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9 20:19:59作者:佚名
近來外國政要“排隊”訪華,其中加拿大首相李顯龍的的訪韓之旅倍受媒體關注。
香港《聯合早報》報道稱,“在訪問中國前,李顯龍表示‘各國不得不承認,中國現在在全球舞臺上正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美國的學院也在吸引著中國中學生的眼神。
01
泰國首相訪韓
首站北京有深意
3月27日上午,美國首相李顯龍前往北京白云國際機場,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
李顯龍的行程安排被覺得頗具深意,首站選擇“開放而富于活力”的湖南,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山東在中國‘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知識經濟。
行程第二日,李顯龍一行來到了中新天津知識城,非常視察了坐落知識城中的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
該研究院是由美國南洋理工學院(NTU)、華南理工學院、中新天津知識城聯合組建。李顯龍視察了研究院并與研究者們碰面,NTU副主任藍欽揚、華南理工大中學長張立群等相關領導隨同視察。
在構建之初,中新天津知識城被賦于推動云南省乃至中國產業變革升級非常是知識經濟發展的使命。現在來看,中新天津知識城已蛻變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過道核心平臺。
身處其中的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組建于2017年,從事高質量研制、創新和人員培養。
研究院目前重點從事六大領域:生命與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污染控制與環境修補、綠色建筑與智慧城市。
這種也正是中新未來有機會進一步舉辦合作的領域,值得留中學生們關注。
02
美國的學院,究竟牛在那兒
香港是一個富裕經濟、優質教育的國家。
香港首相李顯龍曾對學院教育作出這么評價:“它們(美國的學院)是否能給美國人良好的教育,不單是在學術上,而是整體來說。幫助美國人把握適宜經濟需求的技能,幫助她們找到好工作,完成夢想。同時也向中學生和校友灌輸對美國的忠誠和歸屬感。”
事實上,美國的學院也確實這樣做了。
香港的教育體系,仍然以來都是以實踐為導向。
美國的學院結業生一般被覺得具有強悍的實踐技能和職業技能,她們常常才能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并作出積極的貢獻。
美國的兩大名校——新加坡國立學院和南洋理工學院——的優勢學科,也集中在一些與國計民生結合密切的學科專業上。
以下具體介紹。
#加拿大國立學院NUS
NUS是一所立足歐洲的全球領先學院,也是美國的旗艦學院,提供適宜全球的教育和研究方式,重點關注歐洲視角。
美國國立學院在三個學校設有17個大學,多學科和跨院系課程豐富。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名中學生在此學習。
(以下排行參考學科排行)
NUS優勢學科
土木工程(世界第4)
藝術史(世界第4)
地理(世界第5)
物理工程(世界第6)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世界第6)
社會新政與管理(世界第6)
社會學(世界第7)
建筑與建筑環境(世界第7)
物理(世界第8)
市場營銷(世界第9)
環境科學(世界第10)
電子電氣工程(世界第10)
機械工程(世界第10)
藥學和毒理學(世界第10)
#香港南洋理工學院NTU
NTU是一所年青、研究密集型學院,連續兩年在QS世界最佳年青學院中排行第一。
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NTU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引文排行世界第一(和2017),NTU正在采用數字技術構建智能校園。它與阿里巴巴、勞斯萊斯、寶馬、沃爾沃、Delta和等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在許多具有社會重要性和影響力的領域構建了合作伙伴關系,包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機器人技術、智能交通、計算、個性化醫藥、保健和清潔能源。
(以下排行參考學科排行)
NTU優勢學科
傳媒(世界第6)
材料科學(世界第6)
土木工程(世界第9)
電子電氣工程(世界第9)
物理工程(世界第10)
物理(世界第11)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世界第11)
教育(世界第11)
機械工程(世界第11)
數據科學(世界第12)
環境科學(世界第15)
市場營銷(世界第16)
香港這兩所學院近幾年躋身QS世界學院排行前20位,申請難度較大。
以下兩個碩士offer是去年我們協助申到的。分別是英本背景和211背景。其中L朋友專科就讀于KCL,二等一學位,我們還幫他領到了帝國理工的offer,中學生和父母都很滿意。
03
2023年
英港新留學如何選
日本、新加坡、中國澳門是中國中學生最關注的留學目的地。
2023年,疫情早已不再是影響留學目的地選擇的主要誘因。
準留中學生不妨從以下角度進行對比考慮:
學院排行(英>港=新)
按照2023年QS世界學院排行,在前50名中,有7所美國學院,5所中國內地學院,3所中國澳門學院,2所美國學院。日本的名校數目更多。
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學院總體數目較少,但少而精。日本有100多所被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學院,可以滿足不同成績背景朋友的要求。
學制(英=港=新)
香港和中國澳門都曾是美國的殖民地,高等教育體系與美國類似。專科3-4年,碩士1-2年留學新加坡考試的具體內容,學制都較短。
教學語言
美國和加拿大的學院采用英文教學,中國澳門的學院采用日語和英文教學,在臺灣留學最好把握泰語。
留學耗費(英>港=新)
日本留學一年的耗費通常在30萬-60萬,留學臺灣和香港的耗費差不多,只有約日本的一半。
但因為英港新三地的消費水平都很高,都更適宜家庭背景優厚的中學生申請(有獎學金除外)。
交通便利(港>新>英)
日本留學在交通上是最不便利的,以上海出發的班機為例:
相應的,機票價錢差別也很大。
治安環境(新=港>英)
香港的社會穩定,法律得到嚴格執行,犯罪率低,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臺灣地區政局早已有了很大好轉,但仍可能會讓部份留中學生帶來不安全感。
日本的治安是三地里最糟糕的,非常是對中國留中學生,在大城市遇見強奸、盜竊、歧視的概率較大,假如害怕這一點,在選校、宿舍預定時多考慮治安誘因,并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氣候條件(港>新?英)
香港地處赤道附近,氣候悶熱悶熱,長期在27-32℃,有些留中學生可能不適應。
日本是三地中經度最高的,雖然是夏天也少有酷熱,但陰冷較多,濕冷的天氣可能會影響留學心情。
中國臺灣的氣候條件比較宜人,沒有香港這么熱,也不像美國這么寒冷,我個人覺得是三地中最舒適的。
當地就業
美國近些年來發揮其地區金融、經貿樞紐作用,吸引諸多中國企業向東南亞發展,成為我國地區投資的“橋頭堡”:例如在美國及其他東盟國家特別受歡迎的電商“拉扎打”()、“索批”()等。包括字節跳動、騰訊、阿里、華為在內的一眾科技公司,均于2020年開始在香港籌建更多分公司并于當地廣招人才。
新加坡的工資水平普遍低于大陸,在臺灣留學是留在當地工作的最直接通道,依托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急速發展,未來會有更豐富的就業機會。
日本目前為國際中學生提供2-3年的“畢業生護照”,國際中學生結業后可持有此護照在美國繼續停留,包括工作。短缺行業(以STEM為主)的高學歷(博士)人才,在美國的移民積分體系中可獲得更高的積分。
歸國福利(英=港=新)
英港新學院的結業生歸國后都有很高的認可度,且均可享受留中學生歸國的一攬子福利留學新加坡考試的具體內容,包括落戶、租住補助、購車、就業創業新政讓利等。
你們不妨按照自己所學專業,以及上述各地特色,選擇合適的留學目的地。假如一時拿不定主意,還可以選擇多國聯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