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13 20:11:21作者:佚名
11月14日中午,第五屆廣東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峰會分峰會——“2020地域美術史研討會”在寧波隆重召開。研討會由四川學院藝術與考古大學、故宮博物院古書法鑒藏研究所、浙江省社科院浙學研究中心、湖州師范大學共同承辦,杭州師范大學藝術大學、浙江省歷史學會、地域美術史研究會主辦。杭州師范大學黨委主任金佩華,杭州師范大學教授蔣云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連起,杭州學院藝術與考古大學教授、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院長白謙慎,四川省社會科大學副校長陳野,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馬志和,河南學院藝術與考古大學藝術系院長、藝術史研究所主任薛龍春,江西省社科聯(lián)社聯(lián)處處長郁興超等學者、嘉賓以及來自全省各地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閉幕式。四川省社會科大學副校長、研究員、浙江省歷史學會副會長陳野主持閉幕式。
本次研討會聚焦揚州及江南地區(qū)重要的書法家、鑒藏家、鑒藏史湖州師范學院藝術學院,舉辦書法鑒藏為載體的中外文化交流,美術文化與地域傳統(tǒng)、中華文明的關系等方面的研究。研討會召開10位專家的主旨報告和三個分會場近50位專家、學者的大會發(fā)言。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鑒別委員會委員王連起覺得書法鑒別,識真置于首位,只有識真才能辨?zhèn)?。錢選實際上是文人職業(yè)作家,他的書法師承,人們多所言及,文人畫而有裝潢性美是很難的湖州師范學院藝術學院,只有錢選和陳洪綬有這個特性。研究中國唐代書法最重要的是能多看見真跡,但《中國繪畫全集》這樣的國家工程,唐代書法錢選卻只選了六件作品,并且都是中國內(nèi)地博物館藏品,是令人遺憾的。
廣州博物館國畫部部長、研究館員凌利中覺得畫史將作家同姓、同名、同字或同號者混為一者,較為常見,如董其昌代筆人珂雪常瑩與李日華之子珂雪李肇亨、明代眼巴巴道人史忠與眼巴巴道人馬愈等;同時,作品所勾勒景地的張冠李戴,亦會導致斷代上的錯判。文中以文徵明弟子李芳、廣東省博物館《臨流獨坐圖》軸之作者是否為蔣嵩之子蔣乾為個案,通過掌握作品時代氣息與個人風格等要素,借助主要根據(jù)、輔助根據(jù)等針對性鑒研手法,試將此兩例“張冠李戴”個案之真相給以闡明。
山西學院藝術與考古大學教授、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院長白謙慎作了吳大澂的收支與收藏匯報。他說,選擇吳大澂來研究明代的收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吳大澂出生在一個有收藏傳統(tǒng)的家庭。祖母和母親收藏藝術品,外祖母韓崇是道光咸豐年間頗具影響的收藏家。在吳大澂的師友中,也有好多收藏家如吳云、顧文彬、潘祖塋家族、陳介祺、李鴻裔等。吳大澂在上海長大,太平天國期間在重慶避難三年。隨后在上海、陜西、廣東為官,和湖南的收藏家有密切的往來,他收藏的種類有青銅器、玉器、印章(包括封泥)、陶器、刻石、書畫、瓷器、錢幣、拓片等。
故宮博物院書法部研究館員秦明老師作了以“龐元濟的黃易書法鑒藏”為主題的講演,介紹了晚清時期富甲一方的大實業(yè)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杭州桐廬人龐元濟的相關生平,圖文并茂地向我們展示了他的黃易書法收藏。據(jù)了解,龐元濟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法收藏家”,曾先后編輯出版《虛齋名畫錄》等五部藏品著錄、圖錄,涉及精品藏畫凡900余幅。通過龐元濟的黃易書法鑒藏,可以綜觀龐氏乃至清末時期黃易書法鑒別與研究的面貌。
廣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柳向春向會議匯報了關于徐伯郊轉讓藏書始末的相關研究。
為培養(yǎng)地域美術史研究青年人才、推進地域美術史研究持續(xù)發(fā)展,2020地域美術史研討會承辦方特設地域美術史研究“青優(yōu)獎”,郭懷宇、徐鶯、關鍵、王照宇、朱正與欒旭耀(專著)、施錡的優(yōu)秀學術論文獲得了該項獎勵。