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8 16:08:59作者:佚名
這支短短2分鐘的水下舞蹈《洛神水府》(原名《祈禱》),舞者在近5米深的水中翩翩起舞,仿佛在水下飛翔,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拍攝和燈光,都讓網友齊聲稱贊:“太美了”“太美了”。
《洛神水府》圖/受訪者提供
這大概就是曹植所描述的“風姿綽約,宛如游龍”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在推特上轉發了該視頻,稱其“非常漂亮”。
有人說,《洛神水府》之所以被推崇為展示中原文化乃至中國形象所發揮的作用,是因為它不僅探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為世界不同審美找到了公認的標準。
半年之內,河南衛視兩次用舞蹈征服觀眾,如果說《唐宮夜宴》帶來的驚喜更多,那么《洛神水府》帶來的驚喜更多,讓大家對這里贊嘆不已。河南衛視對其接下來的運營也抱有更多期待。
2 分鐘舞蹈,在水下錄制 26 小時
舞蹈《洛神水府》出自河南衛視端午節特別節目《端午奇遇記》。節目采用網劇+網絡綜藝的形式,以四位唐朝姑娘的視角,抽出四段平行、相互交織的舞蹈,故事情節講述《唐宮夜宴》前傳故事。
當《洛神水府》熱播時,飾演洛神的演員何昊昊自然也成為了熱議和追捧的對象,在她的社交媒體留言中,觀眾的稱贊不絕于耳。
“真美啊,你就是洛神本人。”
“非常精彩美麗,期待下一部作品。”
“我看到神仙姐姐了嗎?”
在眾多的評論中,最讓何昊昊印象深刻的一條是:“這些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今晚卻讓無數人感到驚訝。”
“當我看到這條信息時,我哭了。”
《洛神水府》圖/受訪者提供
何昊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演技得到認可是每個演員最開心的事,洛神能從業界嶄露頭角,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背后是整個制作團隊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洛神的走紅,其實是中國文化的走紅。
何浩浩6歲開始學習游泳,8歲學習花樣游泳。作為前花樣游泳運動員,她曾代表廣州隊奪得全國青少年花樣游泳錦標賽團體冠軍。如今,她從事水下舞蹈行業五年多,擔任“美人魚”課程導師。
人們最終看到了一段僅有2分鐘的舞蹈,制作周期非常緊湊,甚至近乎苛刻。
5月23日,何浩浩一行收到了確認參加演出的通知,這意味著距離6月3日開拍只剩下一周半的時間準備。
五年來,何浩浩拍攝了數百段水下舞蹈視頻,《飛天》這個題材她琢磨了很多年,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和機會,這次拍攝前,何浩浩讀了《洛神賦》,嘗試將洛神的描寫和飛翔元素加入到編舞中,通過水下舞蹈表現出仙氣十足的效果。
水下舞蹈不同于一般的舞蹈,演員不僅要練習在水下的穩定性、動作銜接的流暢性、在水中睜眼的適應性、屏氣的時間長短等。
《洛神水府》圖/受訪者提供
拍攝過程很艱難。“演員們需要在水中睜開眼睛,如果長時間在水下,眼球里的毛細血管很容易破裂,眼睛會發紅。另一方面英語作文,如果浸泡在水中超過四個小時,我的整個身體已經開始顫抖,而浸泡八個小時后,我的身體就會開始出現體溫過低的情況。”何浩浩說。
“我飾演的是洛神女,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要非常用力,不能有任何猶豫和拖沓。從動作到表情,一切都需要從一開始就到位。很多動作需要拍很多鏡頭才能完成。”
“觀眾看到我花花綠綠的衣袖在水中飄動的那場戲,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其實充滿了危險,需要團隊高度的配合和默契。衣服在水下很容易纏住,我們通過水下安全員和演員溝通,我配合默契,一到水下就開始解開我的絲巾,然后就開始在水下拍攝,如果纏住了,影響造型,就得重拍。”
為了在水下完成動作,何昊昊需要用手握住魚線穩定身體,不然就會旋轉,“魚線又細又硬,會拉傷身體,拍完戲,身上都是各種條紋,還有小傷疤。”
“燈光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開始我們還擔心《倩女幽魂》會不會拍成《倩女幽魂》,但沒想到效果這么好,時光隧道的燈光就拍了一個小時。”
拍攝地點是一處深達4.5米的泳池,“水下劇組在這種深度的泳池里連續拍攝三天,非常危險。”后期拍攝中,攝影助理甚至出現了耳部壓迫、毛細血管破裂等癥狀。
導演郭繼勇介紹,這段舞蹈一共拍攝了三次,在水下浸泡了26個小時,“一段看似簡單的水下視頻,需要分解成每一個環節,從攝影師的安排,到設備的調試組裝,安排拍攝進度,拍攝前期的測光構圖……”要完成一部水下舞蹈的拍攝絕非易事。
“一部水下舞蹈從創意、構思、拍攝到后期制作,外人看不到制作團隊背后的艱辛。”郭繼勇說。
跟著跳舞,何昊昊也成為了網紅,即便如此,她還是淡定的從事著自己熱愛的工作,看著大家的點贊和留言,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照片,感覺很美好。
“我一直特別喜歡傳統文化,很榮幸能用自己的手藝還原中國幾千年前的精髓,背后的故事都屬于過去。未來,我們會創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水下舞蹈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
《洛神水府》圖/受訪者提供
獨立球隊,無外援
