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15 10:05:12作者:佚名
Hallo,大家好!
本周的SID-ASK來啦~
最近一位朋友來問學長
【上班后,還能不能去德國留學呢?】
今天學長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對于暫緩出國,選擇先在國內工作的朋友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在這個大學生比比皆是的時代,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可能從進校到畢業都懵懵懂懂,始終難以找到目標和方向。
要么父母安排,要么隨大流,亦步亦趨,人生觀還不盡成熟。
在本科畢業后他們會選擇直接工作,有的會選擇去考公務員,有的會去私企磨練,有的會去做銷售如何去德國留學,也有會選擇創業。
但往往時間是最好的老師,社會是最優質的課堂,每年的收入和工作績效是最直觀的答卷。
公務員的路冗長又缺少激情,私企的日子沒有安全感,銷售做久了失去了自我,創業九死一生發現是真理。
社會給我們上了這輩子最好的一堂課,很多人開始思考想著重返校園,一是想通過提升學歷改變社會地位,二是想從零出發,重新規劃人生。
我就以身邊德國留學申請的朋友舉例,數據表明,其實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往往更受到學院老師的歡迎。
一是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參加工作再返回校園,往往具有高度的目的性,比如想轉行或者進修。
這里給大家講兩個案例,第一位同學已經在建筑工程行業工作了五年,基本具備一個合格項目負責人應有的能力,工資也大幅度上調,但不堪工程行業的巨大壓力,每天都為可能出現的工程事故擔憂,毅然辭職重返校園開始信息技術專業的本科學習,轉型去當碼農,5年豐富的項目經驗馬上吸引了亞琛工大老師的注意,很快收到亞琛工大信息學本科入學通知書。
第二位同學在本科畢業后就從事建筑設備行業工作如何去德國留學,每天都是項目例會,與甲方溝通,但苦于本科階段學到的理論知識不夠深入,到關鍵技術難點時,很難給甲方滿意的方案,所以又回到校園繼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辭職前就拿著簡歷去找到慕尼黑工大的教授,提前鎖定了入學資格。所以適當的工作經歷時可以彰顯申請者的優勢,增加拿到offer的概率。
從案例中來看,可以發現有一定的工作經歷不僅不會阻礙你,反而成為留學的助力。
其實個人經歷以及闡明個人學習、人生目標以及結合實踐檢驗對學科領域的理解與規劃尤其重要。動機信絕不是國內很多報告證明一樣,走走流水賬,充個數而已,德語、大學成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或者國內大學的教學能力。
簡歷以及動機信才可以真正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包括個人定位、宏觀目標、性格特點等等,雖然比較隱性,但是卻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的成就。
工作期間人經歷不斷地挫折、成功、失敗,并且加以自我反省、消化、凝練、沉淀。不再是盲目往前沖,而是有計劃、有目標、有節奏的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未來,這就是以退為進的道理。暫時回到學校,沉淀自己,給自己時間和余地調整人生目標和方向,走出國門,看看世界,擴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人生的列車不是高鐵,可以不是一站到底,可以分分鐘下車,開啟另外一趟旅程。
好了,本期ASK的學長答疑就到這里咯,如果同學們還有關于留德生活的各種疑問,都可以上知乎向SID德國學長提問喲~
學長精彩答疑錦集
SID專注德國留學!
高考留德·德國中學 · 本碩申請
趕快來咨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