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5 21:15:37作者:佚名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一個蘊藏潛力的后市場正在崛起。
傳統汽車維修業主要依靠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維護獲利,而電動車領域則關鍵在于動力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系統的維護工作。如今,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制造商和電池廠商等紛紛布局,一場圍繞新能源汽車服務領域的競爭已經全面展開。
最近商務部組織了關于汽車后續產業進步和汽車交易消費改良的會議討論。消息表明,商務部將與各相關單位協作,去除汽車后續消費環節中的約束性條款,以便讓汽車后續消費市場有更多活力。根據與會者的看法,由于政策優勢顯現、消費需要被激發、行業準則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車后續市場將會成為汽車行業的關鍵發展動力。
各方參與者涌入
新能源車的后續服務供應鏈頂端是零配件及維修器具的售賣方,中間環節由不同類型的維修機構構成,底端則是車輛的使用者與車主群體?;仡檱鴥绕嚪疹I域的成長軌跡,服務行業初期以零星的汽車修理作坊為主力,后來逐漸轉變為經銷商、授權維修點和獨立維修渠道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市場格局。
近些年,新興汽車制造商開始應用直銷方法,這種方法也擴展到了維修服務領域。不少新品牌在推出新車的同時,就提供了電池維修、免費補色、內飾保養等售后項目。汽車行業專家吳坤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汽車制造商日益關注維修市場,一方面是為了借助售后政策提前穩固客戶關系,另一方面也是汽車企業拓展額外利潤來源的一種方式。
一些汽車制造商例如特斯拉建立了自營的鈑噴服務點,該服務點提供設備維護、車身修復等售后保障,并且設有專門的維修場所,完全由特斯拉自主運營。過去新能源汽車發生故障時留學之路,例如動力電池失效就進行電池更換,電驅動系統損壞就更換電驅動部分,當時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還不多,消費者的選擇余地不大,汽車經銷商只需處理電池包等部件的拆裝工作。如今眾多品牌推出新車型,購買者有了更多挑選余地,因此更加關注維修的速度,對服務品質的要求也提高了。一位新興車企的產品專家王杰表示,他注意到市場和顧客的偏好發生了轉變,汽車維修保養領域正逐漸成為各大廠商爭奪的焦點。
三電系統的維護是客戶十分重視的方面,除了鈑噴業務。動力電池對整車構成40%上下部件與總成價值比,它關乎售后保障、保險賠付和技術維修,并且是這些領域的核心挑戰。吳坤向媒體透露能源工程,新能源汽車維修時電池成本較高,且技術要求復雜,非官方授權的維修點往往難以達標,也難以獲得配件和技術支持。因此,一些電池制造商開始自行拓展維修業務,同時其他汽車維修服務商也在努力獲取電池維修的官方資格。
以寧德時代為例,今年8月,寧德時代旗下新能源市場品牌寧家服務在上海啟動直營體驗中心啟用典禮。據了解,寧家服務能夠進行電池狀態評估、電池維護保養、舊電池銷售、電池資源化利用以及CTP返修和電池回收業務。
多重因素驅動
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服務的興盛。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已經超過兩千萬臺,并且還在持續增加,龐大的車輛數量為后續服務的需求旺盛提供了堅實條件。
此外能源工程,新能源汽車已開始脫離原廠保修,進入自主維修階段,從而帶動了更多外部服務的需要。在技術方面,車輛電池、電機、電控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車載信息娛樂平臺等方面的維修保養要求也顯著提升。
賽迪顧問披露的調研成果表明,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后續服務整體市場體量突破1.9萬億元大關,一些新開拓的業務板塊發展迅猛,交通出行租賃、車輛文化體驗等相關產業已形成一定基礎,整個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環境友好型經濟模式的應用效果日益顯著。
政策的鼎力相助更是推動了汽車后續產業的規范進步。2024年,由商務部等十四個部門聯合推出的《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計劃》中明確要推動汽車更新換代,關注新車、舊車、報廢車輛以及汽車后續產業等汽車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增強政策扶持強度,疏通流通障礙,加強創新驅動,全方位促進汽車以舊換新。
2025年到2027年期間,由于政策紅利不斷涌現且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將進入全面升級和快速發展的階段。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總額將超過3.9萬億元,每年的平均增長率將達到25%。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車輛數量的增加,帶動了汽車后續服務的整體需求,尤其是維修維護、配件安裝以及金融支持等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業務領域。接下來,維修維護的自動化升級、充電和換電設施的體系化建設、動力電池的逐步降級再利用和循環再造,再加上以信息為基礎的互聯車輛服務,這些都將促進汽車后續服務行業的進步。
市場集中度待提升
市場擴張很快,但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不少被訪者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新能源車服務領域還比較零散,行業集中度不高。
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商擁有三大核心系統的關鍵技術、相關資料以及故障診斷軟件。車輛出現的故障碼、電池的完好程度等重要信息往往由制造商進行加密處理,使得非官方的維修機構難以獲取。在產品保修期內,有很大一部分車主傾向于通過官方直屬或得到授權的途徑來實施車輛維修和保養。一些汽車后市場服務商專攻新能源車領域,憑借彈性服務模式與定價策略,意圖突破汽車制造商的固有門檻。電池生產商則開展電池檢測、維修、回收及梯次利用業務,憑借關鍵電池技術,構成行業關鍵力量。另有一些企業缺失三電系統維修能力、數據資源與設備,正經歷業務轉型。
另有一些人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后續服務水準高低不一,維修開銷不夠公開,市場秩序需要進一步完善。常規汽油車車主能夠隨意挑選維修地點和方式來處理自己的車輛,而新能源車用戶進行修理時,通常只能通過汽車制造商批準或指定的途徑,并且還可能遭遇排長隊或者維修成本偏高的狀況。部分車主向媒體表達了這類抱怨。
這種狀況的產生,或許與當前新能源車維修點的布局較為零散有關,并且專業人才的儲備尚顯不足,一位業內專家這樣告訴記者。與普通汽油車后市場服務不同,新能源車的維護保養更加側重于動力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系統這三大關鍵部分,而且其服務模式還融入了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領域,傳統設備維護人員需求減少,而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載信息交互平臺等新興技術,對具備多種專業技能的人才需求顯著提升。
解決授權維修點分布零散及專業人才不足的難題,吳坤提出,應當制定相應行業規范,要求汽車制造商在確保車輛安全與商業機密不受侵犯的情況下,向授權的獨立維修網點提供非核心車輛數據,包括故障碼、校準參數等。此外,還應推動汽車制造商、動力電池廠商與職業技術學校三方聯手,開設專門培養課程,為三電系統維修領域輸送專業人才。
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兼汽車后市場分會理事長高強指出,要實現汽車后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健全自愿性認證體系,以促進汽車配件品質的提升,同時推動國內相關標準與國際標準的相互認可,從而為汽車配件營造更優越的流通條件。此外,還需對汽車后市場配件的流轉進行有效引導,壓縮不必要的中間層級,以此削減流通費用。
汽車行業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及網聯化變革,高強提出,需建立覆蓋廣泛、形式多樣的汽車零配件分銷體系,同時推動汽車制造企業不斷優化服務網點布局,確保車主能夠享受到標準統一、操作簡便的車輛保養與維修項目,以此適應客戶在汽車后市場對零配件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