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4 19:06:51作者:佚名
本文最初由談論教育的有識之士撰寫。 歡迎關注,幫助您共同增長知識!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重慶市、國家國防科工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躋身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入選優秀大學聯盟、中俄工程大學聯盟、中波大學聯盟、“長江-伏爾加河”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成立于1929年
1942年成為綜合性大學
1952年調整為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
1960年被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98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2000年,原重慶建筑學院、重慶建筑學院、重慶大學合并組建新的重慶大學。 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2022年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24年重慶大學城市學院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明眼人都知道,近日,重慶大學公布了2021年四川地區各專業錄取線。 在四川,分為國家專項計劃招生、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民族類招生、普通(理工科)招生、普通招生。 招生類別(文史類)、中外合作辦學。
本文不統計藝術考生和體育考生信息。
去年,重慶大學在四川招生除建筑學外全部統一實行專業類別招生。 根據學校提供的專業分類文件,共有四種模式,每種模式又分為兩個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除普通(文史)和藝體專業招收文科生外,其他招生計劃均為理科生,且僅有3個專業招生專業對普通文科生開放。
重慶大學2021年四川普通招生專線
(一)普通(理工科)招生類別
如圖所示,一共有六個大類,四個工程實驗班,一個建筑類實驗班,一個理科實驗班。
工程實驗班(電氣與信息)包括6個二級學院共17個專業。 其中,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重慶大學雙一流學科電氣工程對應的本科專業。
這一類招生的專業基本都是近年來的熱門專業,包括計算機、軟件工程、通信、電子等,不像廣東一所雙一流A級“巨無霸”大學,將計算機和土木工程放在一起招生類別廣泛。
當然,這個分數也是四個工程實驗班中最高的。 最低分是633分。 當年四川高考排名第7226名,比環境與健康工程實驗班最低分高出6分。
工程實驗班(工程、能源)包括6個二級學院、21個本科專業。 另外兩個雙一流學科對應的本科專業也包含在內。 能否覆蓋學院所有本科專業取決于學校會給你頒發相關證書嗎?
但作為雙一流A校和老牌985大學,重慶大學基本不會糾結于本科專業是否有雙一流學科。 如果硬要被卡住,那么明眼人都會認為,重慶大學不應該在目標名單上,所有專業都會被卡住。
作為“建筑八老校”之一,重慶大學也將建筑作為單獨的招生門類。 最低錄取分數也很高,為636分,平均分數為641.6分。
(二)普通(文科、歷史)招生類別
文史專業招收學生31人,設有人文實驗班(文科)、人文實驗班(法學、新聞學)、外語文學三個招生類別。
其中,分數最高的是人文實驗班(文科類),最低分數為607分,平均分數為608.7分。 該類別涉及一所學院(文學院)和哲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三個本科專業。 。
人文實驗班(法學、新聞學)最低分605分,平均分608.1分,涵蓋兩個學院、四個本科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外國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只有英語、德語、日語三個。 如果想學習其他小語種,就得考慮其他學校。
重慶大學2021年四川特殊類別錄取線
明眼人會把這一類分為大學專項、國家專項、民族班、中外合作辦學。
今年重慶大學四川招生中,成績最低的是國家專項工程實驗班(環境與健康)貢獻的607分。 本次招生項目平均成績為619.4分,涵蓋了五大專科14個本科專業。
該類別另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除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實驗班(工程與能源)外,還匯聚了“生化與環境材料”四大“三王”。 分數低也就不足為奇了。 生化環保材料對于普通人來說實在是沒有出路。 即使是雙一流學校的學生,除非有才華,有良好的家庭條件,可以支持他們繼續學業,也可以為愛發電。 。
然而最近,材料中其實有一個分支發展得相當不錯。 戲稱為“四大天坑”并不準確。 一切都在發展和變化。
要知道十幾年前,土木工程還是天下。 有些人學的是土木工程,成績極高,但一畢業,就發現時代變了。
普通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副專業錄取線如下:
一段時間內2024年重慶大學城市學院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符合高校專項招生計劃的學生,須到陽光高考網站報名并填寫信息。 家長可以幫助高三的孩子集中注意力。
少數民族班按專業錄取線:
中外合作辦學:
您對大類招生有何看法?
明眼人都覺得,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大規模招生無疑給了他們第二次選擇的機會。 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大學。 很多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可能會憑自己的感覺和選擇。 我正滿懷熱情地填寫我的申請表。
有些學生甚至可能對自己申請的專業未來做什么比較模糊。
對于這群學生來說,給學校一年的時間了解清楚再做出選擇,確實是個好主意。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有分流,一切都還存在不確定性。 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計算機等,大家都想上這個專業,但是會有人數限制。 讓你的表現不言而喻。
本來我是靠高考成績來決定專業的,但最后我不得不把自己的成績與大學一年級的成績進行比較。 最后,我的大一變成了高四,我瘋狂地做論文。 如果有的同學沒有這么好的心態,或者放松了,就會導致你考不出好成績,高考的高分可能就泡湯了。
而且,與高中不同,大學只學習高考六大科目。 大學里也有很多普通課程。 對于少數學生來說,任何讓他們專攻自己喜歡的課程都是浪費時間。 所以也許今年第一年還是有點“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