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01 11:04:41作者:佚名
前幾天,留學教育機構紛紛放出的QS疑似榜單,算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就在高考基本結束的昨晚,官方平臺千呼萬喚始出來,給出了如假包換的世界大學排名的正榜。
平時說榜單水的人可是烏泱泱一大片,國內高校中途退賽的消息也被大家怒夸,但榜單真的出來了,屁顛屁顛上趕著吃瓜的也還是那一波人。
總體來看,這次全球范圍內上榜的高校數依舊體量龐大,將近1500所大學都在榜單上。的大學中,按地區來看歐美以壓倒性的優勢領先亞洲,其中:
美國列入世界前有100的有26所,相比往年掉出了2所;
英國列入世界前100的有17所,相比往年不增不減;
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列入世界前100的分別為7所、3所、2所,相比往年均在個位數而無新變;
最后,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列入世界前100的分別為6所、5所,大陸頂尖學校排名又有精進,港校排名較穩。
也許是留學中介的鼓吹,或者是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QS排名居然成了我們留學生出國擇校判斷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
QS排名到底和我們留學生有沒有關系?
排名跌幾名,漲幾名,對我們就業影響大嗎?
選校時候 QS排名到底有多重要?
是不是能完全代表一個學校的實力和發展前景?
這些問題其實比光看熱鬧更有回答的價值。
從我的角度來看世界大學綜合排名2023,每年的榜單排名雖然總有變動,但誰升了幾名、誰跌了幾名并沒什么太大影響,QS前100就那么多,你進來那我肯定就要出去,這不是很正常嗎?
TOP10的學校即使順序換一換,依舊不妨礙人家都是超級名校,排名五六百的學校即使上升十幾名,戰斗力依舊是普通學校的級別,進步再多也翻不了天。
吵來吵去的并不是上榜學校本身,更多的是我們很多局外人在鳴冤叫屈,不過這不影響大部分的學校排名情況還是很合理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各熱門國家的詳細排名情況吧!
01. 主要地區高校排名情況
·美國
美國排在世界TOP10的學校連續三年的順位紋絲不動,麻省理工依舊是NO.1傳說級名校,斯坦福、哈佛、加州理工、芝加哥大學相比往年排名不進不退。
TOP20-之間的美國大學,排名有漲有跌,但變動區間基本在1-3名,整體排名都在上升。而表現比較差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萊斯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相比去年,已經跌出。
·英國
英國靠前的大學整體排名變動不大,基本穩住在1-2名的變化中,但從排在第56名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開始,除了布里斯托大學和利茲大學,其余列入前100的學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排名下滑。
比較明顯的格拉斯哥相比去年掉了將近10名,照這個速度發展,估計23屆該校學生畢業時學校就可能跌出了,也是無力痛哭了…
·澳洲
澳洲的學校排名看似有漲有跌,但從近三年的數據橫向對比來看,基本是穩定在一個水平區間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排名差距逐年縮減,后者進步明顯;悉尼大學往后的五所大學,整體排名基本沒有變動,維持在1-2名的區間內。
·加拿大
加拿大列入的學校只有三所,連續三年的整體排名都在往下掉,最明顯的多倫多大學掉了將近10名,排名退步十分明顯。
·新加坡
新加坡列入前100的依然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其中國立大學在連續三年穩定在世界TOP20的前提下,排名仍然有較小的進步,有擠進TOP10的趨勢;南洋理工排名連續下跌,最近一次跌了將近10名。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列入的大學整體排名都在上漲,北大清華在列入世界TOP20的前提下分別上升6名、3名,且北大首次排名超過清華。
除此以外,復旦排名稍有倒退,浙大、上交、中科大都有進步。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相比中國大陸的985學校,整體排名都更靠前,除了港科技和嶺南大學外排名都很穩定。但港大作為香港的no.1,排名實力顯然已經不如清北,被拉開將近10名的差距。
另外,從排名也能看出港校之間的順位,第一檔依然是港大,第二檔是港中文和港科技,第三檔是城市大學和理工大學,再往下分別是浸會、嶺南。
02. QS排名參考指標
首先,相比去年,排名各項指標及權重依然是:
1) 學生領域的同行評價占40%
2) 全球雇主評價占10%
3)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占20%
4) 教師/學生比例占20%
5) 國際學生比例占5%
6) 國際教師比例占5%
其次,看QS的本質。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咨詢公司 (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茲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
劃重點,它是英國的一個盈利機構,你懂我什么意思吧?
看QS排名占比最大的學生領域的同行評價,占40%。那我想問:這個怎么取樣調研的呢?
如果在英國取樣多,那英國學校肯定排名高,如果中國取樣多些,我們國內學校排名的也能高很多!我們總是對自家的東西更認可。就像我母校,那必須好,我說我母校不好行,但你要說不好,我干死你丫的!
我再重復一下,QS是英國的一個盈利機構,大概率上,會更側重于英國取樣。
還有到底是本科生排名還是研究生排名?
如果是本科生,和我們的學生有個毛線關系?學校不一定是在的課程、師資上進步了,搞不好是收了我們留學生的錢,去補貼投資本地學生世界大學綜合排名2023,著重培養本地人才,畢竟人才強國,留學生的貢獻不多。
所以通過打分指標反思這個榜單的整體表現情況,雖然國內的大部分985大學都在好幾百名開外,但清北復交這樣的學校也確實是擠進了很靠前的位置。
既然都是在同一套體制下發展的學校,不能說清北靠前就實至名歸,南開、天大靠后就指標不占優勢,榜單太水,這樣的觀點過于雙標。
03. 如何看待?
綜上,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可言,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QS排名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高校在世界的進步情況,是目前而言,相對公平的計算方式,我們可以參考,但確實沒必要讓排名框住了我們的選擇。如果看我們國家出的軟科世界大學排名,那清北高多了,你讀的英國學校,搞不好都野雞了!
教育到底好不好,是沒有辦法單純用數據衡量的。僅僅是按照幾個標準打分,劃成三六九等,用排名判斷一個學校好或者不好,衡量一個學校教育的作用,本身就是片面的。
好些學校,比如香港教育大學,壓根就不是一個綜合類院校,所以QS排名都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但是就教育學本身來講,它的水平非常高,全港僅次于港大。還有浸會的傳媒也是同樣的,雖然排名低了一點,但是就真的不好嘛?
不過,排名既然存在就有一定參考意義,我不支持出國光盯著QS排名看,但實際上,大多數留學生出國選學校的時候,都傾向于:上什么專業無所謂,只要能上QS前100就好。
我不否認,在目前國內的就業環境下,雇主確實會傾向于參考QS排名,對于普通學生、家長來講比較難以全面系統、專業深入的了解一個學校。
而有時候即使了解了,也不一定適用于國內的就業情況,因此參考QS排名也確實是最“穩妥保本”的選擇,至少用人單位都認可這個對學校的劃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