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9 10:27:11作者:佚名
本專業培養具有人文地理學和城鄉規劃管理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專門人才,以滿足當今社會城鄉建設快速發展對規劃人才的需求。 本專業的教育突出了基礎寬、專業性強、重應用的特點。 即在初步構建專業規劃師必備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體現專業特色的區域規劃和戰略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 和旅游規劃等知識,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強、具有良好專業素養和科學素養的綜合性人才。
本專業與臺灣逢甲大學合辦。 逢甲城市規劃與空間信息學系教育實力雄厚,國際化程度強(臺灣遠見雜志2010年企業畢業生最喜愛大學調查中排名第10位)。 實行“3+1”聯合培養模式(即第三學年在逢甲大學學習,其余三個學年在福建師范大學學習)。 學生修完規定學分后,由福建師范大學頒發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核心課程包括:自然地理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計算機輔助制圖、遙感基礎知識和圖像解譯原理、地圖學、測量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和城市規劃。 原理、城市交通規劃、城市土地利用規劃、規劃分析方法、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居住區規劃、園林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等。
主要能力特色選修課程包括:計算機輔助城市規劃與設計、城市防災規劃、城市金融分析、市政學、城市社會學、旅游規劃、土地評估與土地管理、房地產投資分析與估值、房地產開發與評價等。管理、村鎮規劃、水土保持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城市工程、城市防災規劃、園林規劃設計等
2.地理信息科學(閩臺合作項目)
地理(空間)信息產業是當今國際公認的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急需的應用型地理信息科學專門人才。 本專業與臺灣逢甲大學合辦。 逢甲地理信息中心是臺灣最國際化、規模最大、最成熟的專業地理信息機構。 學生實行“3+1”聯合培養模式(即第三學年在逢甲大學學習,其余三個學年在福建師范大學學習)。 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后,由福建師范大學頒發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課程結構:高等數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GIS)集成、城市規劃與空間信息技術、智慧城市技術、現代地圖學、計算機地圖學、無人機監測技術、遙感導論、地理信息系統、激光雷達測量、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軟件工程與GIS設計、衛星定位系統(GPS)原理與應用等。
合作學校:臺灣逢甲大學簡介
臺灣逢甲大學的前身“逢甲商學院”始建于1961年,1980年8月1日正式轉制為大學逢甲大學,現有九個學院留學之路,學生兩萬余人。 自2006年起,連續五年被教育部評選為臺灣教學優秀排名第一。 2009年全球在線大學排名第402位,亞洲第44位。 是一所通過臺灣省所有大學評估的優質大學。
逢甲學院城市規劃與空間信息學系于1973年與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合作成立,一方面響應國家培養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政策,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滿足了就業市場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1989年與建筑系合并組建建筑城規學院,2000年招收在職碩士研究生。 鑒于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已成為城市規劃、測繪、國土規劃、土地管理、防災監測、環境規劃等領域極為有力的分析和決策輔助工具,對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的需求巨大。公共和私營部門的人才。 2008年更名為“城市規劃與空間信息系”。 新的空間信息組除原有城市規劃級本科、碩士班外,還招收了學士、碩士班,引領系在該領域的發展。 前端。 擁有臺灣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統(GIS)研究中心,每年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人民幣。
臺灣逢甲大學城市規劃與空間信息學系簡介
辦學目標及辦學特色
城市規劃是一門涵蓋土地利用、交通、公共設施、環境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綜合性學科。
本系秉承教學支撐科研服務、科研服務加強教學的原則。 通過教學設備更新、師資力量加強、課程調整、參與政府決策和國際交流等激發研究課題和活力。 研究成果回歸到改進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和參與社會的機會。
本系教學以實踐為主,具有學術理論思維,結合城市規劃和地理空間信息領域的學術精髓,以培養高層次城市規劃師、空間信息系統開發人員和測繪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
課程規劃
該系注重營造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培養學生深入廣泛的思維,并提供課程實習機會。 課程規劃重點是(1)實用與理論并重,(2)實際應用型的課程培養,(3)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研究的能力,(4)加強溝通協調能力,( 5)團隊合作能力。
課程領域包括:
◎國土規劃、城市規劃、交通規劃
◎城市設計、環境規劃與設計、城市更新與再生
◎統計學、經濟學、計量經濟分析方法、戰略規劃方法
◎地理空間信息、信息科學
◎測繪、衛星定位、遙感檢測
◎數據庫系統、數據倉庫、管理信息系統
畢業后的出路
◎進修
畢業生可選擇繼續申請研究生院,包括本系研究生院,或臺大、政治大學、成功大學、北大、師范大學相關研究生院。
◎工作與就業
政府城市規劃管理、地理空間信息、國土信息、測量及相關人才需求單位具有從事城市規劃技術人員、工程咨詢、土地開發、房地產、地理空間信息、測量等實際規劃工作的資格。
教師
系擁有可與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都大學等全國大學相媲美的師資力量。 助理教授以上教師14人逢甲大學,其中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助理教授以上研究生教師中有6人進入前200名,研究生教師6人,分別為: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賴美蓉
教授/兼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
董事 程博士程序
資源開發-城市研究,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2010年世界排名200名以上)
永吉發展、城市規劃法律法規、社區和區域發展、住房問題和政策
周天英
教授/地理信息系統
中心主任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資源開發博士(2010年全球排名200名以上)
資源節約、地理信息系統、
遙感探測、土地管理、防災信息
周益強
副教授
南加州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113位)
統計分析、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
高孟鼎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2010年世界排名第94位)
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社會學、地方政治
王大力
副教授
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12位)
城市經濟,永久發展,
空間信息應用與研究方法
謝正英
副教授
南加州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113位)
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更新、城市信息系統、規劃分析方法、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
劉耀華
副教授
佛羅里達大學區域與城市規劃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193位)
城市規劃歷史、非營利組織、
區域發展政策、中部地區研究
邱景生
副教授/
兼任部門主管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測量與空間信息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46位)
城市規劃、交通規劃、空間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城市規劃、平面大地測量、衛星定位測量
洪本山
副教授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測量學博士(2010年世界排名第46位)
衛星定位測量、重力測量、平面大地測量、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聯合應用
雷祖強
副教授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博士(2010年全球排名第94位)
衛星遙測、地理信息系統、空間統計系統
劉利偉
副教授
康奈爾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博士(2010年全球排名第16位)
城市設計、城鄉景觀改造、城市與區域經濟學
高玉琪
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測繪與空間信息組博士
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衛星測高、
隨時間變化的重力和海平面變化
林偉彥
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2010年世界排名第94位)
工程信息管理、移動計算技術、
移動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
黃益民
助理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巖土工程、地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