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13 17:13:52作者:佚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馬銘悅楊琳|天津報導
豆瓣上有一個“大學”,five是“廢物”的譯音,一群來自985、211的中學生們在這所虛擬校園里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看似很喪的小組,雖然也飽含著好多正能量,這些調侃廢物(five)的名校學院生們,在這兒分享自身的問題,討論怎樣脫困,相互開導,盼望進步。
“小時候,你們都在說學習。長大后,看的都是薪水,原先夸你考上985的是她們,如今說你薪資不如某甲本科的也是她們。”這是記者步入這個小組,映入眼瞼的第一句話。近五年,好多人感嘆985/211結業的中學生薪資竟不如本科、職校的結業生。甚至有名校結業的中學生回到家被同事問:“原來重本學院也不包分配?”這些來自社會的指責,讓背負名校光環的中學生哭笑不得,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學“廢”了。
笑寒:我不是“凡爾賽”,我是真five
這三天看見我們豆瓣小組上熱搜了,我想說雖然我們并不想被代表,每位人都有每位人的苦楚,希望你們能放下對985/211的濾鏡,我們也是普通人。
談談我的經歷吧,學歷背景本碩帝都雙一流,看著似乎還可以,不過就是看著。專科就是讀廢的那個人,學院時加入了一堆社聯,科研項目一個沒出席最垃圾的985,搭著順風車勉強獲得一個校級獎勵,勉強沒有掛過科。大四隨波逐流考研,但由于自制力十分差,預料之中失敗了。
二戰成功混上了碩士,自以為人生展開新篇章,結果是碩士讀廢。碩士期間我依舊不自律,懶癌,語言一個沒考,論文一篇也沒寫下來。惟一業績就是搭著順風車,在我課堂作業的基礎上混了一個普刊的二作。
結業這一年新冠爆發,急忙中找到了一家國企,在上海,福利待遇很好,而且領域跨徑很大,我從一個社科領域跨到了IT行業,須要自學好多東西,而且我這個人真的很爛。領導人還是挺好的,招我進來時對我期盼很高,但很快發覺我干事效率低,還啥啥不懂,于是挨打就是家常便飯。說實話干得很苦悶,越發讓自己感覺渺茫,并且認為自己真的廢物的不行。朋友專科結業,干活比我好上n多倍。
于是我心血來潮又想去考博。家人很支持,父親認為只要讀完博士,還能飛黃騰達,而我早就明白科研民工有多苦,有多難熬,很有可能三十讀下來,還是待業。
當你們看見我的經歷,可能會認為我很凡爾賽?只有我曉得自己有多five,執行力低位截肢。做夢都是自己人到中年在城市里撿垃圾啊,真的絕望。
九月份就要開學了,博士開始還沒開始讀最垃圾的985,就有了要讀廢的預感。導師讓我把碩士論文開學前改下來,我一個字沒動,導師給我的校譯工作也沒寫。
我把我的經歷分享到我們小組,好多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覺得,也有人認為我凡爾賽,其實我也收到了好多人的鼓勵,非常感動,說實話,能力很強是真的沒有,“小鎮做題家”罷了,我確實運氣還可以,但如今越來越覺得“德不配位”了。
雖然five的自我感,來自于平輩壓力,覺得我自己一路往上走,實際上本質沒有提高。我曾經老是認為性格決定命運這一句話很假大空,但現今真的,不自律的話,即使起點高再多,也會被努力彌平。除非有那個無上的天賦,可惜大多數人都不是。
木木:人能否做到表面體面,早已很不容易
考上985對我來說,更多是一種人生的體驗吧。
結業以后,我沒進熱門的大廠、外企,也沒考公務員,去了北京的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和男同學留在了同一個城市。當時工作環境不太好,老總很“事兒”、工資低,我還得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后來就離職了。在家復習一年,考入了體制內。
我倒是沒調侃“廢物”,但也有時自嘲自己是條“咸魚”。
考入了名校,不管女孩女孩,好多人會認為“在如此好的分校結業,將來的工作不能找太次的,不然自己都勸說不了自己,周圍同事同學會看笑話的”。這是很大的壓力。
工作后發覺,在中學上學念得再好,到工作崗位也用不上,工作更多的是須要人的智商、溝通交流和辦事能力。剛進單位,你們可能說“名牌學院的研究生來這大材小用”,這種人不曉得如今找工作有多難。工作一段時間后,她們又可能說“名牌學院的研究生連這點事還干不明白”。
我認識很多985、211結業的,但是好多都是研究生,雖然你們是有分層的,一部份確實比較獨立、個性,也很精明能干,還有一部份是書念得好的普通人。
尤其是作為男生,一旦錯過一些時機和機會,真的很難“翻盤”。我認識一個哥哥,也是985結業,她是工作5年后才考的研究生,考了三年才考上,上學期間又受孕了,生了兒子。結業時大伙一起聊天,都認為以北京的求職環境來說,考公務員、銀行、教師那些選擇會比較好。她第一年國考、市考沒考上,太壞的職位不想報,好職位競爭又大,帶兒子也不能專心備考。第二年又考,她還是沒考上。這時侯她早已好久沒工作了。
她認為“再在家閑著人就廢了”,后來找了一份工作,也沒準備長久干下去。家人對她的要求是:只要年紀準許,公務員就得仍然考。人受磨難后態度也會變,從最開始必須考編,到后來也能接受勞務派遣制,也不在意他人的閑言碎語了。雖然,30多歲,有兒子,又長時間沒工作的女人,無論在哪都很難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了。
人能否做到表面體面就早已很不容易了。
雖然無論是調侃“985廢物”還是“985咸魚”,你們心中還是以985為榮的,還是想改變這些狀態的。以前上過某甲著名學院,肯定心中覺得十分有面兒。“985廢物”那也得是“985”啊!