半年前,河南春晚舞蹈《唐宮夜宴》以夜宴樂師為主角,展現了唐代姑娘從準備、化妝到最后表演的過程。不同于以往大型晚會的舞蹈表演,《唐宮夜宴》無論從選角、造型、布景、特效還是舞蹈本身,都充滿了趣味性和觀賞性。一經播出便引發轟動,觀眾一致好評,無數的點贊讓這個舞蹈登上了熱搜。
如果說河南衛視春節檔的《唐宮夜宴》是被動出擊的話,《洛神水府》則是蓄意跟進攻擊。從故事上看,這次的《端午奇游》本身也帶有“唐宮夜宴前傳”的副標題,節目在策劃階段參考了網友的意見進行篩選,四位“唐小妹”主角的名字“唐小雨”、“唐小彩”、“唐小可”和“唐小豬”也都是從網友中征集而來,演員也全部是素人出身。
一家地方衛視能如此巧妙地抓住行業崛起的紅利河南衛視一起扛,不斷創造出讓人驚喜的文藝產品,確實讓人佩服。網友紛紛問河南衛視頻頻出擊的背后是否有強大的“外援”?正是這“外援”讓河南衛視一炮走紅。
面對如潮的好評,河南衛視當即選擇以主創現場直播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在直播中,《端午節奇妙之旅》總導演陳嘉表示,這次籌備時間短,完全是競聘。節目全程由河南衛視完成,包裝部分由河南廣播電視臺下屬視覺工作室制作,并沒有像網友猜測的那樣聘請“強援”。
陳嘉透露,河南衛視每承辦大型活動、項目,都會采取競爭、內部招標的形式,導演工作室成功競標后,導演在人事安排上將獲得相當大的主動權,“這對員工來說很重要,是一種很大的激勵。”
“我們最初做端午節節目的想法是猶豫的,因為我們想在節目形式上有所創新,所以猶豫了好幾個點。第一是觀眾的接受度,因為這個形式在國內以前沒有見過,第二點是觀眾的接受度,第二點是我們怎么把劇情和節目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讓觀眾不覺得尷尬河南衛視一起扛,第三點就是在做節目的時候要有好的劇情呈現,這樣兩邊都是對的。”陳嘉說。
最終,陳嘉團隊決定冒險一試,“我們團隊一直秉持開放合作的心態,對網友和粉絲也非常尊重。”好在,陳嘉對最終的結果非常滿意。
端午節過后,很多人都在問陳佳:推出爆款之后,接下來的創作會不會有壓力?“其實我們不同的導演團隊在做不同的項目,做這個端午節的項目,我們也沒時間去想壓力,20天的時間,我們只想著怎么把這個項目做好,把更多我們想表達的東西傳達給觀眾。”陳佳說。
網友關注的七夕節、重陽節項目,以及2022年河南衛視春晚,陳嘉表示團隊仍將以全臺導演公開征集創意方案的方式組成。
從《唐宮夜宴》到《洛神水府》
晚會成為了明星競爭的舞臺,對于平臺來說,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都花在了明星身上,自然而然流向節目的錢和精力就少了,最后就像是“軍備競賽”般的消費,面對觀眾審美疲勞的時候,就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今很多節目的商業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內在的表達,冠名贊助商、廣告商的力量讓很多節目的觀眾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自己看的不是節目,而是廣告。
很多人認為晚會一定要有明星帶動,一定要是流量最高的明星,這就造成了明星出場費上漲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制作成本與發達地區沒得比的河南春晚,也曾出過《唐宮夜宴》、《洛神水府》等爆款產品,也受到了晚會制作團隊和衛視的青睞。不花大錢的另一條出路,就是聘請大牌明星打造陣容。
這次《洛神水府》再一次印證了這個想法,錢或許真的用在刀刃上。除了與眾不同的水下舞蹈,制作團隊其實還帶來了不少“私貨”。
除了《洛神水府》外,還有畫面唯美如畫的《美人計》、力與美兼具的《端午節》、夢幻迷離的《唐印》、技藝嫻熟、思想深刻的《蘭陵王進陣曲》、《醫圣傳人》再現老中醫風采。
舞蹈《美女行走》 圖/受訪者提供
其中,觀眾看到了河南當地的美食、文物、武術、音樂,這些“私貨”不是廣告商送來的,而是節目組巧妙植入的。
又漂亮又流暢,又像網一樣,又有故事性,節奏又恰到好處,讓觀眾感覺很舒服,其實這并不容易,尤其是以傳統文化為背景。
從以往的經驗看,以傳統文化作為IP切入點的文化產品,往往會陷入說教、冗長、枯燥的套路,看似復雜宏大的主題,最終卻找不到有血有肉的落地點吸引觀眾,要么失焦,要么太過沉重,帶來壓抑感,惡化觀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都會導致事倍功半。
但從《唐宮夜宴》到《洛神水府》的分析,節目中蘊含的傳統元素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創作團隊并沒有簡單堆砌文化符號,也沒有一味追求盛大的排場,而是細心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以尋求與觀眾的共鳴。互聯網思維與科技手段的有機融合,讓那些古老的文明超越了歷史,突破了熒幕的屏障。
誰都知道傳統文化是一座“富礦”,但如何挖掘它卻成為一個很講究的事情,需要縝密的思考和大膽的執行。
優秀傳統本身就是美的,如何通過年輕的團隊把美展現出來,讓年輕觀眾感受到美,并自發地贊美美,最終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果,河南衛視或許為行業做了一個小小表率。
在綜藝節目盛行的那幾年,行業內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聲音:“好東西很難做出來,但同質化內容很快就泛濫成災,讓創作者很頭疼。”
此次,河南衛視的這一操作,讓網友們興奮不已。
“快來‘抄’,這里就是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