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9 11:12:46作者:佚名
今天(11月20日),由國內知名同行專家評審的復旦版《2021中國醫院綜合排名》和復旦版《2021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上海發布。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列榜單“2021中國醫院綜合排名”前五名。 全國共有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名》,42個專科(前10名)上榜。
上海表現出色:瑞金醫院、中山醫院、華山醫院進入全國前十; 名列專科聲譽榜的有華山感染科、華山皮膚科、華山康復科、瑞金內分泌科、仁濟消化外科、第九外科、中山普外科、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小兒內科專業中排名第一。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項目。 這也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13年發布。
全國唯一“全覆蓋”醫院排名,方便群眾就近“看好病”
發布13年來,有兩個趨勢日益明顯:一是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名》和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名》越來越受到同行認可,排名不斷提升。已被用作醫院專業之間的比較評價。 二是更多患者根據排名選擇醫院。 “排名產生了出版商希望獲得的社會效益。”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杰春表示,經過13年的努力,中國醫院排名備受關注。 尤其是近年來,復旦版排行榜的可信度是有目共睹的。 排名與國家重大政策同步,結果一致。
典型例子包括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過程。 2017年,我國啟動國家醫療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對于提升我國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分級診斷、分級治療。 高潔春表示,《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名》的初衷也是如此。 目前,復旦版排行榜對我國所有醫院(包括部隊醫院)實行“全覆蓋”,成為全國唯一“全覆蓋”的醫院排行榜,有利于患者找到自己喜歡的醫院和醫院全國任何地區的合適醫院。 專科治療。
看病不僅要看醫院,還要看專科醫生的實力。 截至今年7月英語作文,全國共設立心血管內科、腫瘤內科、老年醫學、兒童醫學、創傷內科、呼吸內科等12個國家醫學中心,這也與復旦版的國家醫學中心高度一致。排名。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是鐘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王辰院士所在的中日友好醫院。 兩院呼吸科分別是復旦版專科聲譽榜上的“常勝將軍”和亞軍、季軍;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有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華西口腔醫院和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 這三家醫院的口腔科在復旦版聲譽排行榜上長期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 國家神經疾病醫療中心是北京天壇醫院和華山醫院。 和宣武醫院。 在復旦版的排名中,三所醫院在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方面幾乎占據了前三名;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安營扎寨”華山醫院、浙江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地壇醫院。 今年,華山醫院感染科在復旦版專科聲譽排行榜中名列第一,浙江大學第一醫院緊隨其后,位列第二。
復旦排名也與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考)結果高度一致。 2021年“國考”,北京協和醫院、中山醫院、華西醫院等十二強醫院全部取得“國考”最高等級A++,其中7家進入前十名復旦的名單里。
一份排行榜“讓醫院看清自己、看清他人”
從“三明醫改”到時下流行的“靈魂劃算”,從醫保遠程結算到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中國在醫改十年間以堅強的決心和勇氣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基本醫療體系。 隨著衛生保障網絡的建立,居民的醫療負擔逐年減輕。 在這場大變革大變革中,復旦醫院排行榜將何去何從? 如何才能繼續引領潮流?
“雖然不只是排名,但我們還是要看排名。” 高杰春表示,復旦排名13年后,面對快速變化,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公立醫院如何高質量發展。 ” 復旦大學排名發布以來,一直強調學科建設是核心競爭力,這不僅指科研成果和SCI發表數量,還指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人們對一家醫院的評價更多來自于還是復旦醫院排名的啟示:臨床能力是根本。
在他看來,連續四年對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考”就像一根指揮棒協和大學,不斷推動公立醫院向高質量發展,而復旦排行榜的作用就是幫助公立醫院向高質量發展。接力棒:“讓醫院看清自己,也看清別人。”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潔春直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一是學科建設,二是科學管理。 他特別強調,臨床創新是“醫院創新的靈魂”,應從體制機制、組織實施、評價體系、激勵準入等方面落到實處。 必須有“臨床創新有風險,沒有創新更危險”的緊迫感。 系統地開展健康領域重大問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與創新,實現提高醫療質量、技術能力和人民群眾獲得感的理想目標。 “臨床創新是提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保障質量、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關鍵,是新時代醫院學科建設的靈魂和命脈。”
頂尖學科如何躋身一流?復旦上榜有新動作
復旦排名還有一個重要啟示:一個重要優秀學科的發展可以帶動多個學科群的協調發展。 公立醫院不僅要注重學科建設,更要注重學科群建設! 比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實力很強,會帶動神經內科、影像醫學、康復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很厲害”,相關的心臟外科、血管外科、心臟超聲等學科也“讓人刮目相看”; 北京協和醫院擁有全國最好的過敏科,相關耳鼻喉科、蕁麻疹科、皮膚科水平全部“上臺階”。 。 “一個學科的優秀,會帶動一批學科共同前進。只有學科群發展起來協和大學,才能出現頂尖學科,才能成為全國醫學中心。” 專家分析。
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四位創始人(左起:張賓云、高杰春、羅力、陳文)
新形式、新理念下,公立醫院頂尖學科發展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所謂頂尖學科,不僅要著眼于當前的發展,更要關注未來的發展; 既著眼國內頂尖水平發展,又向世界頂尖水平發展。 復旦專業聲譽排名靠前的專業是頂尖學科的基礎。 據悉,為推動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學科發展和醫院整體發展,特別是助力國家醫療平臺建設和發展,在現有復旦學科發展排名的基礎上,依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地高建設”專項項目“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頂尖學科評估項目”已率先啟動,將對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最具優勢學科進行科學評估。上海醫學院醫院管理辦公室聯合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創建首個“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頂尖學科評價模型指標體系”,從人才四個維度評價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頂尖學科梯隊、科教產出、服務能力和學術影響力等24項量化指標。 復旦六所直屬醫院的16個頂級學科進行了評估。
高杰春參加評估后認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學科建設是必然的基石,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明確的重點學科布局、穩定創新的研究方向、合理創新的學科建設。人才梯隊建設有序。 濃厚的學科氛圍是實現醫院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何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發揮資源規模整合效應,是醫院學科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一流學科誕生的基礎。
他還表示,公立醫院除了注重學科建設外,還應重點關注傳染病、呼吸、危重癥等與抗疫相關的學科群的建設和發展。
疫情三年來,復旦版醫院排名一直沒有停止,每年都如期發布。 高潔春也頗為感慨,感謝社會各界對榜單的支持和關心。 他還表示,第一年(2010年)復旦版醫院排名中國醫院排名專家庫中只有1824人。 按照規定,每年都會接受新專家的資格審查申請,并更新專家庫。 從去年開始,他們不再向“連續兩年未參加評審的評委”發出評審邀請。 配額被新專家取代。 今年專家庫評委總數與去年持平。 共邀請專家評審5406名,收到有效答復3552份。 有效回復率為65.7%,繼續領先于33歲的美國最佳醫院評選專家回復率為33.5%。
附:2021年中國醫院綜合排名
作者丨唐文佳
圖片丨孫國根
編輯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