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01 08:02:02作者:佚名
《日本文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一、課程信息課程名稱( TITLE)日本文學概論課程性質( )專業必修課課程代碼( CODE)學分()2學時( HOURS)32考核方式S先修課程(PRE-)高級日語課程負責人( )課程簡介: 《日本文學概論》是四年制日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旨在通過對日本文學歷史脈絡的梳理以及各時期代表作品的解讀,培養學生對日本文學史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熟悉日本文學主要體裁,并初步掌握分析文學的方法,增強學生對日本文學及文化的了解。研究在日本文學史發展中體現出來的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的特殊性。通過部分文學作品的學習和分析,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文學修養,達到加強學生的日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了解日本文學史的各個階段的大致情況;熟悉歷史上不同階段的代表文學理念,不同文學體裁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文學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學鑒賞的能力;了解日本文學的民族性極其特殊的魅力,為建構合理的專業知識體系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
二、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目標:1.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日本文學史的基礎知識、發展脈絡及其內在規律,進而加深對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了解及認識,為建構合理的專業知識體系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2.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夠日本文學不同階段的重要文學理念,主要流派,作家及其內容,提高欣賞日本文學的興趣。3.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夠對部分文學作品的進行分析,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文學修養,達到加強學生的日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課程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表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畢業要求11.3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能夠獨立獲取與運用語言與文化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MLH畢業要求22.1熟練掌握日語語言、文學、文化的基礎知識,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MHH2.3具有較廣的知識面,了解相關專業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MML畢業要求33.1具備日語運用能力、翻譯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能熟練運用日語進行翻譯。LMH3.2具有文化傳播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掌握跨文化交流所需要的基本中日文化知識、原則和技巧,具有國際化視野,具有多元文化意識,對日本的社會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MLL三、教學內容與預期學習成效知識單元對應課程目標知識點預期學習成效實現環節學時上代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1)概観2)史書、地誌、祭祀文學?「萬葉集」とその周辺1.培養學生對日本文學的產生,演變的內因和外因的理解。2.熟悉上古文學時期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內容,特點和文學理念。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結合傳統教學5中古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1)概観2)勅撰集と私家集3)「古今和歌集」とその周辺4)物語文學の系譜 ?女流自照文學の成立、 「源氏物語」の世界、 「枕草子」の世界5)歴史物語と説話物語1.通過學習中古文學的歷史,掌握日本文學理念,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2.介紹隨筆,物語文學作品,提高欣賞日本文學的興趣。3.通過該階段代表作品的解析,理解“物の哀れ”“をかし”等理念。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結合傳統教學5中世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1)概観2)「新古今和歌集」の世界3)「平家物語」の世界4)中世の物語文學 ?隠者文學(長明と兼好)5)中世の日記と紀行1.了解在中世文學史發展的時代背景和原因,及其發展中所體現的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的特殊性。
2.通過部分文學作品的學習和分析,理解該時期的文學理念,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文學修養。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結合傳統教學6近世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1)概観2)近世小説の系譜3)俳諧の系譜4)近世の蕓能 ?浄瑠璃と歌舞伎5)和歌と漢文詩1.掌握江戸時代的時代背景與該時期文學開花的內部聯系。2.通過近世小說,俳諧,和歌等作品的分析,理解該時期文學理念,加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日本文化概論,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結合傳統教學7近現代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1)明治10年代から30年代2)明治30年代から40年代3)明治40年から大正年代4)大正末期から昭和初年度1.了解日本近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藝思潮,主要流派、作家及其作品內容,提高欣賞日本文學的興趣。2.豐富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對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分析,翻譯日本文化概論,理解,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文學修養。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結合傳統教學9 2 - 9 1四、成績評定及考核方式知識單元對應課程目標考核方式成績評定上代文學中古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出勤平時作業期末考試具體要求及成績評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課堂表現(10%),總分為100分,無故曠課一次扣5分,無故缺勤5次及以上者,取消本門課程考核資格;上課睡覺、玩手機、吃零食者被老師發現一次扣5分。
2.平時作業(10%):每學期課后作業三次以上,作業包括課后思考題和課后拓展題,評分以答題思路的規范性、整潔性、整體性、邏輯性、正確性為依據,每次滿分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作業相互完全雷同的,作業全不予批解,返回重做新題。3.期末考試(80%),期末進行綜合閉卷考試,總分為100分,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未達總分50%者,該門課程成績作不及格處理。中世文學近世文學近現代文學課程目標1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出勤平時作業期末考試五、課程教材及主要參考書1. 建議教材[1]劉立國編著《概說日本文學史》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年[2]崔香蘭主編《新編日本文學史》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年2. 主要參考書[1]趙平?李玲主編《日語文學作品讀解與翻譯》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4年[2]阮毅編著《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品選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4年[3]劉德潤?荊艷鶴?張建宇編《日本古典文學讀本》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9年3.在線學習資源[1]大學MOOC在線課程《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海外國語大學,高潔等 //SISU-[2] 大學MOOC在線課程《日本文學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張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