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7 15:10:23作者:佚名
一、學校概況?
該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涉及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同時是工信部與江蘇省合作共建的理工類重點大學。
校訓?:信達天下,自強不息。
校區?:
主校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占地2026畝)
三牌樓校區?:南京市鼓樓區(老校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院,以科研為主)
鎖金村校區?:研究生院及國際教育基地
學生數量:注冊學生超過三萬二千人,其中本科學生有二萬四千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超過八千人,專職教師人數超過一千八百人,其中院士有七名,IEEE會士有十二名。
二、校史沿革?
1942年:這個機構在山東的抗日區域建立,它原先的名字是“戰時郵務總局干部訓練班”。
1958年,學校提升為本科層次院校,更名為南京郵電學院,歸屬于郵電部管轄。
2005年?:更名?南京郵電大學?。

二零一七年,該高校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獲得國家“雙一流”建設項目的認可。
二零二二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研究生院,學校迎來八十載華誕,同時明確了融合信息科技與其他領域發展的學科規劃方向。
三、核心榮譽?
國家獎項?:
202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G毫米波通信技術)。
近5年牽頭制定?國際電信標準14項?(ITU/IEEE)。
社會認可?:
2026年QS“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全球?Top 500?。
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年度錄用人數?全國前5?(2025)。
四、學科與專業?
“雙一流”建設學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A-,軟科2026全球第?28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B+,ESI全球前?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部分)
領域? 代表性專業
信息通信?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
計算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
材料科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柔性電子學
五、重點實驗室與平臺?
國家級平臺?:
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
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平臺?:

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企業 ?300+家?)
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聯合華為/中興共建)
六、科研成果與論文?
頂尖論文?:
在2025年,該校共發布IEEE期刊論文897篇,位列全球高校第12位。
3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24)。
技術轉化?:
光無線通信系統,實現全球實時傳送速度新紀錄,時間在2025年。
量子加密芯片?:應用于“京滬干線”量子通信網。
七、校園與設施?
標志性設施?:

通信展覽館?:藏有中國首臺程控交換機等歷史設備。
5G全場景實訓基地?:覆蓋毫米波/太赫茲實驗網絡。
智慧校園?:
全域物聯網覆蓋(水電管理效率提升 ?40%?)。
館藏紙質及電子圖書共計1200萬卷,其中通信類特色典籍庫規模居亞洲首位。
八、國際與國內排名?
2026年主要排名?
排名機構? 排名/等級 亮點領域
QS世界大學 排名全球 第801至1000位,計算機科學學科 全球 排名 第301至350位
軟科中國綜合排名全國第86位,其中理工類排名第24位貝語網校,通信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5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球第六,工程學科全球排名第一百七十八
亞洲地區排名前百的引文影響力,位于THE亞洲201至250區間內
學科全球排名(2026)?

通信學科排名:在全球范圍內位列第九位,在國內高校中排名第三,僅落后于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計算機領域:ESI全球排名前三千分之一,QS學科評估全球位于301至350位之間
九、就業與影響力?
就業比例達到百分之九十六點三,屬于2025屆畢業生,在工信部系統內的高校中位列第二。
主要雇主包括華為公司,每年吸納四百名以上員工,中國移動,阿里巴巴集團,以及國家電網公司。
校友網絡?:
通信行業:中國電信董事長 ?柯瑞文?
學界:中國科學院院士 ?尤肖虎?(5G技術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