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02 17:02:12作者:佚名
圖文|源自電視劇《知否》,侵刪版權|文章皆為原創,搬運必究
每次看《知否》都替墨蘭感到惋惜,好好的一個姑娘卻被林噙霜教壞,步步走向深淵,真是可氣又可恨。
明蘭從小被爹媽捧在手心里長大,雖說沒有如蘭嫡女身份的尊貴,但身為寵妾的女兒,盛紘把和藹可親的一面都留給了墨蘭。
按理說,墨蘭應該是三姐妹里最幸福的姑娘,可她偏偏過得像個缺衣少食、被人苛待的庶女。
每次有點不順心就摔東西,還開口閉口抱怨“爹爹是不是不疼我了”活脫脫一個怨婦形象。
與如蘭吵架,每次都擺出一副被欺負的嘴臉,孔嬤嬤教【同氣連枝】的道理一樣沒聽進去,卻被林噙霜教成一個自私、虛榮的人。
在墨蘭的觀念里,爹爹只有一個,寵了她就不能寵我盛墨蘭結局,所以她要霸占,把姐妹當成假想敵,只要她們過得不好,那就能襯托我的好。
為此,她寧可犧牲盛家名譽,冒著名聲受損的風險,與梁晗私會,目的就是讓盛家所有人都要高看她一眼。
偏偏盛紘替墨蘭挑選對象,卻是家境不富裕的秀才舉子,更讓林噙霜和墨蘭心懷不滿。
可盛紘那么疼墨蘭,為什么不像華蘭那樣,替她找個高門呢?
01前車之鑒
當初,華蘭的婚事是盛紘親自訂下的,他覺得袁文紹是個上進、有志氣的好兒郎。如果華蘭與他成親,將來他科考上榜成為天子門生,那往后的日子都不用愁了。
對盛家來說,與忠勤伯爵府結親算高攀,而且盛紘第一次嫁女兒,心中更是歡喜。可沒想到,袁家根本不把盛家放在眼里。
納征當日,袁家說好當家主母親自來下聘,到門口才說派了大郎袁文純夫婦過來當代表,氣得王大娘子當場發飆,差點要拒婚。
袁家大郎帶著人馬,敲鑼打鼓從汴京趕到揚州,一路上人盡皆知,而整個揚州城都知道盛家女兒要嫁到京都。
這時,如果盛家再拒婚,只會讓人看笑話。所以,盛紘也是騎虎難下,只能說服王大娘子接受袁家的下聘。
然而,袁家不僅沒有把盛家放在眼里,還想給盛家一個下馬威。宴席上,袁家提前與顧廷燁打好招呼,請他在席間投壺贏光華蘭的聘禮,這是要當眾打盛家臉啊!
盛紘怎么忍得了?
于是,他找袁文純商量,請他開口讓顧廷燁停止投壺,兩家各自留點體面。但袁文純卻說他也拿顧廷燁這個公子哥沒辦法。
瞧瞧!這是妥妥的不負責任。
還沒嫁過去,就這么瞧不上盛家姑娘,婚后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果不其然,華蘭嫁到袁家,沒兩天就受了一肚子委屈。一天到晚被婆母壓著站規矩不說,還逼著華蘭管家,用人家嫁妝填袁家的虧空。
所謂的高門大戶,也不過如此。
經過華蘭高嫁一事,盛紘算看明白,所謂的富貴人家里頭,不知道藏了多少污糟事,更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高枝。
在婚姻里,除了人品之外,門當戶對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要是沒點真本事,就去攀附高門大戶,受委屈的只能是自己。
盛紘看明白了這些,后來在替墨蘭物色對象上,他不再往高的門第去挑,而是先看人品和才學。
要是家境與盛家不相上下最好,就算差一點,但對方有上進心,將來有盛家幫扶,總不會過得太差,起碼不會像華蘭那樣,受了委屈只能自己咽。
可惜,墨蘭并不想踏踏實實嫁給普通人,她渴望攀上高枝,讓盛家人都高看她一眼。
雖然結果如墨蘭所愿,嫁入伯爵府,但婚后生活過得并不如意,婆婆不喜,丈夫不愛,就連貼身女使都背叛她,注定要一個人在黑暗中行走。
婚姻里的選擇比努力重要,而如何做出好的抉擇,取決于一個女人的覺悟和能力。
如果自身覺悟不高,能力一般的女子,關鍵時刻一定要找頭腦清醒的朋友出主意。
即便別人無法幫你做抉擇,至少能替你分析當中的利弊。
婚姻沒那么多風花雪月,更多是算經濟賬。如果兩個人的情況相差懸殊,那這場婚姻大概率以不幸告終。
02缺少格局
在原著里,墨蘭想攀高枝的心,人盡皆知。
起初,墨蘭為討平寧郡主歡心,每次茶會都貼過去說話,一副阿諛奉承的樣子,氣得如蘭差點沒拔出30米的大刀,但郡主并不搭理她。
后來郡主發話,提出男女有別,暗示不要叫府里的女孩一起讀書,實際意思就是不想與盛家女兒搭上關系,還讓小公爺把明蘭當成親妹妹看待。
這是瞧不起誰呢?
