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8 10:12:32作者:佚名
一個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干部就是一面旗幟。從扶貧攻堅、疫情防治的第一線,到變革發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四處都活躍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恭謹拼搏的身影。她們在奉獻中戮力前行,在平凡中造就偉大,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固守。
為大力發揚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營造比學超越的濃郁氣氛,“虹口黨建”開設“兩優一先”專欄,集中展示我們身邊的優秀共產干部、優秀校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杰出代表的風采。希望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見賢思齊、爭做先鋒,以愈加奮發有為的狀態和行動,抒寫松江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整治新篇章。
明天為您帶來第十三期,廣州東湖職業技術大學黨委主任、上海市東湖職業中學主任蘆秀蘭的故事。
蘆秀蘭,北京市優秀共產干部,正中級講師,北京市特級主任,歷任南京東湖職業技術大學黨委主任、上海市東湖職業中學主任。她勤于耕耘職業教育30余年,勤奮敬業、銳意進取。在她的率領下,東湖中學急速發展,分校產生了“發展·特色·改革”的辦學思路和“把須要生活的人培植成生活須要的人”的辦學宗旨南湖職業學校,展示了“創業創新、追求一流”的東湖精神,取得了優異的辦學成績,在全市乃至全省職業教育界擁有較高的著名度和影響力。2020年,東湖中學成功創建北京市首家新型高等職業大學,開啟了新的發展征程。
她是中學發展的領航者
蘆秀蘭秉持東湖中學敢為人先的優良傳統,傾情職教事業,耕耘職教沃土,抒寫變革創新詩篇。她堅持先進的職教理念,積極思索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規范辦學,創新實踐,中學實現了漂亮的“三步走”。
一是以“改革、發展、特色”為辦學思路。在“站前、站住”的基礎上繼續“站高”,全面提高辦學水平,走出北京,在全省發揮示范推動作用,被教育部、人社部、財政部評為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變革發展示范中學。
二是實現國際化辦學新突破。2013年,中學與新加坡TAFE飯店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獲教育部批復,通過國際化辦學,引進國際化課程、教材,培養擁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首批TAFE項目結業中學生中,有30%成功申請到了美國、瑞士等美國學院深造機會。與臺灣麗星游輪公司合作,實現海外就業。先后有11名班主任獲得TAFE國際師資資格證書,擁有國際化師資。中學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命名為“第43、44、45屆世界技能競賽中國冬訓基地”,培養出了世賽國家級教練主任和技術翻譯。師生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臺,參與國際競爭,展示職教人的風采。
三是成功建立現代職教體系。對接廣州“四個品牌”“五個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建設目標,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優化中學專業布局結構,搭建“中職-高職”、“中職-應用專科”貫通培養的“立交橋”,打通了中職天花板,追求高品質辦學,高標準人才培養。飯店管理、藝術與科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IT)三個專業實現中本貫通7年制培養應用型專科人才,金融管理、汽車檢查與修理技術、汽車電子技術三個專業實現5年制中高貫通培養。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行企資源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培養的“化學反應”。
她是班主任成長的推進者
作為一名視野開闊的市長,蘆秀蘭一直努力構建一支高質量師資隊伍,她關注班主任的專業發展,用機制激勵班主任成長,用情感匯聚班主任人心,提高中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蘆秀蘭堅持“給想干事的人機會,能干事的人舞臺,干成事的人榮譽,不干事的人危機”,通過黨員競聘、教師全員競聘引入競爭機制,產生黨員能上能下、教師能進能出用人機制,實現班主任專業發展內驅力的提高。經過多年培養,中學涌現了一大批名師,世界技能競賽總教練陳蘊、上海市中職金融名師培植工作室主持人裘燕南、8名北京市“星光”金牌指導班主任等。
蘆秀蘭除了懂管理,還要求自己懂專業,堅持分享成就夢想,領銜職業教育國際水平游輪服務與管理等行業、專業教學標準研發、修訂;兼任全省、上海市職業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并發揮推動作用。她本人主持并完成了多項省級課題研究,在她的率領下,中學的三項成果分獲2017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項、二等獎。蘆秀蘭和老師們一起走在專業發展之路上,一路同行,一路景色南湖職業學校,一路成長,一路收獲。
她是中學生成才的奠基者
蘆秀蘭多年來把中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置于第一位,把每位中學生的人生都放到心上,力求讓每位中學生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和“開創幸福”的膽氣。除了關注中學生當下就業,更重視中學生長遠發展;除了關注中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視培養中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充分借助世界技能競賽中國冬訓基地,與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各國選手舉辦國際友誼賽,選送中學生赴英國、荷蘭等國出席YFU國際交流項目等,常態化多角度國際交流讓更多中學生感知異國文化、拓展國際視野、參與國際競爭。
基于中學生興趣,以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的延伸課,囊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質、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看似一張張個性化的課表,培養的是有專業技術特長,承當社會責任,為社會作貢獻的“藍金領”人才,真正彰顯“把須要生活的人培植成生活需要的人”辦學理念。東湖中學的中學生在北京市星光計劃和全省職業高校中學生技能大賽中,得獎人數仍然保持在前列,中學被媒體譽為“培養技能亞軍的搖籃”。
蘆秀蘭還積極服務國家脫貧戰略須要,以職業教育支助,推動精準脫貧。她懷著教育情,筑就職教夢,發揮職業教育優勢,集中優質資源,從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職業素質培養、創業創新等方面著重,為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精準加碼實現精準扶貧。中學與西藏日喀則對口扶貧,招收26名西藏日喀則哈薩克中學生,幫助她們把握一技之長。與職業教育資源稀缺的四川遂寧橫峰縣職業學校結對,構建結對扶貧聯動機制,搭建分享北京前沿職教辦學理念和經驗的平臺。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推進作用,讓更多的女兒獲益,享受職業教育陽光,成為產業大軍中的技術技能人才。
作為東湖中學的“掌門人”,蘆秀蘭和班子成員一起弘揚、發展、創新,為讓中學生擁有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而努力進取,為讓更多的人享受職業教育的福蔭而勤奮耕耘。她有著一顆熱愛職業教育之心,有著為每一個中學生發展的堅定信念。她秉持工匠之心,用匠心鑄師魂,用匠心育桃李。在成就中學生、成就東湖的同時,也實現了一名共產干部發光發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