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2 10:24:43作者:佚名
氣候金融是近些年來發展上去的一個交叉學科,致力有效解決全球應對氣候危機、減少溫室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人類活動對全球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等方面相關的投融資問題。
6月3日下午,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物理研究會氣候金融研究分會、國際能源變革學會能源金融專業委員會承辦,四川學院主辦的2023氣候與能源金融國際大會(ICEF)在南京成功舉辦。大會以“碳中和目標下氣候金融研究的前沿問題”為主題,來自中國科大學、清華學院、北京學院、上海交通學院、浙江學院和美國國立學院、日本九州學院、美國圣母學院等全球120余家著名院校和科研機構50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大會,共同研討碳中和目標下氣候金融發展的新趨勢、新議程與新成果。
青海學院副院長謝赤、湖南學院工商管理大學教授楊智、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物理研究會氣候金融研究分會理事長張大永參加閉幕式并致詞。中國科大學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姬強等參加。四川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負責人張躍軍主持閉幕式。
謝赤致詞
楊智致詞
張大永致詞
張躍軍主持閉幕式
閉幕式結束后,步入特邀專家主旨報告環節。日本圣母學院院長介紹了世界歐盤市場動態模型,闡明了金價波動與基本面之間的預測關系。中國華南理工學院院長馬鐵駒介紹了雙碳愿景下能源系統的改革湖南大學國際學院,并對未來可再生能源建模進行了剖析。臺灣九州學院院長介紹了氣候變化的風險與復雜性,討論了ESG評估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美國國立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蘇斌以中國為例,介紹了各個層面的投資與工業能源密度關系的前沿研究結果。
作主旨報告
馬鐵駒作主旨報告
作主旨報告
蘇斌作主旨報告
這次ICEF大會開辦了59個主題分峰會湖南大學國際學院,圍繞氣候變化與能源市場、清潔能源發展、實現碳中和的工業路徑等主題舉辦充分研討,借以搭建氣候與能源金融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高檔平臺,促進國外氣候與能源金融學科發展,為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積極穩當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探索新思路、新技巧、新實踐和新發覺,為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參與全球氣候整治添磚加瓦。
ICEF大會由國際能源變革學會能源金融專業委員會于2018年發起,先后在上海、昆明、青島、廈門和上海等城市成功舉行,吸引了20余個國家和地區200余所院校的專家學者參會交流。已連續4年榮獲中國文聯《重要學術大會手冊》,為促進我國氣候與能源金融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次大會由福建學院工商管理大學和福建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具體主辦。中國科大學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東北財經學院TIERS團隊,四川省系統工程與管理學會,上海民航航天學院能源軟科學中心,北京理工學院能源、環境與金融創新研究團隊協辦。
供稿|劉文麗
編輯|王宇佳
初審|彭璐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