王大娘子知道郡主的意思后,便叮囑如蘭收斂收斂性子,不要出去丟人現眼。可是,如蘭對小公爺有一丟丟好感,就像青春期的女孩暗戀校草,是一種青春期的萌動。
但王大娘子卻罵如蘭:“這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的姑娘家自己出去應承的。那種沒臉的做派是小婦干的,你是嫡出小姐,如何能那般行事?”
如蘭心有不甘,哭了起來,王大娘子更是硬心腸起來:“你要臉不要?一個大家小姐,不過見了個外頭的后生兩回,便這般牽腸掛肚,簡直厚顏之至,不知廉恥!”
在幫女兒物色對象這件事上,王大娘子向來有自知之明,深知女兒是個直腸子,一點就著的脾性,要是嫁入高門大戶,將來免不了受委屈。
所以,她只想幫女兒找個好相處的婆家,將來盛家能拿捏得住就行。當然,如果有公府、伯爵府看上如蘭,那自然是好,若沒有,也不會失望。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不僅僅是看雙方的經濟實力,更看重的是實力背后的生長環境,以及對事物的認知觀念。
而門當戶對的婚姻,雙方的認知相差不大,眼界和視野都在同一水平,相處起來自然和諧。
如果高攀或低嫁,那就是高位者與低位者間的懸殊。他們之間的鴻溝,不是一段婚姻就能抹平的,更多需要一方遷就另一方,時間久了,矛盾也深了。
比如宥陽老家的淑蘭低嫁給孫秀才,不僅貼錢貼人,還得顧及他的自尊心,沒想到把他縱得不知天高地厚,害淑蘭落個和離的下場。
在擇偶上,王大娘子是過來人,自然明白門當戶對的深意。可林噙霜卻不一樣,只想踩著盛家門楣,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便一昧把墨蘭推出去。
得知平寧郡主與盛家姑娘保持距離后,林噙霜又在盛紘面前裝哭賣慘,求著盛紘幫墨蘭去國公府提親,卻被盛紘狠狠罵了一頓。
其實,盛紘不是不想墨蘭嫁入高門貴族,而是覺得墨蘭沒有當高門大戶主母的格局。在原著里,盛紘對墨蘭學著林噙霜那套,發自內心的嫌棄:
“想起林氏那種弱不禁風的身姿,那種楚楚可憐的風情,他自己雖很喜歡盛墨蘭結局,但若要他挑兒媳婦,卻不會選這樣的來做持家正室。”
事實也是如此。
墨蘭跟林噙霜學的是小娘的做派,只會投其所好,而不顧家族利益和禮義廉恥,顯然沒有大娘子的格局。
在原著里,吳大娘子看上明蘭,多次到盛家作客。墨蘭知道吳大娘子是來物色兒媳婦,便做小伏低地貼上去。
可吳大娘子是個精明的女人,一眼就看出墨蘭的用意,只淡淡地說了句:“府上四姑娘已及笄了吧,該緊著許親事了,可別耽誤了。”
本以為可以打消墨蘭的念頭,沒想到墨蘭孤注一擲,與梁家六郎暗中私會,險些毀了盛家名譽。
一個有格局的女人,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而墨蘭學林噙霜裝哭賣慘那套,與其他妾室明爭暗斗也就罷了。要是真正成為當家主母,那是要為家族核心利益和子女的前程考慮。
顯然,墨蘭學不到這些,而林噙霜也不會,這就注定了墨蘭的結局。即便靠運氣當上伯爵府大娘子,也成不了那個旺夫益子的主母。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了她的路能走多遠。
擁有格局的女人,她們不會把未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而是想辦法取悅自己。
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會輕易妥協,拿自己去冒險。
相反,她們保持理性和原則的同時,想辦法解決問題,就算是荊棘叢,也能開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