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0-18 20:04:42作者:佚名
“常春藤”和“常青藤”這兩個稱謂,在指代美國一流私立學府時經常相互替換,容易造成誤解,實際上兩者聯系緊密但必須仔細區分,其中還包含許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只有分清二者關系,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名校的內涵。
它們并非意指其他對象,根本指向都是“常春藤聯盟”(Ivy),這個聯盟由8所一流私立學府構成。“常青藤”是“常春藤”的通俗說法,兩者本質相同,只是“常春藤”更符合聯盟的正式名稱。這兩種稱謂都蘊含著學術卓越和歷史積淀的象征意義,是美國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象征。
核心結論先行:指的都是同一個精英聯盟
必須首先搞清楚一個關鍵問題:所謂“常春藤”和所謂“常青藤”,在中國語言環境中,所指代的本體沒有任何區別——也就是那家知名的“Ivy ”。

該聯盟囊括了美國東北部八所私立高校,這些學校都擁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學術地位崇高,并且每年招收學生的過程都異常艱難。
1. 哈佛大學 (1636)
2. 耶魯大學 (1701)
3. 普林斯頓大學 (1746)
4. 哥倫比亞大學 (1754)

5. 賓夕法尼亞大學*(1740/創建年份有不同算法)
6. 布朗大學(1764)
7. 達特茅斯學院*(1769)
8. 康奈爾大學(1865)
為何一個英文詞匯“ivy”,翻譯成中文時會出現“常春藤”與“常青藤”兩種名稱呢?這主要是因為翻譯過程中對詞語含義的側重不同,同時受到語言自身發展變化的影響。

1. “常春藤” - 更貼近字面與起源:
植物學基礎:英文中的"Ivy"通常指常春藤屬植物,這種植物全年保持綠色,以攀爬方式生長,經常出現在歐美歷史悠久建筑的墻面上。
聯盟發源,一種廣為流傳的解釋是,那些古老學府的院落里,蔓延生長的繁茂藤蔓美國常春藤大學名單,為聯盟冠名(此名由三十年代體育界記者首創)
所以,“常春藤”這個譯名比較貼近字面意思美國常春藤大學名單,并且更強調聯盟名稱最初所依據的那個實物形象,也就是那些纏繞在古老學校建筑上的藤蔓。
2. “常青藤”更側重象征意義:

“常青”的含義:這個詞匯在中國語言中蘊含著深厚的象征意義,象征著不朽、穩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不會枯萎的特性。諸如松柏長青、基業長青之類的成語,都展現了這種吉祥的寓意。
符合頂尖學府理念:以“常春藤”作為譯名,更凸顯這八所高校“歷經數百年滄桑而學術聲譽常新、精英育人宗旨永續、培育英才代代相傳”的核心價值。此譯法超越了具體植物形態,提升到對其“恒久卓越與不朽聲望”的贊頌。
為何“常青藤”的稱呼更值得偏愛?
領會了兩種翻譯手法的不同側重,我們立刻就能察覺到,“常春藤”這個名稱,在寓意層面上更能準確反映這些一流學校的精髓,
脫離表象,觸及本質:這些高等學府的根本意義并非看圍墻是否覆蓋著某種蔓生植物(其實校園環境千差萬別),而是看它們經過數百年積累形成的學術底蘊、對學問開拓的持續向往、以及在各個范疇不斷造就杰出人才的本領。“常青”恰當地象征了這種“時間考驗而愈發鮮活、不斷煥發生機”的特點。

這種說法更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也蘊含著吉祥、持久、尊貴的含義。“基業永固”、“情誼長存”等說法廣為流傳。以“常青藤”來稱呼這些頂尖學校,更貼近中文使用者的文化感受和情感向往,同時也能更好地表達對其地位的敬重。
突出恒久杰出:所謂常青,意指不論歲月流轉,困境(考驗)多么嚴重,這些機構都能維持其領先位置和蓬勃生機,仿佛不凋的草木一般。這種表述比僅僅提及一種植物(常春藤)更能彰顯其作為知識圣地典范的寓意。
常青,是永恒卓越的象征。
因此,當再次談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八所全球一流的高等院校時,如果比較哪種中文叫法更能形象地體現它們永恒的精神特質和卓越的學術價值,那么“常春藤”顯然更為合適。
“常青” 二字,極為貼切地概括了這些高等學府歷經數百年歲月的卓越特質 —— 學術之樹持續茂盛起步網校,創新精神始終活躍,杰出風采歷久彌新。它們不僅是學問的穩固根基,更象征著人類追求卓越的崇高理念,比 “常春藤” 的說法更有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