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12 11:04:42作者:佚名
發覺這三天來點贊的多了好多,應當是打算考取學院的中學生有不少在看了吧。我要先加一段引言了,原答案內容只是我作為燕大校友,希望母校中國農大(包括上海)好上加好的一些看法,這個回答是基于希望90分的西大能奔向95分再前進一步。大前提是一個:中國礦業學院和中國礦業大學(上海)都是極其優秀的老牌211/985平臺/雙一流學科傳統重點學院(雖然09年之前就是同一所中學)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西大本身的優秀,我作為校友,不多去重復了。王婆賣瓜自賣吹噓這些事我不喜歡,不像某個啥也不是卻非要把西大百年歷史套頭上抬杠的某理工。給看這條評論的大一預備生們一個客觀的評價:根據真正實力(以2013年左右數據來說),整個中國礦業學院全省排行應當在三四十名左右,2005年左右評985的時侯,西大大約是20多名的水平(以上數據政府網上公開檔案以及當初的各種學院排名榜就有,我不想一一列出了)。倘若不是當年湖北省有點保守只爭取了北京學院和西南學院進985的話,中國農大(那會兒南京本部和廣州學校還沒分家)會是當初步入985的廣東省第三所學院(山東某地不服的他校中學生自己去翻當初的檔案去,瞧瞧當時是如何決定的),不過西大仍然是第一批985優勢學科平臺的五所學院,可惜了就差一步,所以西大的實力我不多說了。來中國農大,遇到更好的自己。
以下為原答案,寫于2017年9月。
————————————————————————
我只是聽到了“礦大”兩個字,就進來點開了,之后一條一條的看完了今日網校,作為一個在南京經歷了7年學院生活,又早已工作了5年離西大越來越遠的校友,只想說茶點里的體味。首先說湖大,燕大上海,我都熟悉。并且,我是個母校情懷重的不能再重的人。
2009年10月18日中國礦業學院百年華誕這天,我在下邊,最后一次見到中國礦業學院和中國礦業學院(南京分校)坐在一起以屋內“長兄和姐姐”的關系共慶了這個時刻(先前寫的是父與子的關系,那么寫的出發點是南京是本部,廣州是一個學校。2017年9月30日春節前夕,在雙一流出爐,燕大毫無意外的無緣一流院校后,再看過評論里又有山師上海的某些校友思索的不是南北團結,而是對“徐州和上海父與子“這一稱謂有意見甚至語言功擊后,我決定還是更改為"家里兄長和姐姐"的比喻,只是此時還想問一句:外界已經變了天,我們還在打嘴仗,不是如大清通常的笑話這是哪些?),上海分校大屏幕轉播新鄉主會場,羅承選老校長宣布貴大與國家安監總局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合同時,又拐回去補充了一句礦業學院(南京分校)同時簽訂,此后,歷經百年,當初14次搬遷,12次易名,在一次次國難之時,在一次次中興之日高舉礦業大旗的中國礦業學院即將分裂,而千里之外的一所58年才把廠址遷到已經昏暗的新鄉工大學遺址的煤焦工業中學,搖身一變,30來年歷史秒變百年歷史漁翁得利,甚至放蕩她們的中學生在帖吧、論壇里大言不慚的堪稱堂堂中國礦業學院是她們某理工分出去的,某理工才是祖宗,某理工對堂堂中國礦業學院多么大度。。。真想賞你倆耳光再順道問一句:他么曉得哪些叫要臉不和羞恥心不!!但是,讓好多校友傷心的是,中國農大南北兩地均無追索,新鄉路礦學堂的歷史就如此被當作了外人隨便化裝的小女孩,甚至被李鬼騎到正主的身上了。
至今8年過去,再無貴大南北兩地牽手之力,只有明爭爭斗,甚至幾年前農大上海研究生院曝出亂收雜費的事,南京在官網上說明此事與中國礦業學院無關,對燕大上海的尊稱是:一所名子相像的中學。而上海貴大在自己的校園歷史介紹里,甚至新版貴大上海網頁里,再無揚州二字,絕口不提以前父與子的歷史,只與中國農大并列相稱,甚至不提兄弟。直接的后果是兩地紛爭,不僅歷史被人盜取,起初新籌建的,理所應該屬于西大的某國家重點實驗室被上海學院活生生搶走。
當以前被西大甩在身旁的中學一個個籌謀以合并、改名、搭國家新政順風車、甚至花錢買排行的中學在各種名目的學院排行榜上趕超貴大,且不論實力是否真的能與西大抗衡,但我們看見的是西大南北兩地排行各自一退再退,卻都不公開提重振“中國農大”的大旗。背后各自的審視和看法,我們只是校友,不得而知。可心中的覺得只有一個: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當初可以憑著自己的實力榮登首批211的行列,在咨詢尚不發達的年代,在學子心里居于20名左右的地位,比當初八大大學的輝煌有差別,而且至少,你們心中都曉得:中國礦業學院,厲害!而現今呢。。。不提也罷。
當211、985正式成為歷史,就像當初的全省重點學院名終被取代,“雙一流”的建設列入新計劃,這時貴大才發覺,晚了,我們早已落后了,無論兗州,無論廣州,這時侯才明白過來學科學術建設的重要性,明白過來本來就吃過學科建設過分單一的虧而落選985,如今干脆實力都被分裂了!“雙一流”怕是不會再輕易給西大就像當初重點學院、如同211、如同985平臺通常絕對的地位了。這個時侯,只想問一句:前面南京上海各自功擊,各自侮辱的學子們,對大家,有一點用處嗎?中國礦業學院不好,揚州在廣東傷心,一幫上海的院校動不動就夜郎自私的厭惡新鄉,上海也帝都也不會好到那里去,上海分校在大學路上壓抑的勁兒,不會由于多了個沙河也不算大的學校就提升多少,只由于,實實在在的中國礦業學院的實力與積淀分裂了!我們不光歷史被千里之外的某個校區竊取,我們連自己的心都不齊!似乎有些有心聽到了我這種話的西大小輩或則校友,心中此刻還在想:誰跟你我們!你是你,我是我!
