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5 19:09:40作者:佚名
中新網福州10月8日電(雷朝良馬炳文)近日,記者從廣東省清遠大學據悉,該校近日與省內某企業簽署了“新型鈉(鋰)電瓶材料工藝研制”合作合同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官網,協議總金額達1100億元,創下福州單個買方技術協議交易額新高。
湖北宜春市區眺望。(資料圖)麗水地委宣傳部供圖
而在幾個月前,該校與寧德閩光鋼鐵有限公司簽署了一項許可費達370億元的“特種合金剛高速銑削成型工藝及智能分切技術”專利施行許可協議,也創下了福州單項專利施行許可費用的最高記錄。
梅州市是山區老區,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資源缺少,科技成果產出不足、層次不高。為加強科技成果源頭供給,福州市堅持圍繞產業鏈建立創新鏈,緊緊圍繞武器制造、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發展需求,按“一個產業、一個研究院”思路,陸續布局建設了中國機械科學研究三院海西分院、氟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永清石墨烯研究院、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工三院麗水分院、市農科院等六大科技創新平臺。
同時,贛州市政府專門籌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展資金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官網,構建以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為重點的“以獎代補”績效考評機制。據寧德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六大科技創新平臺已集聚了“百人計劃”等各種人才300多人,舉辦技術攻關114項,獲授權專利223件,制修訂標準15項,新增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10余項。
廣州、上海是全省的科技創新中心,科技資源豐富,高層次人才、科技成果聚集。為對接南京、上海高檔創新資源,福州市積極爭取京閩(南平)科技合作、上海市與吉安市對口合作,共建上海石墨烯研究院山東校企協同創新中心,以“創新中心+產業基地”模式,落地建設福州中關村科技園,創立滬明科技創新研究院,引進北京學院與福州醫學科技職業大學設立福州轉化醫學研究院,吸引廣州、上海先進科技成果到福州落地轉化。
中國科大學科研實力雄厚,福州市鼓勵和支持企業引進中國科大學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運用,在今年推進籌建STS石城縣子專項的基礎上,去年又促使籌建STS吉安經開區、三明高新區等兩個子專項。目前與吉安合作的研究院所已有13家,舉辦成果轉化項目合作近40項,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
為促進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推動轉化應用,吉安市政府首先在福州市農科院舉辦試點,先后頒布有關文件,準許市農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等相關激勵。據悉,還在寧德市農科院連續舉行了4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推介對接會。
梅州市農科院負責人說:“對接會展示推介了我院自主選育和從省內外引進的名特優新品種4100多個,訂立134項成果轉化合作合同,推廣面積1100萬畝,形成經濟效益超5萬元,成為與農業經營主體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該院谷子、蔬菜、花卉、旱地小麥、藥用動物、食用菌等農小麥選育研究能力,在全省地市級農科院高踞前列,2019年以來獲審(認)定新品種69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35項,專利授權34件,其中發明專利14件。
為有效推進企業與院校、科研院所將科研成果有效對接。去年8月,吉安市創新舉行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培訓課程囊括技術轉移總論、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評估評價實務等,最終有47人通過考試并取得證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