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課階段。
在還沒有正式進入校園生活之前,學生們都需要通過 O-week 來了解學校,了" />
更新時間:2021-05-14 15:39:24作者:admin2
謝邀。剛到陌生的校園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留學生要快速適應學校生活,要提前做好準備。
1. 選課階段。
在還沒有正式進入校園生活之前,學生們都需要通過 O-week 來了解學校,了解院系,了解澳洲文化、結實新的朋友。最重要的就是選課階段。通過 Oweek 中每個院系都會派出學術輔導員來幫助學生們提供課程選擇的輔導,以及在線選課的流程指導。且,每個學生都能在線通過選課系統了解到每門課的教學大綱,授課老師,課程開放時間等信息。并通過學分的要求,以及課時的安排,選擇自己的課程,從而生成屬于你自己的 timetable, 在澳洲,同一個專業的學生,都有可能每學期學的課程不同,因為課程選擇會非常多樣性。
2. 上課階段。
在澳洲上課,其實全憑自覺,根據自己的 timetable ,上課地點按時到校,切勿隨便逃課,因為國際學生的出勤率在澳洲管的還是非常嚴格的,嚴重的是有可能遭到學校的投訴,導致取消簽證。另外,澳洲每個學期基本都是 3-4 門課程,但是一般都是會拆分成 6-8 節課,主要由于,一門課,一般由 lecture 及 tutorial 組成。 Lecture 主要是由主講老師 / 講授來進行專業知識的講授,然后 tutorial 主要是會把同一門課的學生分配成不同的小班,由專門的輔導員老師來帶著學生們進行平時作業布置、課堂測試、以及小組演講等授課模式來消化專業知識,從來達到進一步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的目的。然而,對于課程的通過率來說,也是絕大多數的同學關注的點,在澳洲來說,每門課都會通過不同的環節來組成一門課的評分標準,比如:出勤、課堂測試、個人 / 小組演講,個人 / 小組論文,期中 / 期末測試,有的專業還會對于實習進行評分。這些不同的部分,根據得分占比的多少來組成一門課的 100 分滿分。所以,在澳洲,不要只關注著考試的分數,而是要在各個維度通過每項評估。
3. 自習階段
在澳洲讀書確實是需要經常去圖書館的,首先是圖書館里比較有學習氛圍,學校都會各種 24 小時的自習室,小組演講的多媒體練習室,都是免費向所有的在校學生提供的。其次,在澳洲來說,大部分課程都會需要寫論文的,而論文是需要有很多的文獻出處,所以在圖書管自習也方便查閱資料。另外,在澳洲學習其實并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提前預習什么,而是把所學的知識鞏固,并能消化成自己的知識記住,就能保證這門課程不會出現掛科的風險。其實,自習的過程對于在國外學習來說,是非常能夠鍛煉學生的自我時間安排、學習計劃安排能力的。在國外,大家都是根據每門課的教學大綱內容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的自主型的學習模式也會鍛煉每個學生的目標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自己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所以,長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是非常能有效的改善學生們的學習能動性的。
4. 校園內輔助服務
其實每個大學內,都會為學生提供非常多、非常豐富的校園活動的。在澳洲的校園里,會有非常多多元文化的社團、學習興趣小組等,都是免費提供給有興趣的學生們。其次,在課業輔導上,學校也會有專門的學術輔導員,一般需要提前預約,與他們溝通課程、專業的疑問,甚至論文修改。除此之外,很多學生越來越看重海外的實習或者就業機會,在澳洲的大學內,學校幾乎每個院系都會提供相對應的實習機會,學生中心也有免費的就業指導中心,方便每個學生去咨詢,甚至簡歷的修改,面試的培訓等。除此之外,澳洲校園內有很多的生活輔助設施,如 : 超市、銀行、快餐店、書店、醫療服務站、 24 小時緊急救援等,方便學生的日常需求。
總結:
其實在澳洲的校園生活,就是一個提升自我,培養目標感、計劃感,以及鍛煉能力的過程。每個學生在海外校園的過程可能是艱辛的,但是,最終收獲的能力都是憑借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自己爭取來的,這些能力不是簡單的分數來評估的,而是長時間的適應和自我提升而最終變成的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將會一直不斷的影響著學生們未來的就業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