,反倒建議閱讀動漫和雜書,而不是所謂的教材。例如物理不好的兒子,在看了有關物理的趣味故事或則影片《博士的感情方程式》后,反倒會開掘到物理的樂趣因而開始全身心投入的學習。
要注重“全身心投入”而非“效率”。如同在玩游戲的時侯,我們總是能全身心投入,沒有人停步不前,所有人就會不斷升級。倘若能把這些全身心投入的狀態,用在學習上,成績一定會提高。
粂原在高中三年級的時侯,看了一部《花牌情緣》的影片,認為很有趣,便開始了花牌競技這項運動。一開始,粂原基本每場賽事都輸,由于別的小同學都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練習的老鳥了,而粂原是個從中學三年級才開始入行的菜鳥。
盡管感覺有些丟臉,然而粂原未曾舍棄。經過一場場賽事的累計,粂原逐漸開掘了自己的優勢,成績越來越漂亮,在65屆賽事上打敗了三連冠的強敵,獲得了季軍。
“頭腦聰明之人總是會給人留下一種喜歡挑戰高難度的印象,雖然恰恰相反。
她們都是不求完美之人,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才能一帆風順。也正由于這般,無論哪些事,都還能以輕松的態度去挑戰。”
你不須要很厲害才會開始,但你須要開始就會很厲害,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