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11 21:12:40作者:佚名
最新消息顯示,到今年1月為止,參與工程博士試點項目的985院校共有25所,但其中僅有10所,比如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公布了2013年工程博士的招生計劃,這些高校的報名、考試及錄取流程,均與全日制學術博士研究生保持一致。這個數字僅占試點院校總數的一半不到。
工學博士和工程博士屬于相同級別,卻分屬不同類別,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優劣差別。某重點大學研究生管理部門負責人向中國青年報表示這一觀點。教育主管部門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相關機構多次重申工程博士的價值地位。然而,部分參與試點的學校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有貶低和偏離工程博士設立初衷的現象。
在25所參與985高校試點工程博士項目的院校里,復旦大學特別公示了2012年和2013級工程博士不收取培養費的政策,上海交通大學針對部分工程領域的杰出人才實施了免學費的優惠措施,中國海洋大學2013級工程博士的學費總額設定為2.7萬元,中南大學工程博士的年培養費用在1.4萬元到1.5萬元之間,其余參與試點的大學大多對學費及培養費等敏感事項保持沉默,甚至沒有將招生簡章公布于眾。
對工程博士收取6位數的培養費正常嗎
某重點大學研究生院負責人向媒體人員表示:部分其他高校的工程博士項目學費高達數十萬元,與工商管理碩士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學費持平,并且這些學生無法獲得獎學金。

事實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早在2012年3月下旬便對工程博士費用問題闡明立場,國家已向各985工程試點大學撥付博士培養專項資金,因此不允許再收取學員培養費用。
據中部某985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透露,工程博士是否收取學費,他們起初也不確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當得知某所985高校明確工程博士收費標準后,其他學校便開始效仿,最終導致多數試點985高校對工程博士實施收費培養。
東部某所985高校的研究生院負責人指出,工程博士并非僅僅為了盈利而設立的項目,它與MBA、EMBA有所不同,這一點需要明確。然而,試點高校向每位工程博士收取超過10萬元的教育成本,這種做法是合乎情理的。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另有所述:試點高校并未借工程博士之名隨意抬高費用,不過,合作培養單位承擔部分辦學開支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有內部人士講,的確有重點大學進行商議,在工程博士的招生數量不加多的情況下,打算把學費調高當作增加收入的手段。

去年三月末期,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云琛前往北京出席了“面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培養工程博士高校——企業對接會”,由此推斷,所有參與試點的985大學都將遵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工程博士無需繳納學費”的指導方針。
沒想到顧云琛接到個別試點985高校研究生部門負責人的來電,詢問復旦大學工程博士項目是否收取學習費用,他明確答復道博士學費一年多少,該項目無需繳納教育成本。
面對多數985高校對工程博士收取學費,甚至部分高校收取高額培養費的情況,復旦大學堅持免收學費是否存在負擔?顧副院長回應稱:完全沒有負擔。
不能把培養工程博士看成是市場買賣
一些參與985高校研究生管理的代表,在回應中國青年報的詢問時,對上海交通大學不再收取工程博士教育成本表示質疑,并且覺得“上海交通大學只是減輕了‘小部分’的開支,卻獲取了‘大部分’的利益”。

顧云琛直面那個微妙議題,指出試點培養工程博士類似于985院校的產出,必須打造優良特質與聲譽。若工程博士收費高昂且教育水準不高,則毫無聲譽可言。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進行了估算,國家財政每年對高校的撥款標準為:每位博士生2.8萬元,每位碩士生2.2萬元,這個數額是固定的。該校博士生大約有4000人,碩士生大約8000人,僅博士生就能獲得超過1億元的經費支持。
過去部分大學曾對碩士與博士的培養開銷進行過估算,其中碩士每年的費用為四萬元,博士每年的開銷介于六萬到八萬元之間,但這一估算方法并未獲得普遍認可。
顧云琛表示,部分試點大學將建設設施、購置器材等與教師薪酬相關的隱性開銷也納入考量,國家分配給每位工程博士的培育經費顯然不足。不過,若僅計算工程博士培養的直接開銷,國家的撥款是足夠的。所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行政會議裁定:工程博士在原則上無需繳納教育費用,也不獲得獎勵金。
那所負責工程博士招生與培養的二級學院,對于試點高校普遍收費而復旦卻未收費的情況,表達了諸多不滿。研究生院方面回應稱,即便按每位工程博士30萬元的標準收取學費,全校總收入也僅300萬元。作為985高校的試點項目,工程博士的設立旨在長遠的人才培養、科研協作以及校企聯合,其產生的價值遠非300萬元所能衡量。

據了解,復旦大學對于研究生培養費用有明確的管理方式,其中專業碩士項目會收取學費,而學術型碩士和博士項目則完全免費。同時,學校在招收和培養工程博士時,也遵循了學術型博士不收取費用的慣例。
國內部分高等院校在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將招生計劃與自主招生合并,導致原本享受國家資助的研究生也需繳納學費。少數頂尖大學在實施工程博士項目時,同樣沿用了這種做法。顧云琛指出:高校并非企業,不能僅以盈利為目的,其主要職責在于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合格人才。
楊玉良院士,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與張杰院士博士學費一年多少,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兩人各自提出了相近的觀點:國內的大學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企業對高等學府的重視程度不足,試點工程博士項目旨在加強校企合作,培育工程技術領域的杰出人才,這并非簡單的商業活動。
個性化培養工程博士不等于“放羊”創收
國家學術評審機構同意部分重點大學嘗試招收工程博士后,個別網民表示擔憂“多此一舉”、“博士數量泛濫”。中科院計算所導師、龍芯項目負責人胡偉武認為:頂尖大學不應將試點招收工程博士等同于學歷數量增加與價值降低。

趙淳生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于法國巴黎高等機械學院完成工程博士學位。他談到,由國立橋路學院、高等工程技術學院、化學學院、電信學院、理工化工學院、礦業學院等十一所頂尖工程研究生院校構成的巴黎高科集團貝語網校,實行與企業界、工業部門聯系緊密的,規模不大但高度集中的培養模式。法國頂尖的中學畢業生傾向于進入高科集團深造成為工程師,而成績稍遜一些的則就讀于普通高等院校。
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劉惠琴博士,她談到,美國從1967年開始實施工程博士的培養方案,英國則參考了美國和德國的博士教育做法,于1992年設立了工程博士的專業學位。
可供國內試點985高校參考的兩項信息如下:其一,依據美國工程教育協會的資料,到1982年,全國僅有16所大學設立了工程博士學位,到2006年,工程博士學位已細分為大約23個學科方向;其二,到2007年2月時,英國僅有14所高校建立了22個工程博士培養基地。
高虹,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表示,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工程博士通常受到更多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工程博士推行的是精英化培養方案,其學習周期比學術博士更長,并且能夠處理具體的工程難題,因此這類學位的價值很高。
國內推行工程博士培養項目時,可供參考的經驗并不多,必須確保學位的價值,著力打造學術聲譽,切莫將其視為隨意管理以獲取利益的途徑。顧云琛強調,工程博士無論是接受導師單獨指導,還是參與學院特色教育,部分課程都需要集中安排在大學進行,以此建立學生的歸屬感,否則就如同沒有根基的植物,完全缺乏學生的真實體驗,這樣還怎么稱得上是大學教育呢!(記者 李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