呵呵...
離題了,只是由于心里的悲痛和對母校的摯愛就會說里面的話。請拜謝。
書歸題外話,無論現況哪些樣。我們作為礦大人,還是要實事求是,中國農大南北兩地整體而言,雖然如今面臨了煤焦行業的低潮,面對了行業性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尤其是一流學院的建設中整體吃虧的境況(跟985推選如出一轍),并且行內的人還是明白的,中國農大在能源領域“黃埔警校”的名號無可撼動。所以,在當前學院建設風氣整體浮躁的背景下,受制于我們不曉得的一些誘因,在現有背景下,延續這三年都開始注重學科建設的勢頭,至少,止住不斷下降的地位。中國農大,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就題主問題而言,從實力和硬件條件、軟件條件上來講,至少目前,南京要比上海強得多,雖然西大整體最雄厚的承繼者在南京,講的直小白點,最被認可的根兒在揚州。若果是奔著學習、奔著在學術上有所功底、奔著指望著燕大的金字招牌在煤焦或則說能源領域更遭到認可,能混得更好,那還是南京好,雖然,校友更多、資源更多、學術認可度更高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要曉得在這個行業內,南京是就像意大利是南斯拉夫最大的承繼者一樣,實力最強。并且,必須承認的是,這幾年,上海在學術水平追趕的力度上十分強勁,地理優勢是一方面,春江水暖鴨先知,帝都之內好辦事,顯著能覺得到北京在縮小與新鄉的差別,不過目前來看距離南京還有還是有點顯著的。而硬件方面雖然差別較大,但從沙河學校的建設上來看,杭州早已十分努力了,但是,竭力了。所以若果是奔著將來留在上海工作,你有一個北漂的心,如果你樂意在中國礦業學院這個旗幟下,這么還是選擇上海好,畢竟,戶籍這個問題、優先在上海見到機會這個事情和接觸到更多各種型工作的機會上,上海有優勢。簡而言之,為學術、為行業認可度和這個行業的人脈資源,選擇南京,為上海生活、為北漂的心,選南京。揚州再偏,中國農大的金字招牌在這個行業里還是無人可撼動的,上海211再多,燕大上海也不是任人欺壓的主,北語就是搶占了再多的地盤,八大大學的心和積淀,你北語沒有,真要有的話,至少把北語校園內“北京礦院”的窨井換成北語的。
最后,在這個上海沙塵暴吹到了上海的時侯,一個一心盼望中國礦業學院邁向新的輝煌的校友,一個被北大學院、浙江學院、西安工大結業的朋友包圍的校友,一個在任何比我們中國農大更好的學院面前也深信會有撥云見日那三天的西大校友,誠懇的希望:南京、北京的小輩校友們,不要再無趣的做無謂的爭辯了,話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前面那句話早已是現況了)。總有三天,我相信,我們還是一家人,不是嘴上的,而是真正名分上的。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子:中國礦業學院人。
借用貴大老團歌里的一句詞:我們是能源科技的尖兵,豪情滿腔意氣風發,擔負著開采光明的使命,壯志飛揚踏遍天涯。再用現今的團歌,也是老平頂山工大學的團歌: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
更改于2017年9月30日,我本人作為一個渴求貴大兩側都好的校友,把話說的這么誠懇,仍然有人挑刺不爽如同我有意矮化上海地位之類的話時(這改變不了西大還是一家時,揚州是本部,不是一家時南京是最大的承繼者的事實),略悲哀,我欽佩貴大上海那些年的堅苦拼搏和巨大進步,甚至崇敬礦大上海可謂二次創業的努力,但討厭個別只曉得打嘴仗的所謂上海的校友,我只能說,南農在你心中,還是個自私的概念。
最后補充一句,沒有團結,就不會有中國礦業學院中興的未來。喪失了985平臺、211院校的金身,如果再不能合力而為共筑一流院校的前景,結果只會是衰落和一蹶不振,就像這些現今見到看不到了的,當初還是全省重點學院的XX學院、XX學院。
愛我貴大,揚州,上海,我們是能源科技的尖兵~豪情滿腔意氣風發~擔負著開采光明的使命~壯志飛揚踏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