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8-11 16:30:42作者:佚名
北宋科學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和元年(1054),沈括以父蔭入仕,任海州沭陽縣(今屬江蘇)主簿。修筑渠堰,開發農田,頗有政績。治平三年(1066),入京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年間姓林的名人,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為相,銳意改革,沈括也參與了當時的許多活動。八年夏,遼人意欲侵占宋朝河東路沿邊土地,引起邊界糾紛。沈括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奉使交涉。到遼廷后,據理力爭,先后6次辯論,遼人不能屈,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成《使虜圖抄》,上于朝廷。元佑二年(1087),他完成了在熙寧九年即已奉命編繪的“天下郡縣圖”,定名為《守令圖》。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潤州(今江蘇鎮江),將他以前購置的園地,加以經營姓林的名人,名為“夢溪園”,在此隱居8年后去世。其間,寫成了他的科學名著《夢溪筆談》,以及農學著作《夢溪忘懷錄》(已佚)、醫學著作《良方》等。沈括所著詩文,在南宋時編成《長興集》41卷,今殘存19卷。沈括資質聰穎,勤于思考,并能夠向各行各業能者學習,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地學、生物醫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貢獻,在化學、工程技術等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學、音樂、藝術、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科學家,1979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編號2027)命名為沈括。起名網姓沈的名人,沈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