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2-24 10:01:42作者:佚名
農學院歷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創建的銘賢學校農科,1999年在農學系、植保系、農作站基礎上合并成立了農學院。在幾代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編教職工134名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教授27人、副教授58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1人、引進海外高層次“百人計劃”人才11人,有省“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工程”1人,其他省級各類人才近70人次,有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項。近年鑒定成果40余項,獲國家三等獎2項,省部級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13項,培育審定國家級品種3個、省級品種12個。
學科優勢明顯:學院有作物學、植物保護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農業部華北黃土高原地區作物栽培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山西小麥國家首批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等多個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平臺。現有農學、植物保護、農藝教育、動植物檢疫(植物檢疫方向)、制藥工程、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7個本科專業,有農學本碩統籌培養班和農學本科功能農業班各1個,其中農學、植物保護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和省級優勢專業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在讀本科生近2000人,碩士研究生220余人,博士生50余人。
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效顯著:學院創新創業事跡被團中央收入高校基層團支部《活力寶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獲團中央、全國學聯通報表揚;涌現出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黃超、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馬紅等一大批創新創業優秀個人,新華社、山西衛視等媒體多次報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和學生個人事跡。
社會服務影響巨大: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山西農業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有多名專家被山西省科協、山西省人社廳等單位授予科普惠農“五個一百”服務基層行動優秀專家、科技支農特殊貢獻專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先后有山西衛視、山西科技報、黃河新聞網、山西新農村網、新華網山西頻道、太原日報等多家媒體對學院所開展的科技服務進行了專題報導。
學院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碩、博士研究生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教育體系。在培養模式上注重從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變,努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