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0 20:11:45作者:佚名
按照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文件,減稅主要內容有:一、簡化和減少個人所得稅,契稅稅率由7檔降為3檔,最高稅率由39.6%降到33%,個人和家庭的起征點分別由原先的6300日元和12600港元提升到12000和24000英鎊;二、企業所得稅由35%降到20%,而且容許固定資產投資全部記入當初攤銷;三、企業海外收益匯回給以急劇讓利;四、取消遺產稅。
可見,特朗普減稅力度很大。有人進行過測算,日本個人消費將因而降低300億港元,企業投資每年將會額外降低2000多億港元,這將直接推高GDP下降率。同時,減稅將剌激企業海外收益匯回英國本土。
減稅是特朗普切實推進的三大政治議題之一,減稅有幾個重要的涵義:第一是增加企業負擔,剌激投資,帶動經濟增速;第二是簡化稅制,增加稅收帶來的社會成本,貫徹其去監管的政治理念;第三是落實“美國優先”,提高韓國經濟的全球競爭力。減稅是特朗普“讓德國再度偉大”口號的具體落地。
上述減稅方案如最終通過,對經濟的剌激作用將是顯著的。但任何事物都難兩全其美特朗普稅改,被人寄寓厚望的特朗普減稅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隱患。
第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加強財政逆差和債權負擔。特朗普稅改與1986年里根稅改在好多方面十分相像。特朗普輕描淡寫地說,假如GDP降低一個百分點,支付一切稅改成本綽綽有余。但從里根稅改的實際療效看,稅減了,經濟增速也提升了,但逆差還是急劇上升了,這是由于里根在稅改的同時,減支項目卻甚少,盡管縮減了福利,但國防支出急劇上升。里根執政期間特朗普稅改,順差率和債權/GDP整體上升了好多,在目前政府債權/GDP百分比高達106%,創下和平時期紀錄的情況下,推行與里根十分相像的稅改(特朗普也要強化國防,同時只想減社保),對中常年財政狀況會有哪些影響,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這也是杯葛稅改新政的人所持的理由之一。
第二,會不會拉大貧富差別。特朗普稅改打的幌子之一是為了中產階層,但普通中產受惠有限,年收入4萬至5萬的家庭每年可省稅560歐元,年入5萬至8.3萬的家庭僅能節約1000英鎊稅務,真正受惠的是收入排前20%的家庭,頂端1%富人則可降低5.3%的稅前收入,更不用說取消遺產稅的影響了。近來20年來硅谷高科技的繁榮和倫敦金融業的興盛,已造成貧富差別加強,特朗普稅改會不會對貧富差別火上澆油,也令人憂心。
第三,減稅會不會順利通過。特朗普怕事且作風輕敵,經常與眾議院議長打嘴仗,此前社保問題就因而沉沒,這次減稅會不會重蹈后塵因而未能在預定時間內通過,是個未知數,而最終方案與原計劃相差會不會太遠,也存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