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7 12:13:10作者:admin3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組建的計算機網。ARPANET是英文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的縮寫,又稱ARPA網。
阿帕網于1968年開始組建 ,1969 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開始時只有4個節點,1971年擴充到15個節點。經過幾年成功的運行后,已發展成為連接許多大學、研究所和公司的遍及美國領土的計算機網,并能通過衛星通信與相距較遠的夏威夷州、英國的倫敦和北歐的挪威連接,使歐洲用戶也能通過英國和挪威的節點入網 。1975 年7月阿帕網移交給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管理。到1981年已有94個節點,分布在88個不同的地點。阿帕網的主要特點是:①可以共享硬件、軟件和數據庫資源。②利用分散控制結構。③應用分組交換技術(包交換技術)。④運用高功能的通信處理機。⑤采用分層的網絡協議。這些特點在美國和西歐后來組建的計算機網中(如歐洲信息網 EIN,法國的 CYCLADES ,美國的 TYMNET ,CYBERNET ,TELENET ,AUTODIN2 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進一步的發展。
網絡有很多種,比如說以太網,ATM,幀中繼,X.25等等,當然還有無線網絡。
他們有的是面向連接的,有的是無連接的。
以以太網為例,他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1)ARPANET
(2)NSFNET
(3)internet
前兩個都是實驗性網絡,其實包括 ipv4 就是實驗性質的。
所以個人觀點是先有局域網,大概1967年出現(ARPANET的出現時間),其實1960年蘭德公司的一個工程師就提出了ARPANET的原型結構,但AT&T公司否定了這個想法,所以知道1967年左右才建立了ARPANET。
推薦一本書《計算機網絡》Andrew S.Tanenbuam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