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20 21:04:22作者:佚名
去哪留學,先看政策 各國留學新政漸寬
2016年,各國優秀大學為爭搶好學生,相繼推出了很多留學新政策。雖然2015年熱門留學國在政策方面改革的步伐較大,適當放寬。政策亮點在英國。英國最新政策“開放兩年多次往返簽證”,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到英國學習,也為留學生家長去英國探親提供方便。英國學位課程學制很短:本科三年,碩士一年,文憑含金量高英國留學新政策,國際認可度高英國留學新政策,且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歷史新低,這也是中國赴國英留學生增加的重要因素。
為什么逛展會?抓住機會見“大咖”,爭取印象分
海外大咖院校云集的國際教育展,可以進行對比各國家、各院校的機會。對于剛開始有留學念頭,不知從何準備起的“懵懂型”,還是已有目標但不清晰,需要專業意見的“備戰型”,我們建議:貨比三家,多在感興趣的院校展位前坐下來聊聊,自己關心的問題,可以重復問不同的院校,多跑幾處,往往能越聊越有方向。
基于成本和時間段的考慮,大部分海外院校的工作人員都不會動不動飛來中國招生。
與平時的講座和顧問答疑不同,負責國際招生的老師,通常是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正編的工作人員,掌握的是第一手信息,往往會隨展會帶來學校的官方宣傳冊、照片、視頻,對學校了如指掌。學生可以向他們盡可能咨詢細致的問題,甚至詢問與其他學校的異同,在重要的大型展會,最幸運的情況是,校方代表就是招生官,甚至就是校長本人“微服私訪”。
尤其是海外中學展,面見咨詢有時候就等于初次面試。
我們經常看到這些校長和招生官會詳細記錄面談情況,包括姓名、成績、興趣愛好以及聊天后自己的感受,對孩子留下越深的印象,越能在將來申請時獲得優勢。
很多小留學生都曾表示,拿到offer后招生官才告訴他們,是最初在展會上的相見,給他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逛展會咨詢也別只“看臉”。
看上去是典型的西方人,未必就是校長或招生官,有時只是該校語言機構的培訓老師;而亞裔面孔的校方代表,不一定不是學校官方人員,很多都是學校亞洲或中國辦公室真正的招生官。因此,沒必要根據面孔判定,關鍵還在于對答是否流利有說服力,對學校的描述是否客觀、全面、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