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5 21:16:35作者:佚名
2023年的《開學第一課》將于9月1日晚上8點準時播出。手機、電腦旁邊坐著的是“被命令觀看”的孩子們。 他們不僅要觀看,還有一項任務——寫下來! 后退! 感覺!
事后的想法是什么? 顧名思義,先觀察,再感受。 看完電影、電視劇或參觀展覽后,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具體感受和啟發。
如何寫一篇好的評論? 我從三對反義詞來解釋。
一
大處想,小處寫
2023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強國振興我有責。 歷時一個多小時,分為傳統文化、文明起源探索、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新六個方面。 “儒藏”工程專家、“國畫系列”工程專家、考古學家、抗美援朝戰場飛行員、高空宇宙線觀測站??“羅索”科學家及機組人員共嘉賓神舟十六號的應邀出席。 ,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歷程。 場景變化快,信息量巨大。
我們應該把這些內容都寫出來嗎? 答案肯定是:不。
我們從整體上簡要介紹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構圖、意義之后,就要從小細節上寫“看法”。 在這六個方面中驚險的反義詞,選擇你感觸最深的一個來寫。
以老師為例,我在農村長大,干過很多農活,對“鄉村振興”有著深刻的理解。 那么驚險的反義詞,我就可以用這一段作為我復習的主要內容。
有的同學會說,《國防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以前學過講中朝友誼的《再見,親人》課文,了解了抗美援朝的歷史,看了《長津湖》《水門》等援朝電影橋?!?那么,這一段也可以作為寫作內容。
近年來,我們也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重大進步,了解了宇航員進入太空時的各種狀態。 如果你讀過這方面的報道,了解過相關信息,熟悉“技術創新”,并對此有一些感受,也可以從這方面來寫。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成長經歷、不同的寫作方向。 但請記?。翰灰獓L試全部完成,而是選擇一點點。
二
先看,后感受
觀察就是看到事件和信息,然后簡潔地總結其主要內容。
比如,在國防教育板塊,兩名飛行員講述了自己的飛行經歷。 陶先生清晰地回憶起1953年第一次駕駛飛機并擊落敵機的驚險經歷。 首次駕駛殲20的飛行員張偉深情回憶起護送志愿軍烈士遺體回國的經歷。
一老一少,一往復。 過去與現在七十年的差距,不僅讓同學們感受到了解放軍戰士不怕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也讓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在民族事業中取得的成就。國防建設。 偉大的成就。
感受是觀看后的感受。 這是很多孩子都難以理解的內容。 他們“感覺到”什么?
“感”可以是“觀察”后所了解的真相。
在鄉村振興板塊,我們聆聽了新農民魏喬的講述,講述了她“棄文轉農”的經歷,也看到了她目前在田間數字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從一系列數據看,她說,“潤國農業年產水稻1萬噸,農田管理從1人管理200畝增加到1人管理500畝?!?我們深刻認識到,科技一定會讓農業更加先進。 ,將使國家更加強大。
“感”可以是“觀察”引發的思考和聯想。
聽著新農民魏喬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種田的情景。 當時家里有十多畝地,全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春雨過后,全家實行“流水線作業”。 我的父親挖洞,我播種,我的姐姐施肥,我的母親或兄弟耙地。 夏天,一起病我就得去地里干活,直到深夜,有時甚至天黑了才能回家。 秋天,全家人又出去收獲。
即便如此,田地里的收成仍然非常有限。 而且,這種耕作完全取決于天氣。 如果今年老天爺不高興,那個季節雨水少了,收成就會大大減少。
另一方面,新農民魏喬則利用科技,實現了從種植、管理到銷售的全數字化模式,實現了公司農產品從田間直接到餐桌的無縫銜接。
我“看到”的現代農業的“機械化”、“信息化”與我“感受到”的“人工化”形成鮮明對比。 以前的“靠天吃飯”和現在的“望天做事”,體現了科技的強大力量。
“感”可以是“觀察”所激發的決心。
看完新農民魏喬的介紹,我在想:如果小時候能看《開學第一課》這樣的節目,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掌握前沿科技,并使用現代方法成為一名教師。 成為現代農民,建設中國廣大農村。
在科技創新板塊,三位航天員講述了他們“理想與現實”的故事。 他們都在青少年時期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并為實現飛上天空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可見,樹立正確、遠大的理想對我們的人生有著重要的作用。
至此,我“建設鄉村、做一名好農民”的愿望已經無路可走。 然后我會努力工作在教育崗位上,讓我的學生獲得知識,走向自己的理想。
那么,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有什么樣的決心,那就寫下來吧!
三
短寫“觀”,細寫“感”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本末倒置,寫出很長的“觀”內容,從頭到尾講故事,詳細講人物語言。 至于本來是重點的“感覺”英語作文,卻因為“沒有感覺”、“感覺少”、“感覺淺”而被一兩句話提及。
從文字比例上來說,“觀”可以寫一兩百字左右,“感”則要寫三百字左右。
在這里,馮老師教你一招寫好(còu)(zì)和“感”(shù)的方法。 小筆記本已經準備好瘋狂書寫了……
1、用一兩句話或幾句話寫下自己獲得的一個或幾個道德啟示,作為“感受”的中心句。 小學生在表達感情和意見方面還不成熟,他們的感情不會很深刻或有見地。 這種情況下,用幾個橫字將一個或幾個寫清楚,作為“感覺”的中心句。
2. 從正面或背面寫關聯。 讀完內容后,你會想到與自己、生活、現實相關的例子。 你可以寫出正面的例子來證實你“觀察到”的內容。 也可以是反面例子,與“觀察到”的內容形成對比。
需要注意的是,你想到的例子一定要與你得到的事實相符。 “原理+實例??”會讓“感覺”更加深刻。
3. 最后,寫下你的決心。 大家想一想,為什么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要聯合主辦這么大型的公益節目呢? 就是讓學生在開學之初就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
這樣的話,文章里還得加上“我”嗎? 讀完之后,你會產生什么樣的決心和行動,才是《開學第一課》的真正目的。
三步寫“情”,你的“情”就不會太空了!
如果你把反思寫成這樣,那你一定是學習失敗了。 你犯了一個錯誤,但你已經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