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2 19:20:52作者:佚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在北京報道,2024年高考綜合評價和招生工作已經啟動。 這是打破“一次考試決定一生”的重要改革。
“我建議考生努力嘗試綜合評價錄取,這是提前錄取,相當于多了一次被名校錄取的機會。” 山東大學本科生于慶(化名)表示,她的錄取分數比同專業的高考成績還要好。 UEC學生的分數低了5分。
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著名高校均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招生規模不小。
目前,部分高校的學校考試已經開始。 綜合評價招生一般采取“三位一體”招生規則,即高考成績、專科考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成績相加并按順序排列。 其中,高考成績占比從50%到70%不等,從而有效降低高考表現異常帶來的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發現,今年綜合評價招生有新變化。 一些高校增設了優勢專業,為優勢生破例增加了條件。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第十年。 綜合評價招生的意義在于探索自主考試在高校的應用和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但由于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擴大,綜合評價招生的成本較高,目前僅在部分地區和部分高校實施。
擺脫分數主義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都是在普通批次之前錄取的,我建議考生不要放棄這些機會。” 于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與強基計劃相比,綜合評價招生“更劃算”。 她表示,強基計劃招生的專業都是基礎學科,而綜合評價招生的專業都是很多熱門學科,特別是新工科學科,競爭獲勝沒有硬性規定。 于慶本人考上了熱門的網絡安全相關專業。
2011年2024浙江高考人數,浙江省教育廳批準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兩所高校在招生中率先試點以高考、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依據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 、綜合素質評價(校考)。
2014年,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所985大??學開始嘗試這種招生模式。
今天參與的知名高校名單包括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大學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西湖大學、昆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等。
2023年,浙江大學安排招生計劃1080人,其中浙江省內980人,約占浙江省招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從錄取模式來看,各學校存在差異,但共同點是高考成績不再是唯一錄取條件。
浙江省擁有一大批“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高校。 高考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的比例也不一致。 有的是“6:3:1”,有的是“6:2:2”。 其他的是“6:2.5:1.5”。
北京外國語大學涵蓋日語、俄語、德語、法語等29個專業和方向。 高考成績(實際考試成績)與能力測試成績按7:3的比例相加。
昆山杜克大學綜合考慮高考成績(權重50%)、學校獨立綜合評價(權重40%)、高中學術能力測試成績(權重10%),按照“5:”進行評分錄取。 4:1" 模型。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11所高校今年在山東啟動綜合評價招生。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通報,考生綜合成績由夏季高考總成績(含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大學評估成績組成。 其中,原則上暑期高考總成績占比不低于50%。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推進綜合評價招生改革對于擺脫唯分數論、引導基礎教育轉變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價值。
越來越受歡迎
2024年,高校將新增優勢專業,吸引考生參加綜合評價招生。
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設智能海洋裝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并立即納入綜合評價招生。
中國計量大學新增標準化工程專業,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一。
此外,上海科技大學還新增了外語、外國史專業。 浙江外國語大學增設韓語、俄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等專業。 今年,南方科技大學新增生物醫學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兩個專業,均為中外合作辦學。 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國立大學今年計劃新增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數學科學(基礎數學)、基礎數學科學(基礎物理)、管理科學4個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高校的限制科目有變化。 以前只有理工科專業需要考物理,而一般都需要物理和化學。 同樣的現象在強基計劃的招生中也已經出現。
“新的高考改革給了學生參加考試的自由,但很多學生出于游戲的考慮,不愿意把難度更大的物理、化學選掉。 于是,一些高校無奈開設物理、化學預科課程,為高考不選物理的學生提供幫助。 高中理化新生雖然學了理化基礎知識,但實際效果甚微。”浙江某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然而綜合評價招生強基計劃下的“物理+化學”限制卻下達得很突然。 北京一名高二學生告訴記者,他的學校要求學生明確高中前半段的科目。 他選擇了物理而不是化學。 他沒想到,今年的招生簡章會發生變化,他會失去綜合評價招生和扎實的基礎。 規劃機會。
此外,今年部分高校還針對基礎學科尖子生增加了特殊條件。
對于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等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華南理工大學今年增加了規定。 經審核,符合相關條件的候選人將直接通過初審。
上海、浙江是綜合評價招生較早啟動的地區,招生規模也較大。 例如,上海華南理工大學通過綜合評價和普通批次兩種方式招生。 其中,綜合評價招生計劃招生16人,普通批次招生8人。
因此,越來越多的考生傾向于選擇綜合評價進行招生。
據介紹,今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綜合評價浙江省有效報考人數為15218人,比2023年增加3320余人。與2023年相比,入圍普考考生折算成績正在進步,從130分提高到135分。 越來越多的學生申請名牌高中。 學軍中學報名人數為603人,比2023年增長25%;杭州高級中學報名人數為421人,比2023年增長21%。
浙江外國語學院今年綜合評價招生報名總人數為5595人,計劃錄取115人,招生比例為49:1。
各種形式的學校測試
隨著高考成績占比的下降,相應高考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
高考面試非常重要。 “建議高考后5至10天認真準備,主要包括自我介紹、對社會熱點話題的評論、對學科專業的了解、對未來學習和工作的規劃等2024浙江高考人數,同時還要模擬面試過程。” 于慶說道。
一些高校特別重視“校園開放日”。 上海科技大學對所有考生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后,確定參加“校園開放日”的考生名單。 “校園開放日”將通過以綜合面試為主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對參賽考生分三個年級打分,分數從10分到20分不等,最后加到高考成績中錄取。
上海紐約大學根據學生在初審過程中的表現和“校園日活動”,確定優先錄取(A.預錄取)、考慮錄取(B.待錄取)和拒絕錄取三種類別。 其中英語作文,預錄取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本批次控制線即可錄取。
但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應用仍有待完善。 《教育部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高中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并在普通高等學校等特殊類型招生中參考使用強基計劃有待加強。
“高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由高中生負責。呈現方式有的是分層評價,有的是現實記錄和附加材料。” 浙江某高校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人說。
“這就導致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檔案類似于體檢報告,高校沒有辦法快速提取信息、轉換信息、打分。” 他說。
學校測試和審核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另一個障礙是成本。 “高校需要招聘更多招生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整理復習材料,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完成招生任務。”他說。
熊丙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如果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在高考招生中沒有發揮作用,那么高中學校的綜合素質評價可能會流于形式。
一些高校正在努力探索和嘗試,增加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權重并量化。
上海科技大學規定,當考生總成績、校園開放日綜合成績、數學單科成績相同時,將根據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擇優錄取。
南方科技大學規定綜合素質占總成績的3%,但招生簡章并未公布具體評分規則。 僅在浙江省招生簡章中注明:“綜合素質評價是我校專家組創新實踐的結果”。 將從學科專業知識、藝術體育素養、社會責任感、思想道德品質(并參照中學綜合素質評價)五個方面對考生進行測試和評分。
“加強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中的應用,需要進一步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提高高校招生能力。” 浙江某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