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473'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0
更新時間:2021-05-17 11:57:07作者:admin2
中國985大學39所,每年大約招生20萬(按每校本科招生5000人計),中國每年高考人數900多萬,985大學錄取率大約2%左右;美國前100大學,每年大約招生40萬(按每校本科招生4000人計),全美“高考”人數大約200萬,排名前100的大學錄取率是20%,如此看來,中國985大學的錄取難度是美國前100大學錄取難度的10倍!
今年華盛頓大學一共收到了45,584份申請,錄取了其中23,606人,總錄取率為51.7%。看看我們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的錄取數據,共有9,771位學生提交申請,其中4,238位被錄取,國際學生錄取率為43%,不到50%,和藤校對比,錄取率固然高,但在美國的公立學校中,43%的錄取率是低于平均水平的,加上我們以往的案例經驗,華盛頓大學申請難度真的很大!
其實,比起常青藤的雷人錄取率來,即使是精英大學,錄取率也遠非那么可怕。比如,在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排名第14,錄取率為17%;大名鼎鼎的圣母大學,錄取率21%;最著名的女校、也是希拉里和宋美齡的母校衛斯理學院,錄取率28%;密西根大學,錄取率32%。當然,這些學校近年來錄取率都有下降的趨勢。但是,這種趨勢未必就證明進好大學越來越難了。
為什么?因為現在的高中生,動輒同時申請十幾所甚至而二十幾所大學。而上一代人,則往往就申請三四所大學。這樣,每個學生投放的申請信,翻了一倍或數倍。每個大學收到的申請,也自然倍增。錄取的學生雖然略有增加,但申請信翻倍上升,最終錄取率自然降低了。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媒體的大學排名,喜歡拿錄取率炒作,最終影響到大學。特別是名校,雖然嘴上說這些媒體不懂教育、自己對媒體的排名不屑一顧,但底下無不靠著錄取率抬高身價。最近兩年,斯坦福連續在錄取率上低于哈佛,老大的心態馬上冒頭:那些進不了斯坦福的,也只能去哈佛了。
為了壓低錄取率,各校紛紛鼓勵大家申請,提供種種方便。在過去,許多名校很能擺譜兒,守著許多特別的申請要求,比如幾篇獨特的作文等等。如今,大家在這方面紛紛繳槍投降,普通采用“共同申請信”的格式。這種“共同申請信”,就是申請所有大學用一個格式,一了百了,可以輕易復制許多,省了學生的許多精力。一所大學采用這種申請信,申請量自然大增,錄取率就會降下來,排名會升上去。如果某大學總是自以為有一套獨特的教育和選材方法,逼著大家為了申請自己的學校特別寫幾篇很難寫的文章,那么大量申請者就知難而退、索性放棄。結果,這所大學收到的申請信就少,錄取率就居高不下,排名會被比下去。特別是到網絡時代,共同的格式,可以在網上操作、無限復制。老派的傳統就更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