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16 14:10:36作者:佚名
有位老太太晚上去兒胚珠間找報紙,正碰上母親回去。
丈夫剛談砸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父親在自己床上摸索,便死板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臥室好好呆著,別四處亂竄。
丈夫解釋說:我只是找個報紙,順便在大家床上坐一會。
母親面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干!
下午12點,老奶奶從七樓跳下自盡了。
于丹在一次講堂中說以孝為話題的作文,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媽媽買房、買房,而且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媽媽面色看。
孔子以前對他的中學生們說過,孝順母親哪些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媽媽面色看最難。
假如你流漏出你的嘲諷和不耐煩,這些孝心就是不到位的,由于這會讓母親很不安心。
有人覺得,買車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敬公婆。
雖然,物質上給母親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當表現為對母親精神上的崇敬和愛情上的開導。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謹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遜的心態。
于是,“色悅”成了評判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準。
就是說,時常對父親笑容,常常崇敬地對待她們,關心她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每晚認認真真看著父親的耳朵以孝為話題的作文,跟父親攀談幾分鐘--不嫌棄,不責怪,想對父親發性子時克制一下,仍然和顏悅色對待父親,他們都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隨時都給媽媽好面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面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雜費去學,更不須要哪些力氣。
可現實中不管哪些情況下都能做到給母親一個好面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每晚給母親一個“好面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親戚們的付出和養育之恩。
真心愛媽媽,應當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笑容,讓她們倍感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