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24 17:15:48作者:佚名
"中考體育改革給家長、孩子帶來緊迫感的同時,也引起了體育課設置、運動場地開放、課后鍛煉等問題的討論。"
相信近幾年來很多小學、初中學生的家長,生活里肯定充斥著不少關于體育中考的話題。
各地不斷出臺的各類體育中考改革的政策,更是讓家長和孩子為體育鍛煉繃緊了神經。
的確,這幾年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的狀況讓我們不得不重視,不僅僅是小胖墩、小眼鏡的人數呈上漲趨勢,在體育課上跑幾步就累,站一會兒軍姿就暈倒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為了解決這一現狀,考試就成了能夠迅速見成效的手段,中考讓孩子的體質在一段時期內得到快速提升,出現高一體質最強的現象。
但是很多學生進入高中后,再也不愿意參加運動,甚至對體育厭煩,導致高三乃至大學,體質又呈“斷崖式”下降,讓當初為了考試而參加的體育鍛煉變得毫無意義。
而隨著“體育進高考”這個想法的提出,相信青少年的體質還會再一次得到提升。
但是,考試只是階段性戰略,體育發展不能只靠考試來實現,不然會適得其反。
其實,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讓體育成為主科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習大大近期在三明市考察調研時指出,“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p>
我們建設體育強國,也是為了讓全民體質都得到提升。而青少年作為體育強國建設的基礎人群,讓他們養成終身喜愛運動的習慣,才是目前體育工作的重點。
但這個目標絕不是靠考試來實現的。
那這個習慣如何養成?
有人說養成一個習慣只要連續做這件事21天就可以,那我就想問有多少家長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有時間、有場地隨時去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呢?
每天放學,大多數孩子回家就是作業,有些孩子還有各種補習班。而最容易養成習慣的小學生,接送都是問題,談何運動。
“家里沒有老人接送孩子,每天孩子放學我們還沒下班,夫妻倆只能換著請假接孩子,很鬧心?!币患议L表示。
“對于不少家長而言,盡管家里有老人可以接孩子,但孩子接回家也只不過是”放養“。不少爺爺奶奶也未必能管得住孫輩,只能任由他們自己?!便~陵市教育局黨委委員、銅陵市教育局副局長徐磊表示。
那么,三點半放學后的這段時間,學校能否利用起來,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呢?
其實,已經有很多學校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資料圖)
據報道,安徽省銅陵市田家炳小學不少學生放學后沒有去課外班,而是留在學校參加“快樂三點半”活動。通過挖掘本校有體育特長的教師,引進校外體育俱樂部資源,學校在下午放學后開設了免費的、學生自愿參加的文藝、體育課程。
當然,不只是安徽,北京、廣東、陜西、河北、安徽等多個省市的部分小學都在開展“課后三點半”體育活動,體育課時增多了,體育運動越來越成為常態。
寶雞市三迪小學的學生下午放學后在學校進行足球訓練
當然,由于受人員、經費等因素的制約,這種形式在所有學校實行還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場地。
雖然2015年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師資力量、場館設施條件均有較大改善。
但是,放假是學校場地不開放;較遠的社會收費場地又給家長帶來經濟和時間的壓力,為很多孩子運動帶來影響。
就拿北京來說,周邊遠郊區縣孩子運動場地一般也是和社區健身設施在一起。先不說場地是否正規,就是安全問題也很嚴重。
大家一定還記得發生在地壇公園大爺健身撞飛小女孩的事情吧,這種教訓我們要吸取。
也有網友表示,只要將體育作為主科進行考試的安排,家長、孩子自然會想辦法找場地自己進行鍛煉。
但客觀上,家長有無時間,周邊是否有合適運動場地,還是制約著體育運動的開展,不是可以跳繩的地方就可以打籃球,必須有場地。
前面我們也說了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練體育不單單是為了考試,而是要督促孩子養成運動習慣。
也許有人會說,去參加培訓班啊。不錯,孩子想運動,想要熟練掌握運動技能,參加培訓是必要的。
但是,培訓班課時是固定的,平時呢?孩子想運動卻沒場地,相對于培訓班上課來說,少了無拘無束奔跑的樂趣。
沒有樂趣,又怎么讓運動成為習慣呢?
今年初,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足球場地對外開放和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這讓我們看到了場地自由的希望。
而來自中國政府網“教育部積極會同體育總局等部門,做好已建體育場地設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檔升級,進一步盤活現有存量資源,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和社會公共體育場館雙向開放?!钡男畔?,也讓我們看到未來孩子運動不再為找一處合適的場地而犯愁。
我想說,如果孩子能像那些體育比較發達的國家的孩子一樣,每天都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運動,自由奔跑,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愛上運動。
所以,我們要集合各方力量,利用好三點半后放學時間,開放校園體育場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采取合理合規的方式促進體育運動的開展,給孩子制造養成習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