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3 16:19:33作者:佚名
2022年2月7日,由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的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繁昌校區工程中標。 設計團隊展現了“山水情懷”的精神,提出了“敬山水、通情達理”的設計理念。 規劃以山水為脈絡,營造宜學環境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以設置工程職業院校的嚴謹合理性為基調。 以內西老校雨育精神鑄魂,延續校園獨特的感性人文底蘊,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校園。
圖書館效果圖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安徽省蕪湖市,蕪湖市繁昌區。 基地四面環山。 內部一半園水,一半園山。 與蕪湖一半城水、一半城山的城市格局相契合。 它就像一個微型城市。 凝聚了蕪湖的工匠精神和山水文脈。
大學生活動中心效果圖
山軸水韻順應潮流:場地設計秉承“順應潮流,吸納現場”的原則,結合景觀對地形、水系進行微處理,利用高差架設架空空間,減少土方量,最大程度保留景觀原貌。 以山水為核心構建景觀中軸線,打造“藍綠交織、水綠環抱”的生態網絡,打造“園中有水、影中有影”的園林景觀。水”。
中央核心景觀區鳥瞰圖
雨耕精神與匠心:設計團隊充分挖掘學校文化基因,探索“內心思想文化”,提煉空間記憶。 新校區體現了學校特色,繼往開來,展現了艱苦奮斗、進取的雨耕精神。 延續百年工業教育的職業學校所展現出的有序理性的工業思維,模塊化、模塊化的規劃布局,工業化、現代的建筑風格,傳承了蕪湖自古嚴謹、精益的工匠精神。
公共教學樓效果圖
新校區采用“密密麻麻、疏得跑馬”的組團布局模式。 外圍區域緊湊規整,形成城市街墻,著力塑造主體形象。 內部區域舒緩、開放,與景觀協調形成學校客廳。 結合學校功能特點,考慮交通噪聲影響,采用總體規劃布局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營造生態宜人、舒適安靜的學習生活環境。
西側鳥瞰圖
產教融合,開放共享:設計團隊研究了工程職業學校的教學和生活模式,確保各個功能組團合理布局、高效銜接。 突出產學研的融合性和共性,強調專業性、開放性、社會性的教學空間。 產研綜合體、對外交流中心、體育館等沿范陽大道布置,打破校園界限,積極與城市開放共享,促進產城融合。
走在第三產業街道上的人們的景色
模塊控制,靈活發展:繁昌校區建設考慮分期實施,一期建筑面積約23.4萬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積約27.6萬平方米。 規劃設計采用模塊化彈性增長模式,積極應對學校未來發展。 遵循“一次性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確保前期建設區能夠獨立運營英語作文,后期建設區采取“有機協調、自然擴張”的方式,確保持續精準增長未來的校園。
分期建設用地須知
生態自然、智慧校園:規劃設計尊重自然,以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為原則,遵循區域化、低成本的技術路線,打造可持續、生態、低碳的校園環境。 創建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平臺,充分融合教學、科研、管理等,結合BIM技術,貫穿前期規劃、設計、施工、后期運營維護的整個建筑周期,實現精細化、智能化、集成化控制。
西南校區夜景航拍效果圖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安徽蕪湖
項目名稱: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繁昌校區
建筑設計: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劉淼
設計團隊:張陽、鐘永新、王大偉、王陽、崔曉勇、張思明、李想、李藝偉、劉一凡、張曦、張子健、桑榮奇、付旭陽、張瑞哲、沉茜、陳丹丹, 趙元琪、馬天龍、李麗卓、楊毅、姚莉、王旭、孫亮、馬超、趙小文、梁偉、程國鋒、金占倫、董麗杰、王強、方百合、曹晨
竣工時間:預計2023年9月(一期)
目前狀態:進行中
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