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11-02 16:20:02作者:佚名
哈密處在新疆東部區域 ,它是哈密瓜的發源地 ,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關鍵節點城市 ,有著“新疆門戶”“新疆縮影”的稱謂 。2016年2月撤銷地區設立市 ,管轄伊州區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伊吾縣 ,總面積達14.21萬平方公里 。哈密市陸續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全國雙擁模范城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市 、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 。

哈密處于新疆東部,它在地域方面橫跨了東天山的南北區域,其東西方向的距離大概是404千米,南北方向的距離大概是440千米,它的總面積是14.21萬平方千米,其地形總體呈現為四山夾三盆的狀況,從北向南依次是東準噶爾山地,三塘湖一淖毛湖盆地,莫欽烏拉山,巴里坤盆地一伊吾河谷底,東天山,哈密盆地,覺羅塔格山,這里地質構造繁雜,成礦類型繁多,種類相對齊全,礦產資源富足。

哈密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天山山脈橫貫穿中部,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哈密兩大不同氣候區域,哈密是全疆唯一一個兼具南北疆不同氣候特點的地區哈密瓜的英文,南部春秋季節冷空氣活動頻繁,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北部冷暖季明顯,暖季涼爽,冷季嚴寒,無霜期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山區降水較盆地明顯偏多。

全疆已探明礦種有88種 ,這88種占全疆礦種比例為63.8% ,儲量居全疆前列的礦種有17種 ,煤炭、鐵礦、鎳礦、釩鈦礦石資源在全疆儲量排名中均居首位 。其中 ,煤炭預測資源量為5708億噸 ,該煤炭預測資源量占全國的比例是12.5% ,且占全疆的比例為31.7% ,已探明煤炭千米以淺資源量是1927億噸 ,其中探明富油煤資源量達到640億噸 ,其平均含油率超過10% ,最高近20% ,這種煤炭是國內乃至世界極其適合煤直接液化等煤炭深加工項目的理想原料 ,被確定為國家煤制油氣戰略基地 。其在風能光能資源方面極為豐厚突出,屬于全國風光資源最為優良的區域范疇之內,風區面積占據全疆比例達66.3%,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為3.03億千瓦的規模,在全國陸地風能可能夠開發量之中所占比例是6%;日照時數處于3170至3380小時的區間,太陽能資源技術開發體量是32.09億千瓦,當下風光新能源開發量尚不足5%,而開發所具備的潛力廣闊巨大無垠,被明確認定為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據點、百萬千瓦級光熱基站以及光伏陣營,更是“疆電外送重要的樞紐之處以及全國規模最為龐大的風光火電捆綁之外送基地” 。

東天山地處哈密中部,山脈橫亙,山南戈壁與綠洲相互映襯,由此塑造出擁有世界最大大海道雅丹地貌群落的景象與翼龍化石聚合體;山北森林和草原彼此相依,當中有白石頭、寒氣溝景區,景色十分怡人,巴里坤大草原是三大組成一部分新疆天山山系的大草原之一,全國范圍內四大響沙山之一的巴里坤鳴沙山環繞在這片草原的中間;伊吾縣淖毛湖原始胡楊林可稱作天然的胡楊展現館、博物館,且是世界僅存的三片還存在胡楊林其中之一;全國首個探險風格公園,即大海道國際探險類的公園坐落于哈密,是眾多戶外運動者的最佳能夠選擇。
由絲路文化、農耕文化、草原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所構成的,是具有獨特特色的哈密文化 ,作為中華大一統歷史見證的,是古城戍堡、烽燧驛站、漢唐碑刻、左公柳等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第三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哈密瓜的英文,是哈密十二木卡姆,哈密是新疆紅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其中存在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園、伊吾四十天保衛戰紀念館、紅星軍墾博物館等國家、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哈密有著“東聯西出、南通北拓”這樣的區位優勢,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里重要的節點城市,被列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的城市,還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更是新疆鐵路樞紐城市。蘭新高鐵橫貫哈密,G30橫貫哈密,G7橫貫哈密,G575橫貫哈密,G331橫貫哈密起步網校,哈密至羅布泊鐵路建成投運,哈密臨河鐵路建成投運,將軍廟至淖毛湖鐵路建成投運,將淖復線開工建設,哈密機場被確定為新疆次樞紐機場,10余條航線連接疆內外,通航北京,通航廣州,通航鄭州,通航西安,通航成都,通航重慶等13個城市,巴里坤機場開工建設,已形成公鐵航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體系,設有國家二類口岸老爺廟口岸,是中國新疆與蒙古國發展邊境貿易的重要開放口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