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01 10:02:59作者:佚名
下面這張九宮圖,來自于美國駐華大使館2013年-2023年的拜年貼子。
從這張九宮圖上可以看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對于中國春節的英文稱呼經歷了一個明顯的變化。
這種變化,實際上也是體現了美國對于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態度變化。
一、早期美國駐華使館拜年帖子始終是“ new year”,幾年前開始變化
最初,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拜年帖子上不但有“中國春節”“春節”“新春”等字樣,連英文翻譯也是非常明顯的“ new year”。
這種情況甚至一直持續到了2019年。
但是從2020年開始,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拜年帖子上面,不但持續多年的“ new year”變成了“Lunar new year”,連“春節”“中國春節”等字樣都開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年”這樣毫無中國色彩的詞匯。
很明顯,在美國駐華使館春節拜年帖子從“”變為“Lunar”的背后,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英文翻譯問題,而是美國對于中國文化影響力乃至中國的影響力在態度和立場上發生巨大的變化。
二、“ new year”曾經是美國駐華使館拜年帖子的主流
下圖是2016年美國駐華使館的春節拜年帖子。
可以看到,當時的美國駐華使館不但在文字中明確標明這是“中國春節”,而且拜年圖片中的英文翻譯同樣為我們非常熟悉的“ new year”。
中間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旁邊標明了“丙申年”的字樣。
2017年春節,美國駐華使館繼續了之前的英文翻譯,拜年圖片上依然是“ new year”,特意用中文標明“美國駐華大使館恭賀新春”。
2019年,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拜年圖片上,英文翻譯“ new year”消失了,直接寫上了“恭祝大家春節快樂!”
2020年則最為搞笑,美國駐華使館找了一個黑人職員拍成拜年圖片的形式,旁邊就寫了四個字:“春節快樂”。
同樣沒有英文翻譯“ new year”。
2021年,美國駐華使館同樣找了一名使館官員,以視頻的形式進行拜年。
英文則直接變成了諧音的“”。
2022年則是美國駐華使館首次在拜年帖子中標明“Lunar new year”,而且明確標示這是“農歷新年”,不再提“中國春節”這個概念。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面向中國人的拜年圖片上,卻連一個中文文字都沒有。
到了2023年,美國駐華使館繼續了此前的拜年圖片模式:只有英文“Lunar new year”,沒有一個中文漢字。
美國駐華使館甚至將帶有“Happy Lunar new year”的圖片放到官方中文賬號上,作為背景圖。
這個舉動讓中國網友印象深刻:美國駐華使館在中國極力推廣“Lunar new year”的意圖非常明顯。
上面可以看出,經過十年時間,美國駐華使館拜年帖子從最初的中英文雙語,同時標明“中國春節”與“ new year”,最終演變為如今的只留下英文“Lunar new year”美國大使館簽證處,不再有中文“春節”。
三、網友評論:拜年帖子中英文稱呼的變化背后,實際上是美國對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態度變化
當美國駐華使館這些拜年帖子出現在國內社交平臺之后美國大使館簽證處,引發了許多中國網友的熱烈討論。
一種比較一致的觀點是:這種對于中國春節英文稱呼的變化,根本不是一個單純的翻譯問題,而是美國官方對于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態度變化問題。
“這肯定跟翻譯沒有多少關系,很明顯,更多是美國官方對于中國文化影響力的警惕和提防。”
“有些人不要再用什么lunar new year與 new year在國外都流行這樣的借口來強行解釋了,美國駐華使館的拜年稱呼說明了一切——就是歐美對于中國文化影響力越來越警惕,開始采取壓制的方式。”
“說白了,美國方面就是要打壓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扶持他們信得過的馬仔和小弟,比如韓國和日本。”
“現在還相信這只是一個單純翻譯問題的人,只能說智商不夠用,腦子完全是進水了。”
“從Lunar new year到 new year看上去只是一小步,實際上是兩國關系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步,而且背后絕對不是那么簡單。”
對于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