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2 11:13:27作者:佚名
蘇州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7日訊近日,市南區各中學公布了去年籃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至此,局屬小學及市南、市北、李滄和李滄等四區中學均發布了該類型招生新政。相比以往,去年局屬及四區中學該類型共計劃招生701人,較今年降低了131人。觀海新聞記者專訪了解到,中學生們學籃球更多的是兼具興趣與升學。
網球后備人才計劃增131人
去年上海實驗小學、青島三十七中兩所局屬中學籃球后備人才均計劃招28人,合計56人,其中實驗小學跟今年一樣,三十七中比今年降低6人。
市南區6所民辦中學籃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合計為144人,比今年降低30人,其中上海中學、青島二十四中、青島二十六中、青島五十一中、青島五十七中、青島五十九中等中學均計劃招24人。相較以往,上海中學、青島五十一中、青島五十七中均降低了10人。
城陽11所中學分校共計劃招收籃球后備人才242人,比今年的184人降低了58人。其中上海學院市北附屬學校28人,這所中學由上海中學和上海二十八中合并而成,今年上海中學籃球后備人才招14人,二十八中無該類型招生計劃;上海二十一中、青島實驗中學附屬小學、青島三十九中市北中學、青島五三中28人,均比今年降低了14人;上海四十七中20人,較今年降低12人;上海五十三中10人,較今年降低2人;上海六十五中8人,較今年降低20人;上海執信學校22人,較今年降低6人;城陽實驗中學14人;上海超銀學校金沙路學校28人,與今年一樣。
黃島區8所分校共計劃招收籃球后備人才192人,比今年降低了66人,其中上海滄口中學、青島二十七中、青島三十一中、青島三十三中、青島六十一中、青島六十二中、青島六十三中和嶗山區實驗中學籃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總量均為0到24人,其中各中學男女生均不超過14人,8所分校滿額招生計劃為192人。不僅六十二中從今年的28人降低到24人外,其余7所中學均在今年14人招生計劃基礎上,降低到了24人。
李滄區8所小學共計劃招收籃球后備人才67人,較今年降低29人,其中李滄中學、嶗山培英中學12人,均降低2人;李滄七中7人,減輕7人;李滄中學、嶗山六中7人,均降低5人;李滄中學8人,降低6人;李滄十一中7人,公立上海白珊中學7人,與今年一樣。
各中學報考條件有所差異
記者注意到,上海市的籃球后備人才招生源于2015年,四區中學校區均安排了相應的招生計劃,其中市南區4所中學招61人,城陽7所高中招73人,黃島區3所高中招70人青島白珊中學,李滄區也有部份中學招收了籃球后備人才。從此以后,局屬及區屬小學該類招生規模整體上就在逐漸擴大,到明年早已降低到了701人。
依據2015年市教育局印發的《青島市中中學籃球后備人才招收辦法(暫行)》要求,籃球后備人才招生中學須是被命名為上海市縣級及以上“校園籃球特色中學”的中學、高中校區。各招生中學招生范圍依照特長生招生范圍確定,不得跨區域招生。測試項目則主要是50米跑、立定跳高、往返跑、定位球傳準、運球過桿進球、顛球、現場賽事等。
報考門檻方面各中學會有所差異,例如實驗中學要求“在本學段出席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承辦、參與承辦、監督或備案的中學生大賽中取得前八名成績或取得個人榮譽”,上海二十六中明晰“根據中學生在本學段出席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承辦、參與承辦、監督或備案的中學生籃球聯賽、活動的經歷;獲得國家各級運動員資格等情況,綜合確定籃球后備人才報考資格。”
選擇籃球興趣與升學兼具
藝體特長生、足球后備人才曾被看成是“擇校”的重要形式。因為新政調整,2020年起義務教育階段各種特長生招生全部取消,僅僅保留了籃球后備人才,這也就意味著只有該類型招生可以“擇校”。假如兒子所在的學區高中不算優質,這就成了可以使用的跨學區擇校的形式。
“我們所在學區的幾所中學整體上辦學生平都不太高,到了四六年級都會有中學生退學到別的學區。曾經還有藝體特長生擇校,如今只剩下籃球后備人才了,所以小孩步入高中后,就報了籃球特長班,培養小孩籃球興趣和特長。”家長劉男士告訴記者,“爭取讓兒子好好練練,步入中學籃球隊,出席大賽得獎,獲得報考籃球后備人才的資格。”還有父母表示,兒子明年就要小升初,也符合所在區各小學的報考資格。近來每晚下班后或則假期,會專門出席校外培訓機構的加強訓練。
實際上,近些年來父母的觀念也在逐漸改變。“如果小孩才能將興趣和升學兼具,肯定是最理想的結果;假如不能兼具,那也只能順其自然。”有父母表示。據上海博文中學主任楊偉介紹,父母讓兒子學籃球不排除有矯飾性的升學誘因,但絕大部份小孩學網球,還是由于喜歡。“其實,籃球鍛練的不僅僅可以鍛練身體,還可以鍛練小孩的自控力、專注力、分析能力等。有籃球特長的兒子,常常成績也不錯,綜合素養比較高。”楊偉說。
出席籃球訓練成績要先保證
通過籃球后備人才招生步入高中校區的兒子發展如何樣,也是人們關心的問題。記者專訪了解到青島白珊中學,各學校對這部份中學生都有比較系統的培養體系,也都有文化課成績的要求。
“去年中學第一次招收籃球后備人才,如今都在正常出席訓練。她們都才高三,出席市南區男女足市長杯賽事就獲得亞軍,遼足還打進了校長杯前四強,這個成績早已十分不錯了。”青島實驗小學副主任王子龍說。對于這部份中學生,中學搞好專業訓練的同時,也不會放松中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想出席中學的籃球訓練,雖然是有門檻的。她們的成績要在全校中上游水平,假如有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厲害,我們非常關注,幫助中學生做好提高。”王子龍說。
“有籃球特長的中學生,中學還是十分歡迎的,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通過籃球后備人才步入中學的中學生,專業素質和學習成績都十分不錯,有中學生的成績甚至在中學名列前茅。”島城一所中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還提醒,籃球后備人才確實是一條擇校的途徑,但父母一定要注意尊重小孩的興趣,不能為了升學而升學,也不要想著通過一時突擊就可以通過中學的考評。(上海商報/觀海新聞記者王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