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1 20:19:15作者:佚名
5月中旬,北京工業大學工程培訓中心負責人來到天津工程師學院,希望招收幾名機械制造技術教育專業的“本科+技師”應屆畢業生來北大從事實踐教學技術。 沒想到,他們的希望落空了,因為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非常“搶手”,所有的學生都提前報名了。
天津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秉躍高興地表示,自2003年學校培養第一批“本科+技師”學生以來,此類畢業生每年都“供不應求”,部分專業供需比達到1:10。 被稱為“職業學校最好的師資、企業不可多得的應用型人才”。
重磅“雙證”
天津工程師學院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天津工程學院院長孟慶國表示,近年來,在許多高校向規模化、綜合性方向轉型時,學校始終堅持辦學基本定位天津工程師范,實行“雙證書”。 ”體系,培養“復合型”職業教師和高技能教師。 人才隊伍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孟慶國院長表示,“雙證”是指學生不僅要獲得畢業證書,還要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融合”是指畢業生不僅可以講授專業理論課程,還可以指導專業技能培訓。
在我國機械制造領域,技能人才范圍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到技師、高級技師。 職業資格分為五個等級。 今年,該校近2000名本科畢業生中,一半人獲得了高級技師證書,約五分之一的人獲得了技師資格。
過去,一個“雙師型”教師或者既能講授理論又能上手操作的高技能人才,畢業后需要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培養才能成長。 為加快培養具有高理論素養的高技能人才步伐,改變我國職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薄弱的普遍現狀,天津工程師學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1996年,學校培養了我國第一批獲得國家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本科畢業生。
2003年,我國第一批獲得國家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本科畢業生在該校誕生。
2007年,我國第一批獲得國家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碩士研究生從學校畢業。
從“雙證書”到“本科+技師”、“碩士+技師”,天津工程師學院的教學模式探索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認可。 1997年、2005年兩次榮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前,“雙證書制度”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基本制度得到推廣。 天津工程學院也在競爭激烈的畢業生就業市場中形成了標志性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受社會歡迎的人才品牌。
“文武雙全”起主導作用
徐朝輝是天津工程學院2007屆畢業生,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碩士。 與傳統碩士生不同,徐朝輝除了擁有碩士學位外,還持有職業技術能力證書——國家技師資格證書。 徐朝輝也成為我國第一位碩士技師畢業生。
數據顯示,我國技術工人數量超過8000萬,但技師、高級技師僅占3.5%,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更為嚴重的是,在承擔培養高層次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中,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只有4%。 然而,他們被稱為“綜合型”教師,臺上講理論,臺下指導實踐。 更是罕見。
據介紹,學校在傳統的“理論+實驗”教學環節中增加了“實踐實訓”環節,不僅對實踐教學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改變了以往孤立地強調實踐教學、教學內容單一化的現狀。各司其職,融會貫通 將教學融入到更大的教學體系中,形成理論、實驗、實訓、設計“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為進一步提高“雙證融合”職業教師素質,學校按照“雙證”要求,整體優化教學計劃,調整課程體系。 針對技工學校本科生文化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學校決定將學制由四年改為五年,強化基礎理論。 畢業設計注重流程設計天津工程師范,與技能訓練緊密結合,增加技能訓練的難度和復雜度。 。 鑒于高中本科生沒有專業技能基礎,重點是加強技能訓練。 畢業設計(論文)以應用選題為主,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突出新知識、新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
天津工程學院“雙證書”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清華大學基礎工業實訓中心已連續三年招收畢業生。 該中心副主任顏少華表示:“工程師畢業生既有本科、專科文憑,也有相應工種的等級證書,最適合在實踐教學崗位上擔任指導老師。” 北京人民印刷集團總經理陸長安稱贊該校畢業生“特別有能力現場解決疑難問題”英語作文,并在學校設立了“北人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