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18 16:10:28作者:佚名
最近,陜西省有位女嬰獲名“王者榮耀”并順利登記戶籍,重慶市一名可愛女孩則取名為“黃埔軍校”,很快在學校內聲名鵲起,這些命名現象吸引了大量網絡人士關注。
實力坑娃!父親給女兒取名“王者榮耀”
九月份四號,西安有位尚在襁褓中的女嬰迅速在互聯網上走紅。她的父親給她取名為“王者榮耀”。許多網友猜測,這位父親對電子游戲《農藥》有多么狂熱,真是個十足的坑娃爹!
怎么會有這個名字呢?孩子的媽媽講,她先生在西安做IT行業起步網校,王者榮耀這個名字源自“沖”那款游戲,孩子的小名被叫做“榮耀”。家中事務都由先生說了算,她基本不反對。

至于孩子的名字,她的奶奶和外婆認為并不值得在意,僅是一個代號罷了。
重慶高校開學“黃蒲軍校”來報到,還是個萌妹子!
近期,重慶市的眾多大學院校迎來了新學年的學生入學,其中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2017級的新生中,一位名叫黃蒲軍校的女生引起了廣泛關注,她以其獨特的氣質迅速成為校園內的知名人物。
萌妹子黃蒲軍校的校園卡和身份證
女孩為何被命名為氣勢非凡的“黃蒲軍校”?黃蒲軍校的父親黃小華解釋,他們那個時期有從軍理想,但因為他家僅存一個男孩,雙親不情愿,因而留下缺憾。他盼望女兒能實現這個夙愿。他認為參軍雖需承受三年艱辛,卻能讓人生無憾,而且從軍能顯著增強個人品格與體魄,所以他鼓勵她投身軍旅,在部隊磨礪幾年。

萌妹子黃蒲軍校的校園卡和身份證
這些個性十足的名字,很多被編成段子
此外,網絡中還存在大量其他引人注目的名稱,涉及不同領域網絡個性名字,例如動漫作品方面,包括“陸焰之瞳”、“光音金鋼”以及“白雪公主”;文學經典方面,則有“孫悟空”;展現王者氣概的,諸如“端木女王”、“史詩王爵”和“巨星”;成語相關方面,諸如“徐栩如生”;地理名稱方面,諸如“蘇浙皖”、“蘇滬皖”;還有一些難以歸類的,卻同樣令人驚嘆的,諸如“王子拼拼”、“農好帥”以及“親娘”。這些獨特的名字,經網友發酵,很多都被編成了段子。
奇葩名字還有這些↓↓↓
這張駕駛證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并非由于其他原因,僅僅是因為持有這張駕駛證的人名叫方向盤。
這名字你覺得呢!
忍不住捧腹大笑。
沒看錯吧?
忍住,不笑。

名字太獨特或影響孩子成長
對于這些事例,重慶市歷史學會百家姓歷史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岳精柱表示,中國人取用姓名蘊含著深刻的文化意義。他指出,我國民眾的姓名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出各自的特征,過去人們在命名時常常寄予美好的期盼,盼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因此會在名字中融入“山、樹、林”這類字眼,同時也會給孩子取一些諸如貓狗之類的小名,此外還會賦予一些具有紀念價值的名字。
如今社會在發展,家長給孩子取名的做法出現了變化,關鍵在于思想意識的不同——過去長輩們定名時依照老規矩,選字都相當含蓄,而今父母們則更注重彰顯自我,因此才會見到四個字的名字,在名字里使用不常見的字或者特別新穎的字,甚至有時候會取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岳精柱覺得,其實選用像王者榮耀、黃蒲軍校這類名稱,也是社會變遷的一種現象,當然政策方面也是準許的。不過孩子名字過于特別,或許會對他的成長造成影響。有些相當“特別”的稱呼,可能會讓他在同窗、伙伴中招致嘲笑,令他感到難為情。
新聞多一點>>

姓名登記有規定,2個漢字以上、6個漢字以下
通過西安警方消息得知,公安部擬定我國首個關于姓名登記的單獨法規《姓名登記條例》的初稿內容,其中說明個人取名時需遵循父姓或母姓,同時也可以選擇結合父母雙方的姓氏。對于個人姓名用字網絡個性名字,該條例草案設定了若干約束條款,例如姓名中不允許出現以下情形:有損國家或民族榮譽的;有悖民族美好風俗的;易引發社會負面反應或歧義的。
新方案草案首先明確指出,個人登記的稱謂不能包含特定字符,具體包括簡化后的繁體字形、廢棄的異體文字,但家族名號中的特殊字可以保留;不能采用自行創造的符號;不允許使用非中華的文字;不能以音標代替正式書寫;不能使用阿拉伯記數法;不能加入標點標記;也不能使用不符合標準規范的文字,比如少數民族文字以外的其他書寫形式。在民族文字書寫或用漢字轉寫的情況下,個人稱謂的字符數量應在兩到六個之間。
另外,公安機關提出建議,命名過程中應避免使用繁體字,父母為孩子取名需注意,若含有繁體字,須立即調整,否則待辦理戶籍登記時再更正會比較麻煩。應減少選用罕見字,部分家長為避免孩子與他人重名,特意挑選一些不常見的字用于名字,但這樣或許會在辦理戶籍時遇到困難。另外,孩子將來在學習、生活或人際交往中也會遇到一些不便。

小孩取名上戶要注意什么?
1、姓名不得使用特殊符號和外語字母登記。
姓名不能包含以下內容,包括簡化的繁體字,廢棄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不在此限,還有自創的字符,外文,漢語拼音,阿拉伯數字,特殊標記,以及其他不符合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除了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情況,姓名應當使用兩個到六個漢字。
盡量少用冷僻字。根據相關數據,僅以國家標準GB-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收錄的6763字為準,超出此范圍的生硬字取名現象非常普遍,全國范圍內涉及人數超過六千萬。這種情況給社會運行和人際溝通造成諸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