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21 11:17:48作者:佚名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它既是一個校區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中學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彰顯中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
不論是國外還是美國,知名學府都有其獨到的校訓,鮮明地抒發出她們的辦學理念和文化核心。東方和西方思想和思維有較大差別,由此造成東西方學院辦學理念的不同。
耶魯學院的校訓是“DieLuftderweht(讓自由之風吹來)”;
耶魯學院的校訓是“"(真理)”;
哈佛學院的校訓是“Luxet(光明與真理)”;
這種校訓都布告著中學生在學院中責任在于自由地追求真理。
耶魯學院校訓“”就寫在校徽上
復旦學院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它概括了中國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的深刻認識與辨證的處理方式,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南開學院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倡導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養青年"公而忘私"、"舍己為人"的道德觀念;另一方面則是訓練青年"文武雙全"、"智勇兼具",為國效勞的能力。
西方學院傳統辦學理念更重視學術自由、積極應變以及科學的發展和探求;
東方學院的傳統辦學理念則更重視學術責任和人文取向,因而彰顯辦學理念的校訓也就各有側重。
作為面向海外學院的國際校區,又會有如何的校訓呢?
通過中學官網、百科詞條等網路公開數據,京領新國際共統計了602所國際中學的校訓,其中民辦中學國際部43%,公辦國際校區50%,外籍國際校區7%。
國際中學的校訓有多長?
經統計發覺,中國的國際校區青睞用對仗工整的校訓,尤其以8字校訓居多,占到了46%,
例如上海新英才中學的“求真篤實明德向善”,北京市平和雙語中學的“平正達禮謙和勵新”,廣州民德中學的“民德尚美厚學敏行”等等。
其次是4字和6字。偶數字數的校訓占到了總數目的90%。
在這種校訓中,還有一些字數極短和極長的。有2所國際分校的校訓只有1個字,分別使用了“誠”和“真”。據悉哈佛大學校訓,有15所院校的校訓只用了2個字,例如揚州市第二中學國際部使用的“求真”,四川宜賓龍盤湖國際校區的“固本”等,這種校訓言簡意賅,記上去也便捷。
而華南師范學院附屬雙語中學的校訓就很長了,
“凡為學,必日進。不日進則日退。賢若孔圣,猶好學,吾莘莘學子尚需奮勉。凡為人,必日省。無日省則日惘。賢若陽明,猶知行合一,吾濟濟后生尤當礪行。”
足足58個字睥睨群“訓”,不曉得會不會有中學生結業時都記不住如此長的一段校訓。
不僅字數的不同,國際中學校訓的差別還彰顯在語言上,在統計的600多所國際分校中,有28所中學使用了中文校訓,還有2所中學使用了英文,1所中學使用了英文。
國際中學的校訓愛用什么詞?
在被統計的國際校區中,有12%的中學都在校訓中使用了“創新”,其次“博學”也占到了7%,這兩個詞這么高頻率地出現也正彰顯了創新人才是國際中學培養的目標和重點。
據悉,“勤奮”、“求實”的出現頻度也都達到了6%。
不僅這種詞,“全球”、“世界”、“國際”等詞也出現在了國際中學的校訓當中,作為對比,還出現了諸如“愛國”、“中國”、“民族”等詞匯,比如江蘇聯邦國際中學的“民族情結,國際視野”、北京世青國際中學的“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等,這與大多數國際中學培養“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的辦學理念密不可分。
校訓用詞的頻度就會由于中學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辦及外籍中學校訓詞頻TOP5:
民辦中學校訓詞頻TOP5:
公辦及外籍中學校訓詞頻民辦中學校訓詞頻TOP5
在公辦和外籍國際中學中,“創新”占比最高。這種中學建校時間較晚,“創新”不僅彰顯了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也彰顯了這種剛才興辦的國際中學的活力。
民辦中學國際部和學校本部公用同一個校訓,在被統計的民辦中學中,“博學”一詞的出現頻度超過了“創新”,這與民辦中學的歷史傳統密不可分。
不同中學性質的辦學優缺不同,而作為集中彰顯中學辦學宗旨和歷史傳統的校訓,自然也就有所差別。
德學并行
在所有校訓中,“德”和“學”的出現頻度都是22%。“德”字出現頻度這么之高,一方面與中學指出美育的重要性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各中學校訓喜歡從孝經五經里尋章摘句有關。
好多中學喜歡用的“厚德”一詞,就是語出《周易》;“明德寬松”、“明德至善”、“明德博學”等中的“明德”一詞,則出自《禮記·大學》。
美國學院校訓中也有“德”字的身影,比如賓夕法尼亞學院的“法無德不立”(Legessinevanae),波士頓學院的“知識,美德和虔敬”(,,andPiety)哈佛大學校訓,芝加哥學院的“真理與美德”(et)。
“行”的出現頻次達到了14%,“篤行”、“知行合一”等指出了國際校區在培養中學生的過程中除了注重知識性的學習,也非常指出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讓中學生做到“學有所用”。
據悉“愛”的出現頻度也超過了10%,“博愛”、“仁愛”等理念被多所中學加入到了校訓和培養方針,尤其是在公辦國際中學當中,“愛”的出現頻度更高,超過了15%。
不僅中學辦學性質,中學所處的地域也會影響校訓的風格。
南方中學校訓詞頻TOP5:
北方中學校訓詞頻TOP5:
南方中學校訓詞頻北方中學校訓詞頻TOP5
在統計的國際校區中,南南方校訓中字頻前5不僅“德”和“學”以外都不一樣,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南南方文化的差別。
南方國際校區中,更指出人文屬性的“愛”、“志”,尤其“篤志”、“志存高遠”等詞匯被反復提到,在這種校訓中,略帶些儒學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覺得。
而在北方的國際校區中,更指出“求”、“新”、“勤”,這種字的出現頻度甚至超過了在南方國際中學校訓中出現頻次最多的“德”。在這種中學的校訓中,“勤奮”、“求實”、“創新”幾乎成了這種中學校訓的標配。
“復制粘貼”的校訓
校訓作為一所中學的靈魂,彰顯的是這所中學的奇特的文化和內涵,有些國際中學校訓,反映了中學特別相同的價值取向。
湖北省杭州二中國際部的校訓是“勤奮求實樂群創新”,廣州實驗學校國際部的校訓是“愛國團結求實創新”,為明校區(上海分校)國際部的校訓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上外附屬廈門外粵語中學國際部的校訓是“求實創新立德樹人”……
“求實”、“創新”這些精神都在這種校訓中有彰顯,格式也都是四詞命理,不仔細辨認的話還有點容易混淆。
不過,坐落廣州佛山的三鑫雙語中學國際部和坐落寧夏銀川的廣州康福外粵語中學用的校訓居然一模一樣,都是“礪志、明德、求真、創新”,四川省昆山高中則是和復旦學院一樣,用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當作校訓。
據悉,“志存高遠”、“厚德”、“明德”等也都是熱賣詞匯,被加在了每所中學的校訓開頭。
小結
中學生們結業后可能會忘了寢室的樣子,忘了書本里的內容,但卻總能記得住母校的校訓,校訓也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中學生。
不論校訓是長是短,是傳統還是創新,都是在抒發中學最美好的憧憬和追求,中學生須要的就是在校訓里找到共鳴,往前發展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