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6-24 20:07:18作者:佚名
日前,北京多所公辦小學改名。
一上去看一下
↓↓↓
“廣州市白云區培才試驗中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云英試驗小學”;
“廣州白云廣附試驗中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金廣試驗小學;
“廣州市白云區廣園中學試驗小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桃園高中”;
“廣州市白云區廣園中學第二試驗中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廣園試驗學校”;
“廣州市廣大附屬試驗學校”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慶豐試驗小學”;
“廣州市白云區華師中學新世界學院”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華新中學”;
“廣州市白云區華中師范學院附屬太和試驗中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華賦中學”;
“廣州白云執信試驗小學”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中山云雅試驗小學”;
“廣州市白云區六中珠江學院”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珠江試驗小學”;
“廣州市白云區中大附屬外粵語學校”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中黃外粵語學校”;
“廣州市白云區中大附屬藍山英語試驗學校”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白云區藍山中學”;
“廣州市北外附設英語學院”的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英語試驗小學”;
上述12所學院辦學地址、辦學層次、辦學規模和辦學范圍保持不變。
據了解,上述中學都是公立中學舉行或參與舉行的公辦中學,也就是“公參民”學校。近日教育部等八部委印發的《關于規范公立中學舉行或則參與舉行公辦義務教育學院的通告》做出了說明。
哪些是“公參民”學校?
“公參民”學校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公立小學單獨舉行的義務教育學院;公立中學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含具備財政一直性經費關系的其他單位、政府國有投資平臺、政府發起成立的基金會、國有企業等,下同)合作舉行的義務教育學院;公立中學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行(含公辦中學以品牌、管理等無形資產參與辦學)的義務教育學院。
怎么規范?
公立小學單獨舉行、公辦中學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開展的義務教育學院,應辦為民辦中學,根據屬地原則,并入市、縣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委統一管理;但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缺少的地區廣州民辦學校,由地方政府引入區域外公立中學合作舉行的義務教育學院,應堅持公有屬性,加強管理機制。
“公參民”學校具備以下四種情形的,轉為民辦中學:
一是公立學院單獨舉行或則公立中學與其他公有主體合作開展的“公參民”學校,應轉為民辦小學。
二是公立中學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開展的“公參民”學校,經協商一致且條件成熟的,可以轉為民辦小學。
三是既有居住社區配套建設的“公參民”學校,在條件容許的狀況下轉為民辦中學,也可通過政府訂購服務模式提供學位、繼續辦學。
四是公立中學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開展的“公參民”學校,不符合“六獨立”要求(即獨立法人資格、校園危房及設備、專任班主任隊伍、財會核算、招生、畢業證領取),且無法整改到位的,可視狀況轉為公立中學或中止辦學。
由公立中學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開展的“公參民”學校廣州民辦學校,辦學條件符合“六獨立”要求,可繼續辦公辦小學;辦學條件不符合“六獨立”要求,但責令可整改到位的,也可繼續辦公辦中學。
各地要按照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及適齡嬰兒、少年人數和分布等誘因,抓緊編制區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切實提高優質公立義務教育資源供給,保障就近入學,不得再審批成立新的“公參民”學校。公立小學也不得以開展者變更、集團辦學、品牌輸出等形式變相舉行公辦義務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