我感覺985的光環僅僅逗留在領到投檔通知書到結業找工作的這段時間里,但可能過了短短的兩兩年以后,對好多人來說,它可能不會在人生中形成重大影響了。
奈奈:我在科研單位干宣傳
我為何說自己“five”呢?我這工作挺閑的,有時侯確實認為自己這工作沒啥價值。
我是藝術類專業,研究生結業后,考入了一家科研單位做宣傳類工作。單位是科研機構,我做攝影、視頻這一塊在單位屬于給他人服務的工種,沒有自己的科研成果。
有時侯自己很閑,有時侯又忙得不得了。他人有科研項目,可以干出成績、拿績效,對收入和晉升是有幫助的,我就比較難堪。
我也想過參與他人的科研項目,然而我學工科,專業又偏藝術,人家理工科肯定不樂意帶你。之前也尋思過考博,但我工作才一年就要走,要顧忌的東西也好多。單位愿不樂意放你?以后再找工作如何辦?
現今的工作,我能“一眼望到頭”。現今年青,想到一眼望到頭的工作,我認為整個人都沒有希望了,而且人隨著年紀改變,態度也會變,可能等我年齡再大一點,就不會那么想了。雖然,好多人拼了命想找“一眼望到頭”的工作還找不到。
在中學時,我的專業分數還不錯,但分數不代表能力,頂多說明會考試罷了。結業以后誰關心你在中學考多少分啊?有時在業務上遇見點困局,我就比較煩他人說“你不是學這個的嗎?”
我學這個專業,也不代表我精通到能解決所有實際問題吧?不是那么回事兒。
其實,按理來說我是專業的應當做到精通,但我確實沒有做到。
我有時侯害怕,自己在單位不干主要業務,隨著時代發展,單位會不會把我這崗位給淘汰了?
曾書:哪怕外邊一萬多二月的薪水,我也喜歡老家4000左右的
我,專科985,研究生211,結業就在家賦閑了。
曾經沒有感覺,見到熱搜后,也認為自己是“廢物”。師兄常常說我是逆向行駛,人家都趕著向前,而我卻要往退后。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呢?我學了7年的專業,結業后根本不想從事這方面工作,由于沒有選擇自己所學專業的工作,所以會感覺有點廢,如今準備回山西考公務員。
7年前,我從新疆考到北方的一所985,中考的時侯只考慮985,專業是自己隨意報的,中考的時侯哪懂這種,母親也不懂,認為文科那里都用的上,所以選的是新能源材料與元件這個專業,就這樣學了四年。考研的時侯發揮不理想,最后調劑到一所211中學,學的是冶金工程。其實很不甘愿,但由于各類各樣的緣由,雖然主要還是自己年齡大了,不想耽擱時間,還是去了。
我所學專業的行業主要都在北方,也有好多就業機會,我不大想去。首先我想回山西發展,由于父親去世了,母親也要退職了,就想在母親身邊。其次,我也剛結業,回去考公務員,覺得沒這么大難度。
我都快30的人了,到了容易抑郁的年齡。985/211結業,目前沒工作,可能只是有些狂躁吧,由于認為不想隨意找個工作干。
讀了如此多年書,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的田園生活,不喜歡城市生活,念書的時侯就是想去瞧瞧,看完也沒感覺哪些。目前大部份城市都變得擁擠,快速,我認為少了好多人情味道,哪怕外邊一萬多二月的薪水,我也喜歡這4000左右的。
其實也有人會說,你學了如此多,為何不去大城市工作,為何不想掙得多一點。我不會在乎那些社會上的想法,我學到的東西,見到的東西,是金錢未能評判的。我就是感覺,只要有一份工作,即使是對社會做貢獻了,不管哪些樣的工作,認真做好就行,能漸漸生活就好。
想明白了就好,好多人都不曉得拼了命到底為了哪些?在向一些人、一些觀點證明哪些。大部份人僅僅是生存在諾大的城市里,自己對這個世界太渺小了。
原本是28號考公務員的,結果由于疫情延后了。如今我就想趕快出席公務員考試,讓我找到一點點存在的價值!我如今的人生目標就是繼續學習,自我構建。工作目標就是之后能為社會多做些事吧,我考的是鄉鎮上的公務員,當代青年學院生,要到基層去磨煉、去服務。等我離休了之后,我想去大草原放羊,養一大群羊,回歸田園生活。
(文中笑寒、木木、奈奈、曾書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